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位初期,打败了对手,心腹几乎都为他效力。
可是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刘伯温突然面色凝重,对身边的徐达低声说道:“今天我们可能会死。”
这句话震撼了在场的人,也让人不禁好奇,发生了什么?难道帝王宴上的菜肴,竟成了生死关头的暗示?
大明建立的初期,朱元璋坐稳了皇帝的位置,为了感谢这些陪伴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腹,朱元璋决定,设宴犒赏大臣们。
这是一场盛大的庆祝,象征着他巩固权力后的稳固地位。
宴会的筹备简直是一场大典,朱元璋在指挥这些事务时,显得特别注重细节。
他要求宴席上,要有极为丰盛的菜肴,一切都要与盛大的场面相匹配。
通过这样的宴会,他要展现自己,对大臣们的恩宠,还想以此来加深,臣子对自己权威的依赖。
所有的宴席布置,都尽显奢华,烛光摇曳,华丽的酒盏闪烁着金光。
每个大臣的面前,摆放着满满一桌菜肴,色香味俱全。
朱元璋坐在上首,目光炯炯,时不时与身边的大臣们,交换着看似亲切的言辞,大臣们个个端坐,面带微笑,气氛看似温馨和谐。
刘伯温,身为朱元璋倚重的谋士,却显得与众不同。
即便身处如此热闹的场景,他的目光,却始终聚焦在那一盘盘菜肴上,眉头紧锁。
起初,他看着朱元璋的脸色,似乎没有什么异常,只是一个普通的宴席,当一道道菜品陆续上桌时,刘伯温的神色忽然变了,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那一刻,刘伯温因为这些菜肴背后的某种含义,心中陡然升起了一个不祥的预感。
朱元璋的心思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任何一件事,几乎都可能藏有深意,这种不安,在菜肴的上桌过程中愈发强烈,刘伯温的双眼扫过每一道菜,目光如利剑般锐利。
这时,朱元璋端坐在主位,笑意盈盈地和徐达交谈,其他大臣也都在互相恭维,氛围显得十分融洽。
刘伯温的心却没有放松,他观察着每一道菜的上桌,神情越发凝重。
这些菜肴的构成并不常见,大多是素菜,排列的顺序显得有些异常。
正常的宴席中,会有烤肉、鱼类、珍馐等丰富的菜肴,眼前的这些菜品,却大多平淡无奇,单纯的蔬菜和豆腐等素食,似乎并不符合一个帝王的宴会规格。
即便是简单的菜肴,也往往能代表某种象征意义,这些菜肴的搭配和种类,都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更令刘伯温感到,不对劲的是,这些素菜不是普通的蔬菜,是一些特定的食材组合,往往与死亡、祭祀等相关。
刘伯温的心里咯噔一声,仿佛有某种不祥的预感,突然袭来。
他开始联想到,之前在朝廷上发生的一些微妙变化,种种迹象表明,朱元璋最近的行为,似乎有些不寻常。
刘伯温转过头,低声对徐达说道:“今天我们可能会死。”
徐达闻言,一时愣住了,他不敢相信刘伯温的判断,他明白刘伯温的睿智和直觉,在这种场合下,众多的文武大臣都在,难道真有可能发生什么事吗?
徐达看到刘伯温,那不容置疑的眼神,突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远超自己的想象。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宴会,是一场暗藏杀机的谋划。
徐达心中生出一股强烈的不安,开始变得警觉,留意周围的每一个细节,不由自主地环顾四周,观察着其他人的表现,试图从他们的神态中,发现任何异常。
宴席上的其他大臣,似乎没有察觉到其中的危机,他们依旧在欢声笑语中畅饮,甚至有人还在向朱元璋敬酒。
只有刘伯温和徐达,开始对这个场合产生了怀疑。
在这片欢愉的气氛中,唯有这两个人,看到了潜藏的阴影。
在朱元璋的宴席上,刘伯温已经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不对劲之处。
作为一位深谙权谋的谋士,特别是当一道道菜肴上桌时,他更是无比清晰地感觉到,这其中藏着不可告人的深意。
刘伯温的心情愈发沉重,他的目光始终不离,那些桌上的菜肴。
即使其他大臣们,似乎陶醉在美酒和美食中,他没有放松警惕,刘伯温心中明白,朱元璋不是一个轻易暴露心思的人,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
突然,他又注意到了一点:这些素菜中,大多数是生食,且没有加热过。
他再次低声对徐达说道:“这些菜肴的摆放,不仅是普通的饮食,它们代表的意义极其深刻。这一切,可能是预示着血腥的陷阱。”
徐达开始感到一丝冰冷的汗水渗透到背脊,他知道,刘伯温向来眼光犀利、心思缜密,若他如此警觉,一定有所察觉。
徐达依旧不愿相信自己的直觉,毕竟朱元璋从未在,任何场合下流露出明显的不友好。
可是,眼下刘伯温的神情,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的局势。
朱元璋端坐在上席,脸上依然挂着那种,看似无害的笑容,他举起酒杯,向所有人敬酒,众大臣纷纷起身回应,气氛愈加欢愉。
朱元璋的笑容在刘伯温看来,却似乎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冷意。
刘伯温的脑海里,开始浮现出一幕幕,曾经与朱元璋一同经历的事——他记得,朱元璋曾在数次机遇中,暗示过权力的无情与不稳定,甚至直言不讳地表达过,对人心变化的警惕。
今天,他会在这样一个场合,设置这类奇怪的菜肴安排,难道这就是他的信号?
刘伯温心中已有了预感,依然坚持保持冷静。
此时他知道,过于激烈的反应,只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反而会使得他和徐达,暴露在危险之中。
他轻轻地捏了捏手指,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理智。他决定暂时沉默,等待时机。
在这片酒宴的喧嚣中,刘伯温依旧保持着极高的警觉。
他开始留意朱元璋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位大臣的表情,这样的局面绝非偶然,肯定有他未能察觉的某个关键细节,正在悄然发生。
宴会的氛围依然持续着,朱元璋显得心情愉悦,众大臣也都在高谈阔论。
刘伯温和徐达表面上与众人融洽,两人心中却已结下了沉甸甸的阴影,此时,刘伯温心里清楚,再不做出反应,他们可能真的会,掉进朱元璋的陷阱里。
刘伯温深吸一口气,低声对徐达说道:“我们得尽快离开这个地方,不然,一切都晚了。”
徐达点了点头,紧张地扫了一眼四周,发现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被宴会的热闹氛围所吸引,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异样。
正当他们准备起身离开时,朱元璋突然笑了笑,转头望向刘伯温和徐达。
他那眼神中的深邃和玩味,让刘伯温不禁心中一震。他似乎已经察觉到,二人正打算离开。
朱元璋微笑着说道:“怎么,这酒宴上有什么不适合你们的菜肴吗?”
刘伯温心中一动,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深深地躬身,温和地答道:“陛下,实在是今日气氛太过热烈,某些心事缠绕,未能尽兴,实在抱歉。”
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似乎未介意刘伯温的迟疑,露出了一个更深的笑容。
举起酒杯,轻声说道:“既然如此,不如大家再举杯,享受这最后的片刻安宁吧。”
刘伯温未接下朱元璋的酒杯,迅速转身,准备带着徐达离开。
若再停留,恐怕真如他所预见的那样,今晚的宴会,将成为他们的葬礼。
他们的离去,没有引起太多注意,毕竟,这场宴会的目的,是庆祝和欢愉,而不是冷静分析的时刻。
就在他们迅速离开宫殿的瞬间,背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刘伯温没有回头,他们成功地避开了,那片看似温暖,却暗藏杀机的宴席。
从这场宴会后,刘伯温和徐达的心情才逐渐平复,这份警觉,拯救了他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