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访美见特朗普,对华态度已明确,没想到“后院却起火”

雨珍的世界 2025-02-27 21:14:34

“关注”我,更多精彩抢先看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能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法国总统马克龙这次访美,本想在中美博弈中为欧洲争得一席之地,顺便让特朗普对华更强硬,结果呢?特朗普可不是吃素的,法国的诉求他根本没放在心上,反倒是欧洲的弱点被一一暴露。

更尴尬的是,马克龙一边在美国卖力游说,一边却发现后院起火,法国的经济利益被中国精准反制。这一趟美国之行,不仅没捞到什么好处,反倒是让法国的尴尬处境更加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呢?

马克龙这次访美,原本是冲着两件事来的:一是让特朗普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别再对欧洲指手画脚,二是鼓动美国对华采取更强硬的经济政策,最好是加大对华关税,好让欧洲能在中美竞争中渔翁得利。

但特朗普是谁?一个商人出身的政治家,利益至上,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在见马克龙时,直接甩出一组数据——美国已经为乌克兰提供了3500亿美元的援助,而欧洲才出1000亿,还都是贷款形式,换句话说,就是美国在“吃亏”。这句话一出,马克龙脸色都变了,甚至绕开翻译直接用英语反驳,可惜没什么用,特朗普根本没打算让步。

更让马克龙头疼的是,他本以为可以用“对华加税”这个提议来换取特朗普对法国的支持,没想到特朗普压根不感兴趣。他心里清楚,美国的核心利益不在欧洲,而是如何处理与中国的竞争。马克龙的算盘打得响,可惜算盘珠子压根没拨动特朗普的决策。

1.想借特朗普的手对付中国,结果被无视

马克龙的如意算盘是:既然欧洲在经济上受中国影响很深,那不如拉着美国一起对华施压,让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税,这样欧洲企业就能趁机抢占市场份额。

但特朗普是个现实主义者,他可不会轻易上当。他深知拜登政府此前在处理中美关系上的错误,也不愿意走同样的老路。更何况,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特朗普要解决这个问题,靠的可不是听马克龙的建议,而是自己的一套贸易政策。

在特朗普看来,马克龙的提议根本无关紧要,甚至有点可笑——法国和欧洲到底能给美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美国自己都在和中国较量,为什么要为了欧洲的利益去改变自己的策略?所以,他一句场面话都懒得给,直接无视了马克龙的提议。

2.欧美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彻底暴露

马克龙访美的另一个关键目的是为了弥合欧美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但现实比想象的更加严峻。

特朗普明确表示,美国已经承担了太多的援乌责任,而欧洲的贡献少得可怜。这番话让马克龙陷入了巨大的被动——欧洲的确不像美国那样财大气粗,法国在援助乌克兰上也并没有真正做到慷慨解囊,更多的是象征性的支持。

马克龙试图解释,欧洲的支持方式不同,美欧应该团结一致,但特朗普根本不吃这一套。他要的是明确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空洞的外交辞令。这让马克龙的“和解之旅”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求助,而特朗普则继续在经济问题上对欧洲施压,让法国和整个欧盟更加难堪。

3.法国的“后院起火”,中国精准反制

就在马克龙在美国忙着拉拢特朗普的时候,法国国内的经济问题也开始显现。

中国宣布对产自欧盟的白兰地加征反倾销税,而法国正是白兰地的主要生产国。这一政策对法国经济的打击不小,尤其是对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酒类企业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马克龙如果继续跟着美国的步伐对华强硬,那法国的经济压力只会更大。但如果他想缓和中法关系,又必须在对华政策上做出调整,这样一来,他在美欧关系中的立场就会更加尴尬。

可以说,马克龙这次访美不仅没能让美国对欧洲更友好,反而让法国的经济问题更加突出,中法关系也进一步恶化。

4.贸易战没有赢家,欧洲的处境更加被动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向来是“美国优先”,他之前已经对欧洲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甚至还计划扩展到汽车、芯片等领域。这意味着,法国本想借助美国对华施压的机会来获利,结果反而可能成为特朗普贸易战的牺牲品之一。

欧洲的经济本就受到能源危机的影响,如果再被美国“割韭菜”,那法国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马克龙原本想通过外交手段让法国在大国博弈中占据有利位置,但现实是,美国并没有把法国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

写在最后

有人说,马克龙这次访美,就像一个在赌场里试图讨价还价的赌徒,结果不仅没换到好牌,连底裤都快输没了。

他想让美国对华更强硬,结果特朗普根本不感兴趣;他想让美国在援乌问题上照顾欧洲,结果被特朗普直接怼回去;他想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法国的影响力,结果连自己的经济都没稳住。

这趟美国之行,不仅没能让法国在大国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反而暴露了欧洲的脆弱,更让法国在中美竞争中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境地。马克龙如果不调整自己的战略,恐怕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小。

0 阅读:0

雨珍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