从不会说话到被打开“话匣子”,3岁语迟宝宝的康复之路

贝嘉时光关注孩子健康 2024-12-24 09:23:21

潍坊的宁宁小朋友3岁2个月,还不能开口说话,日常生活中以自言自语为主,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为此,父母很担心,在齐鲁医院及山大二院等医院排除生理因素后,经过医生评估后,发现宁宁语言能力水平仅有2岁1个月,初步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

宁宁家长给孩子在当地一直在做语言康复训练,但是宁宁想说却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即便说出来不清楚,大人听不懂,不配合,语言发育“停滞”不前的问题依然没有改善。

公益活动相识,抓住语言发展最后的黄金期

今年5月份,贝嘉时光公益活动行到了邹平,为邹平某幼儿园和某小学送去温暖。组织各种形式和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语言的魅力,并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

宁宁就是其中一个小朋友。宁宁妈妈了解后,经过多方问询,在跟指导老师沟通后,决定试试贝嘉时光营养素。

在贝嘉时光老师指导宁宁家长除了日常配合训练以外,还为宁宁制定了一个干预计划,阶段性出现效果后,宁宁妈妈仿佛看到了 希望。在经过6个月的干预,目前宁宁语言水平可能跟同龄孩子相比还差一些,评估干预后的语言水平已经有3岁。宁宁妈妈表述现在孩子经常问...为什么?整天忙着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看着宁宁背诵故事,背诵儿歌,小嘴说起话来不停。

其实,0~3岁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孩子语言发育的黄金期和关键期。错过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会对孩子语言功能的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出现语言发育异常。孩子的主要表现为说话年龄延迟、说话少或不会说话、主动语言交流少、说话不清晰、口吃等。

家长如何把握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要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父母要在充分利用语言关键期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坐视孩子的表达缺陷不管,也不能操之过急。概括而言,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父母应专注倾听、正确回应以激发孩子的说话兴趣

任何人说话的时候都希望对方不仅会耐心倾听,还会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反馈,孩子也是如此。因此,父母不仅要多与孩子说话(哪怕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实际上孩子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听觉和视觉,父母也应该耐心地与孩子说话,甚至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进行互动交流),还要学会耐心倾听孩子说话,在倾听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积极反馈,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说话这件事很重视,也很欣赏。来自父母的重视和欣赏将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说话兴趣。有了兴趣之后,孩子表达能力的逐渐提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鼓励引导孩子完整表达、规范说话

为了让孩子从小形成规范的表达习惯,父母要引导孩子完整表达、规范说话。从完整表达的角度看,当孩子想说话时父母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把话说完,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愿充分表达出来,甚至引导孩子将本来不想说的话也说出来,千万不要中途打断孩子说话。从规范说话的角度看,父母要让孩子从小使用规范的表达方式,不要用“吃饭饭”“吃果果”“睡觉觉"之类的不规范的表达方式。

鼓励孩子积极提问、勇于回答

鼓励孩子积极提问不仅是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新鲜事,自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到了3岁左右,孩子的好奇心尤其明显。父母应该善待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积极发问。这种发问的过程既是思维的过程,也是表达的过程。当父母能够对孩子的积极发问表达出认可和欣赏之情时,将会大大激发孩子的思考欲望。此外,父母还应该引导孩子积极探索并勇于回答各类问题。孩子的回答过程就是一个表达过程, 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都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积极使用录音和播放设备

为了激发孩子的说话兴趣,提高孩子口头表达的积极性,家长可以将孩子各种各样的说话方式录下来,然后再播放给孩子听。特别是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或者让孩子自己阅读故事,然后让孩子复述出来并录音。现在的智能手机、录音笔、收录机、摄像机等都具有录音和播放功能。当孩子听到自己的声音从手机和录像机等设备中传出来时,他们会既兴奋又觉得有趣,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发现孩子口头表达中存在的不足,还可以提高孩子说话的兴趣和成就感。

多做语言游戏,体验语言乐趣

在教育和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言游戏,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经常玩“反义词”的游戏(父母说一个词,孩子说出它的反义词),词语接龙的游戏(父母说一个词语,孩子以这个词语的最后一个字开头组成另外一个词语 ),诗词竞赛的游戏(爸爸、妈妈和孩子每人背首诗词,不能重复,看谁最后被难住就算输了)等。这些语言游戏活动既能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说话兴趣。

体验中学习语言,描述见闻感受

为了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多体验、多感悟、多表达。主要的做法有四。一是家庭成员在日常交往中应该采用文明、规范的语言,创设温馨的家庭语言环境。二是父母每天送孩子上学或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可以引导孩子将在幼儿园或学校中的见闻和感受表达出来,父母给予及时的积极反馈。三是父母应多带孩子外出旅游和观察,在旅途中或回来后将观察到的事物表述出来。四是父母应多引导孩子参加学校、班集体、亲友、同事等组织的各类团队型社会实践活动,回来后向父母讲述活动中的见闻和感受等。

引导孩子看图说话,锻炼表达和想象能力

看图说话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除了平时引导孩子看图说话(例如,看完骆驼在沙漠中行进的画面,让孩子用语言把自己看到的内容描述出来)或者看文字画图(例如,看完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让孩子将这个画面用水彩笔画出来)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系统地看图讲故事。例如,我家孩子在3岁时,我就经常带她去中关村图书大厦,虽然孩子不认识字,但是当她翻开琳琅满目的插图版的童话和预言故事时,能够根据原来睡前故事中听到的情节将这些故事用自己的语言从头到尾地讲述出来。

尽早培养阅读习惯,从书籍中汲取营养

从增长阅历的角度看,“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从提高写作能力的角度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绝大部分父母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往往不知道如何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一条是实践,另外一条是学习。而读书正是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从书籍中汲取营养,获得知识,是不断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的重要保障。

0 阅读:0

贝嘉时光关注孩子健康

简介:贝嘉时光解决儿童大脑发育迟缓问题,成为妈妈信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