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提出中国应组建“火箭军”,周总理却摇头说:最好改个名字

烟雨江南情难觅 2024-12-17 14:21:09

1956年元旦伊始,钱学森正在做一个极其特殊的汇报。

那是一个机密程度极高的场合,会场静谧而紧张,听讲的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将军。

钱学森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开始畅谈自己设想的未来——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中国应该建立一个以火箭和导弹为主要装备的新型军种。

与此同时,他拿起粉笔,走向黑板,神情专注而从容,挥动手臂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大字——“火箭军”……

突破封锁,归国之路

提起钱学森,他不光是我国鼎鼎有名的科学家,当初,在美国,他也是科学界耀眼的存在。

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一间实验室里,年轻的钱学森正潜心钻研空气动力学和火箭推进技术。

他的研究如一颗耀眼的恒星,迅速在美国科学界崭露头角。

然而,正当他在事业巅峰之时,一场席卷全球的政治风暴让他的未来急转直下。

1950年,受到当时的国际形势的影响,美国政府突然开始对在美的中国学者进行调查。

钱学森这样的尖端科学家首当其冲,甚至被怀疑为“危险分子”。

对钱学森来说,这种指控如同晴天霹雳,让他深感无奈。

美国政府不但吊销了他的工作许可,还剥夺了他的行动自由,将他软禁在自己的家中,不允许离开美国一步。

钱学森仿佛一夜之间从美国科研精英沦为“囚徒”,他的生活和研究都被彻底打乱。

在美国的囚禁期间,钱学森的心却始终向着故土。

他多次向美方请求回国,均遭拒绝。

与此同时,他的归国之心在无数个黑暗的夜晚愈发坚定。

就在他感到最绝望的时候,一股来自祖国的力量正在悄然推动他的命运。

中国政府在了解钱学森的处境后,决心将他接回祖国,甚至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亲自向美方施压,要求释放钱学森。

经过五年漫长而艰苦的谈判,终于在1955年,钱学森被允许离开美国返回祖国。

当钱学森踏上回国的船舶时,内心五味杂陈。他深知,等待他的是祖国的信任和希望,而他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点燃希望的火花——“东风一号”

钱学森回国之后,毛主席当时也是非常高兴。

在1956年2月1日,中南海怀仁堂灯火辉煌,毛主席在这里设宴招待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全体委员。

当时,钱学森也受邀,前来参加此次宴会。

那天,钱学森手握一张大红色的请柬,走向自己的座位——第37桌。

然而,他到了桌旁却发现没有自己的名字,正感到疑惑之际,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礼貌地将他带向宴会最前方第1桌。

当他到达时,看到自己的名牌摆在毛主席右侧的座位上,顿时心中既疑惑又感到荣幸。

不久,毛主席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步入宴会厅,微笑着走到第1桌,热情地招呼道:“学森同志,请坐这里。”

钱学森在毛主席的邀请下坐下,成了全场瞩目的焦点。

过后他才得知,是毛主席在审阅宾客名单时亲自将他的名字从第37桌调到了第1桌。

席间,毛主席兴致勃勃地对钱学森说道:“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呢!可我看,对我们来说,你的价值远远超过5个师!”

接着,毛主席提到自己正在研究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并打算将其中的理念应用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

他们的交谈中,毛主席多次谈到国家建设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并希望钱学森能帮助培养更多年轻的科技人才。

而钱学森也不负所托,1958年,他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主任。

与此同时,钱学森也长期担任中国导弹航天事业主要技术领导职务。

彼时的中国科技基础薄弱,导弹领域更是空白。

钱学森带着从美国学到的前沿技术,与一群热血的年轻工程师夜以继日地投入研发。

项目初期,由于设备简陋,甚至连一台完整的计算机都没有,他们只能靠手算和简陋的仪器进行计算。

钱学森不仅要带领团队攻克各种技术难关,还要不断调整大家的心理状态。

因为他知道,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任何一丝信心的丧失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崩溃。

终于,经过数年不懈努力,1960年,中国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试射成功。

这一刻,钱学森和他的团队爆发出激动的欢呼声。

整个中国也为之沸腾。

这不仅是技术的成功,更是一次心理上的突破。

自此,钱学森成了中国“导弹之父”,他和他的团队的名字开始被人们所铭记。

而“东风”这个词,从此不再只是自然现象,更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崛起的象征。

核心力量的觉醒——中国的原子弹与导弹结合

导弹技术的成功并没有让钱学森满足。

自从1964年我国第一颗院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将原子弹与导弹结合的步伐也随之而来。

提到导弹,不得不提“钱学森弹道”。

1948年,钱学森提出了一种名为“钱学森弹道”的创新弹道设计,这种构想结合了“助推+滑翔”的方式,使用洲际导弹作为主要的运载工具。

在导弹被送至弹道顶端后,进入俯冲阶段时不再依赖动力,完全依靠滑翔,通过气流的推动飞行,沿着“钱学森弹道”前进。

这种设计使导弹在最后的俯冲阶段速度可达到音速的约20倍。

2019年,《科技日报》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走“钱学森弹道”的导弹,“所有现役的我们知道的雷达都拦不住它,要想紧密跟踪这个速度的飞行器作出及时的反应,并引导反导的导弹进行拦截,从技术上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高超音速武器不但快,还快到捉摸不定,敌方的反导系统就成白纸一张了。”

基于此,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将原子弹和导弹进行结合。

最终,在1966年,钱学森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协助聂荣臻成功组织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当然了,钱学森的成就不光在导弹这一个领域,在1972年至1976年间,钱学森积极参与并主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提出了构建导弹航天测控网的概念;

他还带领团队设计制造了中国首艘核动力潜艇,并推动了远洋测量船基地的建设工程。此外,在他的指挥下,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钱学森在科学领域的厉害,不仅仅是“两弹一星”,其实更多的是他的很多关于科学的“构想”。

早在1992年,钱学森就曾提出建议,我国汽车工业应该跳过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

这种“构想”,其实更是一种长远的“战略”。

可以说,钱学森的眼光是长远的,他看的不是近两年,而是往后的几十年。

现如今,关于钱学森当初的构想,我们国家也在一步步的将其变为现实。

比如在1967年7月1日,钱学森期望的那支“装备火箭武器的军种”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悄然组建。

虽然没有被命名为“火箭军”,也没有作为独立军种公开亮相,而是以陆军的一个兵种形象出现。

这个名称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拍板定为“第二炮兵”。

原来当时,关于组建装备火箭武器的军种的提议到周总理跟前的时候,虽然钱学森之前提出过“火箭军”这个名字,但是周总理当时却摇了摇头,认为还是改个名字比较好。

而最终取名“第二炮兵”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保密和低调,另一方面,选择“炮兵”而不是“装甲兵”或“铁道兵”等称呼,也包含了更多的深意。

尤其重要的是,这支力量在初创时期借用了军委炮兵的“壳”,以这种方式公开,能避免许多潜在的麻烦和干扰。

钱学森起初略显不解,但很快意识到周总理的高瞻远瞩。

这个名字不仅低调,还让敌对国家无法通过名称推测出其真实的军事功能。就这样,中国的“第二炮兵”悄然诞生,成为中国国防的中坚力量。

后来,随着我国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钱学森当年提出的设想,终于在这一天得以实现,成为了现实,而不光是“火箭军”,关于钱学森的其他一些战略,也在一步步的走向现实……

总结

钱学森和周恩来,这两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政治家在中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钱学森用一生的才华为国家的科技自立奠基,而周恩来总理则以睿智和深思为国家的外交和军事策略掌舵。

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通过一系列看似微小的决定,为今日中国的和平与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中国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拥有属于自己的自信和力量。这段历史,深刻昭示科学和智慧的结合可以如何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