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到底讲了什么?3句话读懂取胜之道,教会你怎样去赢

小轩谈过去 2025-02-11 03:30:20

都说读懂《孙子兵法》,可以帮你解决90%的现实问题,人生就如同开挂!那么孙子兵法到底讲了什么?3句话带你读懂孙子兵法的取胜之道!

孙子兵法一共十三个章节,大约六千字,它的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孙武,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读过孙子兵法的人,大概率也读过《三十六计》,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完全是两个概念。

孙子兵法讲的是道,而三十六计讲的是术,在孙子兵法面前,三十六计只能算花拳绣腿雕虫小技,用现在的话讲,孙子兵法是战略,而三十六计是战术,只有带着战略思维去读孙子兵法,你才能真正读懂它的精髓。

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就是打仗,一定要慎重,能够不打,就尽量不打。

第二章《作战》,重点是这句“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打仗打的是钱财,打的是实力,如果实力不够,千万不要打!

第三章《谋攻》重点是这句“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到这里,孙子兵法依旧在劝人不战,也就是说哪怕百战百胜,最好也还是不要打仗。

第四章讲《军形》,重点是这句“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章讲的是真正善战的人,不是打胜仗,而是先想办法如何不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你再考虑打还是不打。

第五章《兵势》,重点是这句“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直到这一章节,孙子兵法才终于可以干仗!干仗就要抓住两点,第一是“势”,第二是“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任何斗争,都需要借势,比如时势、地势、人势、气势,所以打仗对敌强调的就是造好“势”选好“人”,这是制胜的关键。

第六章《虚实》,核心就是“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要尽量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就是要争取主场优势!

第七章《军争》,重点是“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到真正打仗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稳住阵脚,先磨掉对方的锐气,让对方烦恼、干扰他的思维,等他乱了头绪,你再冲上去干。

第八章《九变》,这一章教你集中优势抓住利害,不要花拳绣腿,要“人狠话不多”做到一击必中。

第九《行军》,讲究的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环境与资源,不要一味用蛮力硬碰硬。

第十《地形》,这里具体讲实战过程中的地形与对应的战术,有兴趣的可以逐一了解;

第十一篇《九地》,总结起来就两句话,研究心理研究人性,一旦开战就别给自己留退路。

第十二十三篇,分别是火攻与用间,火攻就是借助高科技的力量,用间指的是作弊开挂,比如能花钱买到对方的底细,那就做一个人民币玩家,在任何游戏里充值与不充值的区别显而易见。

那么总结起来,孙子兵法其实就三句话,第一是“不战”,要尽量避免开战,只要有失败的风险,就要先躲远一点,积蓄力量,就算有赢的把握,也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二,孙子兵法不是教你怎样必胜,而是教你怎样不败;因为只要不彻底失败,你就永远有取胜的机会;

第三,永远要提高自我,当你掌握了绝对实力,别说三十六计,就是三百六十计,也不过是浮云而已,因为这个世界的终极规则就是——以强胜弱!这才是真正的必胜法则!

1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