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破局与自救:《风起大漠》4亿投资打水漂,代价委实有些大

火狐文娱 2025-04-20 21:55:02

文/火狐文娱观察组

2025年《霍去病传奇》更名《风起大漠》后终于过审,但这场跨越9年的“过时剧情”注定难逃厄运。《风起大漠》的挣扎,本质是国产剧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当观众对“流量明星+魔改历史”的容忍度降至冰点,制作方需重新思考——

尊重历史框架,在《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等经典中,虚构情节始终服务于历史逻辑,而非反之。提升叙事质感,参考《长安十二时辰》的“电影化剪辑”、《鹤唳华亭》的“文学性台词”,用创新手法激活传统题材。演员与角色适配,张若昀若想突破“庆余年限定”,需在“历史正剧”中证明演技,而非依赖流量光环。

容忍答案或许藏在观众对“真历史”与“假传奇”的投票中。当古装悬疑剧市场被《庆余年2》《雪中悍刀行》等“权谋+悬疑”新贵霸屏,这部投资超4亿的“少年战神”传奇,恐怕掀不起任何风浪。

《风起大漠》的困境,本质是创作团队对“历史改编”与“观众需求”的双重误判。

其一,人物设定崩塌。霍去病17岁率800骑封狼居胥的“少年军神”形象,被强行改写为“草根逆袭”模板。从边塞小兵成长为名将,甚至虚构与敌方公主的感情线。这种“爽文式改编”直接触怒历史爱好者,被批“侮辱英雄”。反观《大秦帝国》系列,商鞅变法虽戏剧化,但始终紧扣“法家精神”内核;《汉武大帝》中陈宝国诠释的汉武帝,权谋与人性交织,至今仍是标杆。

其二,叙事节奏拖沓。原92集的篇幅被诟病为“注水神器”,删减后仍保留大量支线:霍去病与蓁娥(毛晓彤饰)的虐恋、卫青与汉武帝的权谋博弈,甚至加入“敌方王子伯力(白宇饰)黑化”的狗血桥段。观众吐槽:“看霍去病打仗不如看他和女主吵架带劲。”

其三,价值观错位。剧组试图过度美化敌方势力引发不满。剧中单于被塑造成“悲情枭雄”,两国战争被弱化为“兄弟阋墙”,完全背离“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气节。这种“随意”式的改编,反而让历史厚重感荡然无存。

张若昀的演技困局:从“范闲”到“霍去病”,差了什么?凭借《庆余年》《雪中悍刀行》,张若昀稳坐“男频剧顶流”宝座,但《风起大漠》这次偏偏要揭他的短。

霍去病的台词被批“慢条斯理如说书”,缺乏战场统帅的杀伐决断。对比2003版《汉武大帝》中李乐饰演的霍去病,一句“敌方未灭,何以家为”震慑全场,张若昀拿到的剧本更像“文戏偶像”。骑马冲锋、战场厮杀等镜头依赖特效,近景全靠摆pose。而李乐当年真骑真摔的敬业表现,至今仍是古装动作戏教科书。霍去病的魅力在于“少年老成”的悲壮感,而张若昀拿到的剧本,诠释的更多是“纨绔逆袭”,少了“封狼居胥”的孤勇与宿命感。

再来看看其他人拿到的角色。《玉骨遥》中肖战的隐忍与爆发,证明他既能驾驭美强惨人设,又能撑起历史厚重感。《风起洛阳》的王一博用各种细节展现角色复杂性。《星汉灿烂》中吴磊的成长线细腻真实,情感爆发戏极具感染力。

婚变传闻:张若昀的“人设危机”与剧集营销。正当《风起大漠》试图靠“张若昀+毛晓彤”CP引流时,唐艺昕在综艺中“无意”提及婚姻观,引发全网猜疑。网友翻出两人“爱尔兰结婚”的旧闻,结合唐艺昕“婚姻不是童话”的发言,脑补出“张若昀出轨”“协议离婚”等剧情。尽管唐艺昕澄清“只是喜欢爱尔兰风景”,但“夫妻貌合神离”的猜测仍未平息。CP粉的“嗑糖”热情被负面舆论浇灭,毛晓彤的“蓁娥”人设更显单薄。反观《长相思》的杨紫与张晚意,绯闻反而助推收视,可见“人设”与“剧情”的平衡有多重要。

市场突围:老IP的“流量密码”失灵了?《风起大漠》的困境,折射出历史剧的生存焦虑。观众审美升级,年轻一代更青睐《梦华录》的“大女主成长”、《莲花楼》的“悬疑探案”,而非“伟光正”的英雄叙事。制作模式落后,该剧投资4亿,却仍在用“明星堆砌+特效轰炸”的老套路。对比《封神》系列用电影级服化道和工业化流程打造神话史诗,《风起大漠》的实景拍摄、冷兵器打戏反而显得笨拙。排播环境恶劣,2025年Q1,《庆余年2》《与凤行》等剧霸屏,古装悬疑赛道拥挤不堪。《风起大漠》即便删减改名,也难逃成为历史剧播出中边角余料的命运。

0 阅读:175
评论列表
  • 2025-04-24 14:33

    哇,4亿啊,这钱洗的,洗没了[笑着哭]

火狐文娱

简介:娱乐评论,文娱动态,影视剧赏析,小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