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局逐渐明朗,停火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但对于波罗的海三国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相反,他们现在变得格外焦虑,甚至可以说是惶恐不安。
战争期间,波罗的海三国是最积极反俄的欧洲国家之一,还频频在国际场合跳出来挑衅俄罗斯。
如今形势变了,俄乌冲突即将告一段落,他们反倒开始害怕了。
波罗的海三国似乎终于意识到,他们在美国和欧洲眼里,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重要。
他们的担忧有无必要,如果乌克兰停火,俄罗斯真的会将目标对准波罗的海三国吗?
乌克兰战事趋于平稳,对西方来说或许是一个喘息的机会。
但对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而言,却成为了新的忧虑来源。
他们害怕的不是战争结束,而是俄罗斯腾出手来,把目光转向他们。
根据西方情报披露,目前俄军总规模可能已达到150万人,其中大约60万驻扎在乌克兰战场。
而随着停火协议的落实,这支庞大的军队将迎来重新部署的机会,其中近半数兵力有可能被调往其他战略方向,而最可能的去向之一,就是波罗的海三国的周边地区。
长期以来,波罗的海三国始终处于北约与俄罗斯对峙的最前沿,在地缘政治上承担着“桥头堡”的角色。
正因如此,他们在俄乌冲突期间立场极为激进,不仅对俄罗斯大加指责,还充当西方制裁的急先锋。
对俄实施全面封锁、驱逐外交人员,甚至在军事层面极力呼吁北约加强东欧的防御。
然而,如今乌克兰战事降温,俄军重新调整战略后,这三个曾经叫嚣最凶的国家,反而成了最害怕的对象。
最让他们感到不安的是,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即将在今年秋天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按照官方公布的消息,此次演习将涉及数万名士兵,涵盖坦克、装甲车、火炮、战机等多种重型装备甚至可能模拟“针对北约东部防线的实战演练”。
在波罗的海三国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训练,而是俄罗斯在为“潜在冲突”做准备,甚至有可能是未来某种军事行动的预演。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北约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军事支持,包括部署更多驻军和增强防御工事,但这些国家本身的军事实力十分有限,完全无法独立抵御俄罗斯的压力。
如果俄罗斯真要在波罗的海方向采取行动,北约是否会立即出兵?
欧美国家是否愿意为这三个小国与俄开战?
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明朗,反倒是让波罗的海三国的领导人倍感焦虑。
当初一个个对俄罗斯叫嚣得最凶,现在战争结束了,才开始感到害怕?
此前波罗的海三国在西方支持下强硬反俄,而如今,当乌克兰冲突降温,俄罗斯军队可能转向波罗的海,他们才真正意识到,站在大国博弈的前线,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俄乌冲突期间,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是最激进反俄的国家之一,甚至比英美还要冲在前面。
他们不仅积极推动对俄制裁,还大力支持乌克兰,甚至一度叫嚣要彻底切断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
然而,现实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随着乌克兰危机逐渐降温,他们发现,自己似乎被盟友抛弃了。
英法在组建“挺乌联盟”时,完全忽略了波罗的海三国,而美国对他们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淡。
更讽刺的是,他们自己反而不希望英法向乌克兰派兵,因为他们更希望北约的军事资源能够优先保护自己。
这种“只许自己安全,不管乌克兰死活”的态度,恐怕连乌克兰自己看了都要无语,打仗的时候冲在前面,真正要担责任的时候,又想甩锅给北约?”
波罗的海三国的恐惧并非完全没有依据,但问题是,俄罗斯真的会将他们当作下一个目标吗?
从现实角度来看,俄乌冲突对俄罗斯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消耗,虽然俄军战斗力得到了提升,但战争对经济、外交的影响不容忽视。
因此,即便乌克兰战事告一段落,俄罗斯是否愿意立即对波罗的海三国采取行动,仍然是个未知数。
另一方面,波罗的海三国都是北约成员国,尽管他们对北约的保护存疑,但如果俄罗斯真的对他们采取军事行动,北约势必会被迫介入。
这意味着,俄罗斯如果要对他们“动手”,需要做好直接与北约发生军事冲突的准备。
俄乌战争已经让俄罗斯承受了西方的全面制裁,如果再与北约正面交锋,后果难以预测。
因此,波罗的海三国的担忧虽然有道理,但更大程度上可能是一种心理恐慌。
他们之所以害怕,更多是因为他们自己曾经的言行,现在害怕被报复。
当初跟着美国闹得最欢,现在却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抛弃,这不是自找的吗?
乌克兰战事趋于结束,但波罗的海三国的焦虑却在加剧。
他们害怕乌克兰停火后,俄罗斯腾出手来对付自己,更害怕自己一直依赖的美国和欧洲盟友最终会抛弃他们。
但现实是,俄罗斯是否真的会对波罗的海三国采取行动,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波罗的海三国最大的“敌人”,或许并不是俄罗斯,而是他们自己在战争期间的激进行为,以及他们对盟友的盲目信任。
他们能不能在这场新的国际博弈中站稳脚跟,还是最终沦为被美国抛弃的“弃子”?
欢迎在评论区评论。
立陶宛可是北约国家,给俄国十个胆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