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1933年5月初的湘赣苏区九渡冲战斗,是萧克将军在担任湘赣苏区红军首长时所取得的三次大捷之一(其余两次为棠市战斗和沙市战斗),此战湘赣苏区红八军以不到4000余人的兵力,成功截击湘军第63师运输队并以少胜多击溃三个团的援军,击毙敌副旅长一名并缴获大量军事物资,笔者这次就来介绍下这次大捷的具体过程。
抗战初期的萧克
九渡冲战斗的背景是湘赣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此时红一方面军主力刚取得黄陂-霍源、草台岗两次大捷,共歼灭蒋军嫡系三个师近3万余人。此后进攻江西苏区的蒋军开始进入休整,而进攻湘赣苏区的湘军开始活跃起来,1933年4月3日,湘军第四路军28军军长刘建绪抵达茶陵县城开始部署行动,按照计划,湘军第15、63师先后侵占苏区西南部的宁冈、莲花两座县城,其中第15师还曾一度占领苏区首府永新县城。
湘军第63师虽然在湘军第四路军的编制序列内,但却并非湖南军阀何键的嫡系部队。该师原为20年代初在湖南邵阳、隆回、武冈杀人越货的巨匪陈光中部,北伐战争中被北伐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的部将周磐收编,曾在马日事变、平江起义中大肆屠杀湖南工农群众,后接受湖南军阀何键的收编,先后改称独立第7旅、新编第32师。该师名义上编制有三旅六团,但由于第188旅陈子贤部又是一派杂牌军,师长陈光中所能指挥的也只有二旅四团。
湘军原本的企图是趁红八军在遂川县雩田圩与陕军第28师作战时,从背后推进将其合围与遂万川地区,红八军军长萧克见招拆招,在击溃第28师后迅速绕道返回永新县牛田村一带待机,湘军见原计划目的已无法达到,便各自退回莲花、宁冈县城,并采取在各自据点构筑工事的方式,企图以稳扎稳打的蚕食战略慢慢压缩红军的活动空间。其中,第63师师部驻距离县城一公里的花塘镇,第189旅及保安团驻县城,第187旅分驻龙屋、花塘镇。
湘军第63师师长陈光中
为了将第63师逼出莲花县城,当地苏维埃发动群众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将所有吃的都转移到山上,一粒米也不留给敌人,一切带不走的生活用品全部摔碎。当地赤卫队、少先队又埋伏在山里,有遇上有单独出来采办食物的敌人便捕捉了去。在地方武装和群众的围困下,第63师在莲花很快陷入了断粮的危机,为了解决全师八千多人的吃饭问题,师长陈光中决定派出一支武装运输队前往茶陵县接收一批粮食和物资,再运回莲花县城。
红八军此时拥有第22、23、24三个师,分别由三个独立师改编而来,总兵力3000余人,每个师辖二到三个团,每个团辖五个步兵连,虽然经过军长萧克一段时期的整顿,但部队游击习气还很重,正规战能力稍显不足,同时由于管理上上的问题,逃亡现象也比较严重,仅一个月的时间就逃亡110余人。为了集中兵力,萧克又先后将原湘赣军区独立第12师500余人及红7军21师500余人补入部队,使得红八军总兵力增加到3900余人,装备有步枪2000支,重机枪8挺。
1933年5月1日,陈光中派出四个步兵营,组成了一支规模强大的运输队,前往茶陵县城领取军饷、装备和生活物资。一直在监视莲花之敌的茶陵独立团马上把这一消息报告给红八军军长萧克,湘赣军区总指挥蔡会文。萧克、蔡会文马上率红八军赶到莲花附近,并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大家经讨论决定等敌人取回所有物资后,在茶陵县九渡冲地区伏击敌人。
茶陵独立团团长王光泽
九渡冲,又名九路冲,距离莲花县城不到20里,位于今连接莲花和茶陵的G322国道公路上,这里两侧山峦起伏,只有一条山路从山谷谷底穿过,是非常适合打伏击战的地段。萧克将一支200余人的茶陵独立团部署到莲花、茶陵交界的雷打石、界化垄地区,负责监视敌人,萧克、蔡会文则亲率红八军主力隐蔽到莲花县棠市村,准备等茶陵独立团一打响就赶去增援。
茶陵独立团团长王光泽(1935年牺牲)知道自己是全军之眼,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于是在5月1月就派出侦查员潜入茶陵县城刺探军情。4日,侦查员发现第63师运输队正在茶陵大肆征召挑夫,似有即将离开茶陵的迹象,于是连忙向王团长做了报告,5日,第63师运输队已全部离开茶陵,次日下午五点,赶着骡马、吆喝着挑夫的第63师的四个营,以一字纵队的行军方式终于走到茶陵县界化垅、九渡冲地区。
此时茶陵独立团正埋伏在制高点帐顶山一线,团长王光泽见等了六天的敌人终于来了,待敌人一进入伏击圈就下令立即开火,阻击敌人前进,并马上派人去通知军团长萧克。湘军这边,则以走在前面的两个营的兵力向帐顶山发起进攻,企图以此掩护运输队尽快通过九渡冲。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虽然湘军占领了帐顶山一侧的黄泥岭高地,但帐顶山仍掌握在茶陵独立团手中,这也使得湘军运输队始终不得不停在原地待命。
5月6日下午战况
就在这时,萧克、蔡会文指挥的红八军终于赶到,萧克将军指挥部设在视野开阔的王子寨制高点上,很快就对当前局势有了大概了解。他在一张石板上摊开地图,当场作出如下部署:由谭家述(1955年中将)、王震(1955年上将)指挥的红22师经过大冲坳,到花竹展开,向新泥岭和进攻帐顶山的敌人进攻;由叶长庚(1955年少将)、彭盟辉(1935年牺牲)指挥的红23师,过陇大冲到大打冲展开,向木鱼坳的敌人进攻;由戈勇(1934年离队)、胡楚父(1934年牺牲)指挥的红24师,则由桥头进占东家岭,向莲花县城方向警戒;由田海清(1934年牺牲)、袁任远指挥的独立第12师则留守保卫军部。
由于遭到红22师和茶陵独立团的前后夹击,占领新泥岭和进攻帐顶山的湘军很快溃退下来,一直被压到九渡冲与界化垅之间的山谷底部。在冲锋号的带动下,红22、23师与茶陵独立团以泰山压顶之势从山上扑下来,很快就将这个两个营及运输队歼灭在谷底,当场缴获全部在运军事物资,只有一小部分敌人趁乱逃走。
就在红八军对湘军展开进攻之时,第63师187旅的一个团(欠一个营)也抵达九渡冲外围,准备接应运输队,结果首先迎接他们的却是负责在外围阻击敌人的红24师。湘军第187旅把攻击重点放在了通往九渡冲的必经之路新田村上高地上,并与红24师70团围绕这个仅容一个连展开的小高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双方甚至一度展开白刃战。打到黄昏,师长戈勇接到九渡冲敌人已经被解决的消息后,便下令全师撤出阵地向军部靠拢。
时任红22师长谭家述,红23师长叶长庚
但此时战斗仍远未结束,一方面,从茶陵返回的湘军运输队还有两个后卫营走在后面,他们见前卫营和运输队已经被歼灭,便退守官城堂、楼梯湾和白路岭一带高地,就地构筑其工事,与红军对峙起来。另一方面,第63师师长陈光中得知第187旅攻击失利,为了夺回物资,便亲率三个团(各欠一个营)的兵力从莲花县城赶来增援,此时已快天黑,陈光中便命全师在灵龟仙、白路岭、王坳、灯盏形和马坳就地宿营,准备次日与红军决战。
眼看第63师四个团已全部出动,在总兵力显然优于红八军,红军指战员们在是退还是再战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其中有人认为敌人已经就地构筑好工事,再打下去恐怕会变成消耗战,将对我军不利,另有人则认为相对敌人的两个后卫营,我军还是有兵力好地形优势的,应该把这两个营歼灭后再撤也不迟。萧克原本对此问题也举棋不定,但当他听说红22师在桐木坳宿营时又歼灭湘军一个不期而遇的步兵连后,遂决定支持后一种意见。
5月7日早晨六点,红八军首先对困守官城堂一带的湘军两个后卫营发起猛攻,一直激战九时,终于将其主要阵地全部占领,并将一小股残敌围困在锁子山山头上。这时由陈光中亲自指挥的三个团的援军也终于上路,企图与残敌内外夹攻红八军。萧克鉴于陈光中立足未稳,尚未构筑野战工事的劣势,除留红22师一部继续追歼残敌外,另由红22师一部及红23师以少对多向敌人正面发起反扑,另派红24师迂回到敌人后侧的大叶石高地。
5月7日上午战况
在红军的猛攻下,红22师只用了三十分钟时间,就突破敌前沿阵地,并攻占灵龟仙制高点,还夺取了湘军遗弃的一排重机枪。此时,红23、24师也都发展迅猛,先后攻上第63师侧后高地,威胁到了该师的退路。在这种情况下,第63师师长陈光中不善于指挥硬仗的特点也就凸显出来,由于制高点丢失,第63师全线震动,逐渐由按部就班的撤退演变为一场毫无秩序的大溃退,其队伍一直跑到莲花县城才停下脚步。
据统计,在整个九渡冲歼灭战及外围阻击战斗中,红八军共击毙湘军第187旅副旅长钟中山以下500余人,俘敌600余人,缴获步枪800余支、重机枪25挺、子弹一百多担及其他大量军事物资。战后红八军各师用缴获的重机枪成立了重机枪营(每营6挺),战斗力大大提高。中革军委也专程发来贺电,称赞红八军的这次大捷是“湘赣苏区的一次空前胜利、在河西战线上严厉打击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配合了中央红军的伟大胜利”。
虽说九渡冲战斗的规模不大,仅相当于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红一方面军的一次普通战斗,但毕竟此时红八军也仅有3900人,仅相当于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红一方面军的一个师,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战果也已经不错了。考虑到此战是以围点打援、以逸待劳的战术以少胜多击溃湘军第63师并缴获大量军用品,也理所当然会被称为是萧克将军在湘赣苏区所取得的首次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