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很高的张良,为何没有被刘邦猜忌

耀耀历史啊 2024-11-15 03:44:21

张良功高,刘邦为什么不猜忌他?

1. 个人志向与追求。张良本是韩国宰相之子,韩国被秦国所灭,他的初衷是为了复仇复国。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张良辅佐刘邦只是想推翻秦朝报王国之仇,对汉朝的皇位和权利没有寄予之心。所以在刘邦看来,张良的目的与自己的政治谋划不冲突,不会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

汉朝建立后,张良对功名利禄看的很淡,刘邦论功行赏封张良齐国三万户十亿,但张良此封请求赐封经济比较落后的刘帝。后来他更是一心求先问道,选择辟谷,基本不问正事,远离了政治权利中心,这让刘邦对他很放心。

2. 形式风格与策略。张良非常谦逊,每次献计之前都会把事情的厉害关系向刘邦讲述透彻,让刘邦自己做决定,选择最合适的计划,始终保持着臣子的姿态,没有居功自傲的表现,这让刘邦对他很有好感。

张良给刘邦提建议的方式比较巧妙,善于从刘邦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的利弊,让刘邦能够接受。比如在刘邦因韩信要当假邪王而破口大骂时,张良及时提醒刘邦,避免了刘邦失策,帮助刘邦稳定了韩信,为最终击败项羽奠定了基础。

3. 自身能力特点。张良是谋士,主要贡献是出谋划策,手中没有兵权,在封建王朝兵权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之一,而韩信等将领手握重兵,自然容易引起刘邦的猜忌。相比之下,张良不具备威胁刘邦统治的军事力量,所以刘邦对他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4. 对刘邦的价值。张良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多次在关键时刻为刘邦出谋划策,帮助刘邦化险为夷。刘邦深知自己能够取得天下离不开张良的帮帮助和贡献,对张良怀有感激之情。

汉朝建立后,张良还帮助吕后册立太子,稳定了汉室的传承,对汉朝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让刘邦认识到张良是一心为了汉室,进一步加深了对他的信任。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