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创界,女性投资人往往占据少数,而聚焦硬科技领域的女性投资人更是凤毛麟角。
三八妇女节之际,镐媒体·镐科技(ID:Hao-keji)专访乾融控股创始人叶晓明,一位硬科技的女性投资大佬。当年投资某企业估值数千万,如今市值逾千亿。
叶晓明长居苏州,但对西安熟稔无比,去年赴西安调研企业不下20次。
同时,她也是西安交通大学苏州校友会的会长,西交一八九六的参与者。
叶晓明笑称自己是科创投资界的“老中医”,在她看来,西安还需要多一些专业投资人。带着长三角和西部两地的视角,这位“老中医”向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投资思路、实战经验,以及对于西安科创的些许建议。
坚持投早,首个项目就投出世界第一
镐科技:从你的个人经历来看,从央行到证券公司,从实体企业到创投领域,多重身份的转化是怎样的契机?
叶晓明:我的经历应该比较少见,从金融监管部门、国有企业高管,到转制企业高管,最后出来自主创业设立综合性投资机构,四种身份都做过。
最开始我在央行外汇管理局,在那儿我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而我所处的地方又是苏州,是当时引进外资全国排名第一。
之后我到了东吴证券担任高管,站在了金融领域的第一线,而后又转战到了苏州本地的转制综合型控股集团,在这家企业我做了中国民营企业第一单资产证券化,也就是在深交所上市的“吴中资产支持受益凭证”。对我而言,我的每次转变,其实都契合着时代的机会。
2010年,我正式创立江苏乾融投资控股集团,进入了最前沿的创投领域,在消费、互联网行业大火的当时,我就坚持投硬核科技赛道了。
镐科技:你选择走向创投这条路的时候,尤其选择硬科技,当时是看到了什么机会吗?
叶晓明:在行业中有了很深的积累后,我感觉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将我的爱好变成事业。
我创业的时候,年龄也不小了,但创投恰恰就是一份终身的事业。那时投资行业创业的方向其实很多,大部分人主要投资的都是互联网、消费、教育等领域,且投资后期PE项目为主,此外就是债权类投资比较多。
但是这些方向和我的想法不太一致,因为我要选择:一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二就是要不受经济周期和政策影响的,那就选择了硬核科技早期投资。
不过这和我的背景也有关系。刚刚我也讲了,在外汇管理局的时候,我见证了苏州引进外资从零到全国第一的过程。这些引进来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世界500强和国际高科技企业,我发现,我们的传统企业跟这些海外企业完全不同,从管理到技术各方面都有差距。
所以我就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只有那些有核心门槛的、技术走在市场前列的,才是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
镐科技:在这个过程中有听到什么质疑声吗?是怎么投出第一家公司的?
叶晓明:因为那时候的环境,几乎没有人投早期硬科技,特别是民营资本,所以当时身边的人都觉得我思路有问题。不过我自己很有信心的,事实也证实了我的理念,2010年我投的第一家早期项目,就从零投到了该领域的世界第一,是目前光通信领域的龙头企业。
这家企业就是旭创科技(中际旭创,股票代码:300308),投的时候估值6600万,如今市值已经1300多亿了,我也是它国内最早的投资人之一。2010年,我看中它的时候,周围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因为在这个行业国际上已经有三个巨无霸了,两个在美国、一个在英国,并且国内也有科技巨头想要涉足这个领域。
我问创业团队怎么办,对方的回答我印象很深刻。他说,“第一,我们长期深耕在这个领域,做出来的性价比会很高,国内巨头要自己做的话可能不如买我的划算。第二,我们自主研发的技术迭代能力很强。”
现在看科技型企业我们有个词叫逆向研发,把拿来的消化吸收掉,但是这种它技术迭代能力很弱,只有正向开发才能有一个很强的自主可控技术迭代能力。这也是我在投第一个项目中得到的经验。坦白来讲,其实在第一个项目上,我真的是运气很好。
到今天为止,我没有因为任何诱惑去偏离我的方向,并在硬科技这个赛道上,我投的60%项目都是早期项目。
女性投资人也有优势
镐科技:对于投资的项目或者公司,你有什么选择标准吗?
叶晓明:硬科技核心门槛、蓝海市场、长赛道。
镐科技:很多做硬科技的投资者,都是理工科出身,而你从金融出身涉足这个领域,你觉得二者有哪些不同?在这么多年的投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哪些行业的变化?
叶晓明:理工科和金融的区别在于广度和深度;理工科投资人的深度很深,而像我们金融专业出身行研的跨度很广。其次,较理工科投资人来说,我们少了一些思想框架的限制,会把不同的赛道揉起来去研究。
我投资的领域很多,特别从这两年开始,出现了大量跨界融合的项目。我们看的赛道广,项目也多,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感受可以和大家分享下。
首先是对投资关注点的转变,2018年之前,我们每着眼在一个行业赛道,可能会看谁能跑出第一,从而提前去布局;现在,新兴产业崛起的越来越多,我们会想关注的这个赛道是否有可持续性,会不会隔壁赛道换个角度过来,就把这个赛道碾压了。
企业家总强调狼性文化,而我们会更强调鹰性视觉,就是你要飞得更高,看得更远,在产业潮流的上端去看,去预判新兴赛道的崛起,这样你才能去选择你的项目。其实这样做的难度非常大,因为现在科技发展太快,跨界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产生的太多了。
镐科技:目前科创投资领域女性投资人是少数,外界刻板印象中,女性投资人大多偏稳健和保守,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叶晓明:对,女性是稳健和保守的,但稳健也是投资行业必须要具备的特性之一,因为金融的本质就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得超额收益。在保守方面,确实在硬科技投资这个比较激进前沿的领域,直到现在为止女性投资人还是比较稀有的。
当然,在硬科技领域,我觉得女性也拥有自身的核心优势,首先是女性是水,能糅合不同领域,去容纳百川、缔造生态,第二女性是比较有韧性的,对于项目持续的赋能拥有强大的毅力。
归根结底,在去年博鳌全球女性文化品牌影响力发展大会上,我的开场白就是“科技无国界,科技无性别”,在科创投资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风格、关注的赛道,差异性太大了,性别可能只是其中一个极小的影响因素。
镐科技:乾融控股成立到目前已经十四年,这其中有没有某件事让你感觉比较难?或者某一个时间节点你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呢?
叶晓明:我在对硬核科技赛道的投资中,最难去把控的是我们国家的投资环境,中国是以政治经济学为主的,所以我们除却对技术、市场的研判外,还要对国内、国际的宏观经济走向去研究,都是影响我们投资方向的重要因素。
硬科技赛道中,投早期其实就是投未来,所以说就是你不能去投当下很火的产业,“风口”把握不好就容易变成“风险”,肯定都要去一些做前瞻性的研究,包括对国家战略发展前景的预判,才能很好的把未来风口的机遇转化落地。
在我们集团成立至今,其实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我认为就是2018年前后,逆全球化开始萌芽,国际形势开始转变,在此之前我们是一个孤独的投资人,周边很少有人聚集在硬科技的早期投资。
但在2018年过后,我们的春天来了。发达国家对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制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卡脖子”,但也让我们国家前所未有的警醒,全面把“科技强国”放上了国家战略核心。我们在什么环节被“卡”,我们就去研究、去突破来进行弯道超车、换道超车,这也带来了创投行业全面向硬科技投资转移。
按照产业生态来投资
镐科技:前面你提到了生态这个词,乾融控股在创投领域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生态,你能给我们讲一下这个生态指的是什么吗?
叶晓明:其实投资人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财务投资人,这类投资人往往以纯粹的资金注入获得收益,也是2018年前的主流投资人,但在2018年后,科创战略下引起了全民创业的热潮,投资焦点都凝聚在了硬核科技领域,好的项目供不应求,也不是单纯的靠资金就能孵化的。
第二种是赋能型投资人,通过各类投后管理为投资企业在团队建设、战略规划、风险控制等多方面进行赋能,也是我从乾融控股创立一开始就进行的自我定位。
第三类投资者是生态型投资者,这种投资者是从第二类进化而来的,譬如我们从创立开始就不是一单一单投的,而是看准了行业赛道进行全面布局的,并且因为我们大多数都是早期、领投项目,所以对项目产业链较为明晰,会在投资企业中寻找拥有产业生态核心优势的上市、拟上市投资项目,并围绕其产业链进行完整的上下游布局、孵化,扶持一批协同新生企业在产业链中进行镶嵌,从而构成一个共同发展、内外循环的生态集群。比如说半导体产业,那我们就从材料、设备供应、下游应用各方面,在每一个链条上都有相应的布局。
在孵化、投资了八十几家企业后,我终于可以我们从原来的硬科技赋能型投资人,变成现在的产业生态投资人,并且跟产业公司打造的产业生态不同,大型上市公司只投资自己的产业链具有局限性,我所布局的各大生态之间还有跨界的协同性和融合创新效应,所以我们的投资生态是由一个个细分小生态构建成大生态循环。
镐科技:你重点关注的都有哪些赛道?
叶晓明:我们主要关注多元赛道。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新能源和新材料。
譬如我们从通信行业开始,围绕整个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进行布局,譬如之前说的中际旭创,和同样在2010年我们独家天使轮孵化的项目——光格科技,而在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等这类智能制造领域也都布得比较完善,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投资生态。
此外,还有生命科学领域,其实我们关注的也都是医疗、医工交叉的那些最前沿技术。在这个领域我们投了三家在技术上世界领先的企业,比如我们投资的壹达科技,是北大微电子系李志宏教授参与跨界研发的电转染技术,在我们投的时候,还没有这么一个概念,而现在,电转染已经是细胞免疫治疗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了。
近几年我们还布局了航空航天,包括今年热门的低空经济领域,还有火箭卫星、大飞机产业链等方面都有相应布局。
在这些重点关注的领域里,我们不投模式类的公司,而是投突破卡脖子的关键部件、材料。我们也投资了很多国内唯一性的公司,都是早期布局。而且这些领域中我们投资的项目,大部分都不是在各自赛道中独自发展,而是具有相互协同性的,我们就会作为他们协作的桥梁,为他们搭建交流渠道,并且这些项目中可能不同领域的多个公司最后是服务同一个终端的,那我们就可以形成整体解决方案,这样既可以放大单一项目的价值,又可以拓宽销售通道,让这些企业共同实现产业化。
镐科技:请举例给我们讲讲生态中的协同是怎么一回事,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例。
叶晓明:比如我们在投资某低空经济方向的企业,我一下子可以拿出八家投资的企业来跟他协同,而且这些企业的核心技术都非常有竞争力。这样的话,这九家企业在我们的投资生态中可以联合把技术做到最快速度、最高质量的迭代。
西安需要多一些产业投资人
镐科技:你觉得长三角和西部的科创环境,有何不同?
叶晓明:说实话,西部虽然技术研发能力很强,是大量工科人才的摇篮,但从营商环境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主要是我们长三角的政府全是服务型的政府,会尽量地在各个方面去帮助企业。
特别是在苏州的工业园区,在园区内设立了苗圃学院,科创型的企业可以在这里得到全方位的培训指导,毕竟大部分科创企业都是技术很强,但在其他方面有一定短板,所以要孵化出来难度很大,园区政府就请具有孵化实战经验的导师来为企业做辅导。
另外,科创企业正因为技术层面以外的都比较薄弱,所以对政府的各个部门企业都会提出各类诉求,而园区政府都是主动去协调、去解决企业的各类困难,譬如工商注册、奖励申报、政策扶持这类。政府的企服中心、科技园载体甚至到辖区负责人,都会尽可能地帮企业去协调多部门、银行、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等共同去解决问题。
其实,西安是具备硬实力的,毕竟技术才是科创的基础,西安拥有西交大这类工科名校产学研落地,优质项目肯定是数不胜数的,只需要把营商环境这类的软实力做一些优化,政府层面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本土多引进一些能对技术研发以外的专业性人才来弥补科创型企业发展的不足。
譬如,多引进一些能对产业生态献计献策的人才,像我们这种类型的产业投资人。因为产学研怎么去突破最后一公里,从点线面到立体起来,最后一公里的催化剂需要的就是产业生态投资,不单单是钱的问题。
此外,西安还需要多引进一些龙头链主企业,以前的城市经济发展靠“快艇”,现在更需要靠“航母”,要靠引进链主企业去带着一批新兴企业去共同产业化。
镐科技:基于目前的投资环境,还有哪些领域是您比较看好的?
叶晓明:其实现在我主要关注的就是未来产业,比如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人形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人工智能,当然还有生命科学领域。虽然现在这个领域最直面资本寒冬的挑战,但从大方向来说,生命科学是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因为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健康长寿是每个人最根本的追求。
说到可持续发展,就要提到双碳领域,就算现在地缘局势再紧张,逆全球化再严重,世界终究是会因为双碳产业而携手的,因为只有双碳产业是没有国界的,你不可能就撇开任何一个国家去治理,抑制全球气候异变是需要跨越国界的协同,而且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赛道。
镐科技:作为一位优秀的女性投资人,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请您对正在创业道路上的女性创业者、女性投资人送上一些寄语。
叶晓明: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中,充满无数的挑战与机遇,唯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自主可控的理念,才能穿越周期、到达彼岸,我的人生无限充盈,我的世界由我缔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乾融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