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军的许多将领乃至普通士兵,都是相当厉害或说能力强悍的。之所以最终失败了,最关键的原因便是,他们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比如吴化文,跟着蒋介石混时,完全是拉胯的杂牌军而不被看重。
但起义后,吴化文的队伍便归属于解放军的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一下子就成了主力一般。第一支攻入蒋介石老巢南京,并占领总统府的队伍,便是来自吴化文的队伍。看着是不是很玄幻?但这却是实锤的历史。
同理,国军其他将领也基本上如此,比如薛岳,在长沙抗击日寇时,创造出了“天炉战法”,揍得日寇都怀疑人生。哪料在解放战争时期,却在绝对优势兵力之下,惨败给了粟裕大将。
跟他同命相连的还有王耀武、杜聿明,都是赫赫有名的国军名将。那么倘若抛开历史潮流,只从军事能力上进行比较,薛岳、王耀武和杜聿明,谁更胜一筹呢?
一、是薛岳吗?
皆知薛岳大放异彩在抗战时期,就不细说了,只说他跟粟裕的对阵。其实薛岳担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后,也曾春风得意。一出手就在泗县击败了陈毅统领的山东野战军。
随后薛岳指挥4个师,12个旅的兵力向睢宁、宿迁挺进,逼得山东野战军,连呼粟裕率华中野战军驰援。
但问题是,中央给粟裕的命令是,“希望9月上半月完成东面作战任务(指在攻占海安,如皋),下半月休整,十月上旬攻取扬(州)泰(州),中旬休整,十月下旬进入淮南作战”。也就是说,粟裕救援完全不现实。
而更可怕的是,国军五大王牌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也气势汹汹杀来了。于是山东野战军再吃败仗,淮阴、淮安失守……这就是薛岳,开局就差点让山东野战军崩溃!
就在这时陈毅提议: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应该合并行动。不久后中央批复: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
由此,粟裕事实上担当起了军事指挥之责——薛岳噩梦开始了!这回轮到粟裕出手了,先是宿北大捷,全歼国军整编69师。薛岳大惊,调整编74师北上攻打沭阳。
张灵甫不干了,69师就是孤军冒进全军覆没,你薛岳又让我重蹈覆辙吗?对不起,我是张灵甫!于是拒绝执行命令——不得不说,张灵甫抗命真抗对了,因为粟裕已经给他在沭阳以南布好了口袋,就等他前来。
再说粟裕,眼见张灵甫没上钩,便掉头直扑马励武。吓得马励武急忙请示薛岳:我还是撤吧,感觉情况不对头。
薛岳强悍表示:你那没有共军主力,放心吧。马励武信了薛岳,不过代价却是他的整编26师被粟裕一口吞掉。随后又是枣庄周毓英的整编51师,也跟马励武一样:信薛岳,得永生,全军覆没……
开局连战连捷的薛岳,在粟裕一连串的暴击下完全懵了,再无名将风采。蒋介石终于坐不住了,撤掉薛岳改由顾祝同接任。
粟裕得知后表示:薛岳用兵尚称机敏果断,而顾祝同则历来是我军手下败将,以庸才代替干才,在高级军事指挥人员上的更迭,正象征着国民党的日暮途穷,最后必然会走向崩溃。
显然,粟裕给薛岳的评价颇高,称他有“干才”,“尚机敏果断”,这个评价真不低,想必薛岳若能得知,也会满意,毕竟这代表着粟裕对他的尊重。
二、是王耀武吗?
对王耀武,许多人的印象,恐怕是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中,那位人畜无害的老好人形象。但实则王耀武却是国军超一流名将。咱粟裕大将一生念念不忘的“谭家桥之败”,就是王耀武指挥的。当时粟裕虽冲出了包围,但方志敏、寻淮洲却英勇就义。
而赫赫有名的国军整编74师,就是由王耀武带出来的,或说他的起家资本。只不过最终却让张灵甫成了名罢了——这才是王耀武,可不是如《特赦1959》中那般,是个“人畜无害”的老好人。
严格意思上来言,粟裕跟王耀武的交手,并不是“谭家桥之战”,而是1947年的莱芜战役。当时粟裕主动放弃临沂,诱李仙洲入瓮,王耀武敏锐察觉出了这是圈套,于是急命李仙洲撤退。
可惜李仙洲却不听王耀武的,而是听陈诚的命令,最终导致全军覆没——真不知在功德林里,这哥俩会如何说这事。
反正王耀武在李仙洲全军覆没后,曾悲愤怒吼:“5万多人,3天时间就被消灭光了?就是放5万头猪,叫共军去抓,3天也抓不完啊。”
但王耀武最伤心的事却在后面,这就是孟良崮之战。这一次张灵甫没有逃脱,全军覆没。这一战,堪称粟裕的神仙仗,王耀武全程只能看着自己的起家资本,被粟裕强行清零而束手无策。
虽后来王耀武又重建了整编74师,却更像是一种“怀念”,没法跟“老整编74师”相提并论。最终王耀武兵败济南被活捉,总之王耀武比薛岳全面。
其一具有超凡的“搞钱才能”,这在国军中是杀手锏,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其二具有远超薛岳的高情商,具体表现就是用钱开路,故而在国军内部很吃得开。其三就是大局观超一流,懂得取舍。比如判断出了粟裕的诱敌之计,还如劝告蒋介石放弃济南,当然更有功德林里的“人畜无害”等。
有了这三种才能加持,自然让王耀武如虎添翼。哪怕在咱这边,对王耀武也是肯定远超否定,比如说他是难得的明白人,或聪明人等。
三、是杜聿明吗?
由于杜聿明太有名了,所以笔者就不展开细说他的战绩了。唯一要说的是,杜聿明虽号称:三大战役中指挥了两个。但笔者却认为,实则都应算“半个”。因为他在东北,最后是被陈诚排挤而黯然离开。在淮海,则是被刘峙拉入来填坑。
故而在杜聿明身上,总有一股子悲情感,不像王耀武那样仿佛自带喜感一般。那么三人中,最厉害的是杜聿明吗?笔者认为,还是看完粟裕对杜聿明和王耀武的评价后,再做定论不迟。
在新中国成了后,有一次咱的将军们,讨论国军名将谁最能打时,粟裕直接点名了王耀武和杜聿明,认为他俩是国军中最厉害的。
粟裕对杜聿明的评价是:杜聿明只能打顺风仗、打不了逆风仗,杜对战争有自己的心得,但是盲从蒋介石,哪怕他知道蒋介石的做法有问题,他也还是会执行,这样的性格,造就了他的悲剧。
对王耀武的评价是:王(耀武)不一样,他对战争有独到的见解,有执行力,作战能力强,顺风仗逆风仗都能打。
所以薛岳、王耀武和杜聿明谁更厉害?粟裕的评价最具分量,也最具参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