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后,乌克兰罕见同意停火30天,这下压力全部都给到了普京身上,俄乌和谈会顺利展开吗?中国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如何斡旋俄乌冲突成为了他的核心外交任务。虽然他曾在竞选期间承诺上台后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但上台后他也主动承认实现这一愿景的难度,并将时间延长了3个月。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特朗普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图让和谈顺利展开。日前,美乌高级官员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了一场会谈。随后,特朗普政府向外界宣布,乌克兰同意接受美国提出的30天临时停火协议,该协议将立即生效。美国将把停火协议传达给俄罗斯,俄方的对等回应是实现和平的关键。

不过,截至目前,俄罗斯尚未就停火一事作出明确表态,显然莫斯科需要认真考虑这项建议。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俄罗斯接受美方提出的停火建议,特朗普表示会在会谈中与普京深入交流。从表面上看,特朗普的这一表态是在寻求与普京就停火问题进行沟通,但实际上却是在向普京暗示:如果不同意美国的计划,就要做好迎接新一轮制裁的准备。特朗普的这种外交风格被外界称为“通牒外交”,即通过自身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对目标国施压,迫使其接受自己的方案或要求。

当然,这次乌克兰同意停火30天,也可能是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此前,特朗普政府宣布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一举动引发了基辅方面的强烈抗议和不满。泽连斯基政府高层认为,美国是在用军援作为筹码,逼迫乌克兰接受美国的和平方案,因此他们曾态度强硬,表示不会屈服或妥协。然而,事实证明,乌克兰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几乎没有筹码可言。面对美国提出的一系列“无理要求”,基辅除了咬牙答应之外,别无选择。而在乌克兰同意停火后,美国随即恢复了军事援助。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充分展现了特朗普成熟老练的政治手腕,让乌克兰基本上没有反抗的余地。

如今,在处理完乌克兰后,美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俄罗斯。如果俄罗斯拒绝美国提出的停火建议,美国就有理由联合欧盟继续加大对俄制裁。其次,美国可以利用国际舆论施压,让俄罗斯好不容易争取到的部分舆论支持和同情化为乌有。最后,如果俄罗斯选择继续推进特别军事行动,美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加强北约的军事部署。对于普京而言,接受停火有利有弊。利在于,停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俄罗斯当前面临的国际压力,同时让俄军部队得到喘息和休整的机会,减轻财政和国内经济负担。弊在于,乌克兰可以利用这30天重新整军备战,加强防线,同时继续征召作战部队,从而对俄军的攻势行动造成一定阻碍。

因此,普京是否决定接受停火建议,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特朗普的信用在普京看来是否值得信赖;俄罗斯国内政治压力是否可以实现平衡。针对美乌达成的停火建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态:“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期待各方能够找到一个公平、持久、普遍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一表态不仅展现了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一贯立场,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战略定位。首先,中方支持停火止战,希望通过谈判和对话实现和平稳定。其次,中方并未追随美国对俄罗斯施压,而是充分考虑到俄罗斯的利益和顾虑,只有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有可能真正推动劝和促谈。接下来,中国仍将继续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利用自身影响力推动和谈,为乌克兰的和平进程提供建设性帮助,让和平早日降临乌克兰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