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必须稳中求变,为香港谋划经济新动能

琅琅阅览世界 2025-02-14 09:18:58

文︱邓飞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将于本月底发展,据财金官员透露,2024/25年度综合赤字将会超出原先估算,高达约千亿元。面对环球经济不明朗,美联储减息步伐不及预期,政府要确保公共财政稳健性的同时,亦要敢作敢为,勇于担当,为香港发掘经济发展动能,跨越转型难关。

尽管财政储备急速减少,尤其是短短六年蒸发约一半,唤起各方关注,但香港仍是全球少数拥有财政盈余的城市,有大约六千亿港元储备,公共债务也处于较低水平。若果以GDP占比计算负债,美、英、法、日、意等地已超出其GDP规模,相比之下,香港仅占9%至13%左右,发债规模仍属合理。

而事实上,政府不仅需要审慎理财,还要适当地未雨绸缪,为未来投资,扩阔收入来源。以往,香港经济过度依赖金融业,实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多元化推进不足。适逢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新政府通过加征关税向多国施加压力,以改善对外贸易逆差。外界普遍预料,关税战持续开打,势必会推高美国生活物价,令恶性通胀死灰复燃,进一步影响美联储的减息意欲。另一方面,环球经济结构正经历巨变,无论是英、法、德等地去工业化,抑或是商业房地产低迷,都充分反映俄乌战争和新冠疫情的余波仍未消退,有必要提防大规模衰退的风险。

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特区政府更加不能单靠卖地和印花税收入,节省开支来改善收支平衡,毕竟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容易受到利率波动影响。笔者认为,政府需要制定有效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公共财政稳健发展。

举例来说,政府可以发挥香港国际化优势,加快教育产业化,打造留学经济,带动教育、住宿、零售及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增长,创造更多、更大的经济动能。要知道,美国单是2021-22学年的国际学生,就为当地带来338亿美元的经济贡献,创造335万个就业岗位。香港作为国际都市,拥有五间全球百大顶尖学府,绝对有条件、有实力在留学经济大展拳脚。

再例如,政府可考虑引入营运基金模式,由经营方负责管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部分具商业化运作潜力的公共设施,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政府财政负担。新措施有助推动公共服务结合市场化改革,实施严格的身份验证及监察机制,杜绝“霸场”及“炒场”行为,让更多有真正需求的市民能够使用场地,促进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

归根结底,环球经济复杂多变,为官者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艰难越担当,政府必须以识变、应变、求变的态度,应对结构性转型的挑战,寻找新的经济动能。只要政府经过深思熟虑,且决策过程中保持公开透明,让市民清晰了解政策措施的全貌及其具体影响,笔者相信普遍市民都是理性务实,愿意同政府共度时艰,跨越挑战。

0 阅读:0

琅琅阅览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