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都收拾好了吗?”赵明站在门口问我,手里拿着他的旅行包。
我揉了揉隆起的肚子,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都好了,你放心去吧。”我说。
他犹豫了一下,眼神在我和肚子之间来回扫视,最后还是推开门走了出去。
我站在窗前,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心里泛起一丝难以名状的不安。
01
我叫林小雨,今年二十八岁,和丈夫赵明结婚三年。我们是在大学里认识的,那时他是学校篮球队的队长,而我是啦啦队的一员。毕业后,我们先是谈了两年恋爱,然后才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结婚三年来,我们的生活平淡而幸福,没有太多惊喜,但也没有太多风浪。
去年冬天,我们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我怀孕了。当我拿着两条杠的验孕棒站在赵明面前时,他愣了好几秒,然后猛地将我抱起来,在客厅里转了好几圈。
“小雨,我要当爸爸了!”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中从未有过的喜悦和满足。从那天起,赵明对我的照顾更加无微不至。他坚持每天早起给我做营养早餐,下班后第一时间赶回家,连续看了无数育儿书籍和视频,仿佛要将所有关于婴儿的知识都装进脑袋里。
怀孕初期的反应并不算太严重,只是偶尔会有些恶心和头晕。到了中期,我的肚子开始明显隆起,每次感受到宝宝的胎动,我和赵明都会兴奋不已。我们常常一起躺在床上,赵明的手轻轻放在我的肚子上,等待着那微弱但坚定的小生命的信号。

“你说,宝宝会像谁?”有一天晚上,赵明突然问我。
“当然是像我了,”我笑着说,“这样漂亮又聪明。”
“那最好是个女儿,”赵明也笑了,“小小的,软软的,就像你一样。”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也开始变得不那么方便。赵明开始承担更多的家务,每天下班回来还不忘按摩我浮肿的双脚。我们开始准备婴儿房,选购各种婴儿用品,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做着充分的准备。
在怀孕八个月的产检中,医生告诉我们一切正常,预产期在九月下旬。但他也特别叮嘱我们,临产的信号可能会提前出现,尤其是在最后一个月,让我们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准备去医院。
“第一胎通常会准时或者推迟,但也有提前的情况,所以最好做好随时分娩的准备。”医生说。
离开医院后,赵明显得比我更加紧张。他开始打印各种待产物品清单,反复检查我们准备的东西是否齐全。他甚至在手机上设置了多个闹钟,提醒自己定时给我倒水、准备点心。
“别太紧张了,”我安慰他,“还有一个多月呢,我们有足够的时间。”
赵明点点头,但眼神中的担忧并没有减少。“我只是想确保一切都完美,”他说,“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不想出任何差错。”
那段时间,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我们常常讨论孩子出生后的安排,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幼儿园和学校的问题。我们计划在孩子两岁前,由我全职在家照顾,赵明则负责赚钱养家。等孩子大一点后,我再重返职场。
夏天的夜晚,我们常常坐在阳台上,感受微风拂过脸庞的清凉,憧憬着三口之家的美好生活。那些日子,尽管身体越来越笨重,但心情却异常轻松和喜悦。
直到那个电话打来,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
02
那是一个周四的晚上,我正在厨房准备晚餐,赵明的手机响了起来。从他的语气中,我能听出是他母亲打来的。通话持续了大约十分钟,赵明的脸色从平静逐渐变得有些复杂。
挂断电话后,他走进厨房,欲言又止地站在我身旁。
“怎么了?”我问,同时继续切着手里的黄瓜。
“我妈说,家族计划下周去云南旅游,要求我们也必须参加。”赵明说,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
我的手停在了半空中。“下周?那离我预产期只有两周了。”
“是的,”赵明点点头,“但我妈说这是家族传统,每年夏天都会组织一次大型旅行,今年刚好轮到她来安排。她已经定好了酒店和景点,全家人都确认参加了。”
我放下菜刀,转身面对赵明:“医生说了,这个阶段我随时可能临产,尤其是最后一个月。”
“我知道,”赵明叹了口气,“但我妈坚持说第一胎通常会推迟,而且行程只有十天,我们会在预产期前回来的。”
我感到一阵不安。“但万一提前了怎么办?”
“那我立刻回来,”赵明握住我的手,“我保证,只要有任何征兆,我马上坐最快的飞机回来。”
接下来的几天,这个话题成了我们之间的焦点。我坚持认为时间太紧,风险太大,赵明则被夹在我和他母亲之间左右为难。
周六早上,赵明的父母亲自上门来做最后的劝说。
“小雨啊,”婆婆坐在沙发上,语气诚恳,“这次旅行真的很重要。我们赵家几十年的传统了,而且今年还有你公公的六十大寿要庆祝。你就让赵明去吧,你在家好好休息,有什么事随时打电话。”
“妈,”赵明插话,“小雨现在这个情况,我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
“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婆婆摆摆手,“我当年生你哥的时候,你爸出差半个月都没回来,我不也好好的。第一胎都是要推迟的,哪有那么巧。”
我低头不语,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公公也开口了:“赵明,这次全家人都来了,就差你们。你妈为这次旅行准备了大半年,你不去她多没面子。再说了,你媳妇不是有朋友在这边吗?实在有事可以找她们帮忙。”
晚上,赵明终于做出了决定。
“小雨,”他坐在床边,轻声说,“我想了很久,觉得还是应该去参加这次旅行。但我保证,最多去一周,就找借口提前回来。如果你有任何不舒服,立刻打电话给我,我第一时间回来。”
我望着他充满歉意的眼睛,知道他也很难做这个决定。毕竟,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尊重长辈、维护家族传统是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我不想让他为难,也不想成为他与家人之间的阻碍。
“好吧,”我最终妥协了,“你去吧,但一定要保持手机畅通。”
赵明感激地抱住我:“谢谢你的理解。我保证,一有情况立刻回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帮着赵明收拾行李,同时也为自己可能面临的独自待产做准备。我联系了几个关系要好的朋友,告诉她们我的情况,请她们随时准备接应。其中,我最信任的闺蜜张小敏承诺会每天来看我,并随时准备送我去医院。
出发的那天早上,赵明反复叮嘱我各种注意事项,把紧急联系人的电话贴在了冰箱上,还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日用品。
“我走了,”他最后一次拥抱我,“照顾好自己和宝宝。”
我点点头,强忍着不安和不舍,挤出一个微笑:“去吧,替我向全家人问好。”
看着他拖着行李箱离开的背影,我感到一种莫名的预感,仿佛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但我很快摇头驱散了这个念头,告诉自己一切都会顺利的。
03
赵明离开后的第一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尽管平时他也会去上班,但知道晚上会回来的感觉和现在完全不同。空荡荡的家里只剩下我和肚子里的宝宝,连说话的对象都没有。
我试着让自己忙起来,整理婴儿房,阅读育儿书籍,甚至学习制作一些婴儿辅食的食谱。但随着夜幕降临,孤独感如潮水般涌来。我躺在床上,轻抚着肚子,轻声与宝宝对话,告诉他爸爸很快就会回来,我们一起等他。
赵明每天都会打电话或发视频,向我展示他们游览的美景,告诉我那边的天气和食物。我也强装轻松,不想让他担心。但电话那头欢声笑语的家庭聚会声,和我这边寂静的房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我心中的失落感更加强烈。
第三天早上,我起床时感到一阵不适。腹部隐隐作痛,但不是很规律,我以为只是普通的不舒服,吃了早餐后就好多了。但到了下午,那种疼痛感又来了,这次持续的时间更长。
我开始担心起来,拿起电话拨打赵明的号码。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
“喂,小雨?”赵明的声音断断续续的,背景音充满了杂音。
“赵明,我感觉有点不舒服,肚子一直在疼。”我说。
“什么?你说什么?这边信号不好,听不清楚。”他提高了音量。
“我说我肚子疼!可能是临产的征兆!”我也跟着大声说。
“等一下,我找个信号好的地方。”然后电话那头变得嘈杂,似乎他正在移动。
几分钟后,他的声音再次传来:“小雨,能听到吗?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我肚子疼,担心是不是要生了。”我尽量保持冷静。
“这么快?不可能吧,医生不是说预产期还有两周多吗?”赵明听起来很惊讶。
“医生也说过可能会提前的,记得吗?”我有些着急。
“应该只是假宫缩,”赵明安慰我,“你先休息一下,观察一下疼痛是否规律。如果真的很痛,就叫小敏送你去医院检查一下。我们现在在山区,信号不太好,可能随时会断。”
我还想说什么,但电话那头已经开始断断续续,最后完全没了声音。
我试着平静下来,按照医生教的方法,开始记录疼痛的间隔时间。起初确实不太规律,但到了晚上,疼痛开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大约每二十分钟一次。我再次尝试联系赵明,却发现他的电话已经完全打不通了。
焦急之下,我给张小敏打了电话。
“小敏,我觉得可能要生了,肚子疼得很规律。”
“什么?这么快?”小敏吃了一惊,“你别急,我马上过来接你去医院。”
二十分钟后,小敏气喘吁吁地出现在我家门口。她帮我收拾了待产包,扶着我慢慢下楼,坐进了她的车里。

“赵明知道吗?”路上她问。
“联系不上,他们在山区,信号不好。”我的声音因为疼痛而有些颤抖。
“别担心,等到了医院检查清楚后再联系他。说不定只是虚惊一场。”小敏安慰我。
到了医院,值班医生给我做了检查,随后神情凝重地说:“宫口已经开了两指,看来是真的要生了。我们需要为你办理入院手续。”
听到这个消息,我既惊慌又愤怒。惊慌是因为没想到真的会提前这么多,愤怒则是因为赵明不在我身边,而是选择了和家人一起旅游。
“我需要联系我丈夫,”我对医生说,“但是联系不上他。”
“别着急,”医生温和地说,“初产妇从开始到生产通常需要很长时间,你还有时间。先安心住院观察,我们会照顾好你的。”
在医院的病房里,我躺在陌生的床上,听着周围其他产妇的声音,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恐惧。小敏一直陪在我身边,帮我擦汗,给我倒水,尽力安慰我。但她不是赵明,不是那个应该在这个时刻陪伴我的人。
“再试试他的电话吧,”我请求小敏,“也许现在能打通。”
小敏点点头,拿出手机拨打赵明的号码。出乎意料的是,这次电话接通了。
“喂,小敏?”赵明的声音传来,“有什么事吗?”
“赵明,小雨要生了,现在已经在医院了。”小敏直截了当地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赵明惊慌的声音:“什么?这么快?医生怎么说?”
“医生说宫口已经开了两指,随时可能生产。你得赶紧回来。”小敏说。
“我现在就订机票,马上回去。”赵明急切地说,“能让我和小雨说几句话吗?”
小敏把电话递给我,我接过来,强忍着痛楚说:“赵明,你在哪里?”
“在云南的一个山区,信号不好。小雨,对不起,我不应该离开你。你现在怎么样?”
“疼,”我简短地回答,“我害怕。”
“别怕,我马上回来。你有小敏陪着,医生也会照顾你。我现在就订最快的飞机票。”
正当赵明说话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忍不住叫出声来。
“小雨?小雨?你怎么了?”赵明焦急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小敏接过电话:“赵明,小雨疼得厉害,我们得叫医生来看看。你快点回来吧。”说完,她挂断了电话。
医生很快赶来检查,确认宫口已经开到四指。“进展比预期的快,”他说,“可能今天晚上就会生产。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我躺在病床上,汗水浸湿了头发和衣服,疼痛一波接一波地袭来。我想起之前设想的分娩场景:赵明会握着我的手,鼓励我,支持我,我们会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而现在,这些美好的想象都破灭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没有丈夫陪伴的情况下,即将经历人生中最痛苦也最重要的时刻。
04
夜幕降临,医院的走廊上变得更加安静。只有偶尔经过的护士和医生的脚步声,以及远处某个产房里隐约传来的呻吟声。我躺在病床上,十指紧握床单,咬牙忍受着一波又一波的宫缩痛。
张小敏始终陪在我身边,为我擦汗、喂水,不断给予安慰和鼓励。但随着宫缩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承受这样的痛苦。
“我不行了,”我喘着气对小敏说,“太疼了。”
“你可以的,小雨,”小敏握住我的手,“想想待会儿就能见到宝宝了。”
此时,医生走进病房检查我的情况。“宫口已经开到七指了,”他说,“很快就可以推了。我们需要把你转到产房去。”
护士推着我的床,小敏跟在一旁,我们一起来到了明亮的产房。医生和护士们开始忙碌地准备各种器械和药品。
“痛!”我忍不住大叫出来,感觉整个下半身都被撕裂一般。
“放松,深呼吸,”医生指导我,“宫口马上就要全开了。”
我试着按照医生的指示呼吸,但疼痛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多么希望赵明能在这里,哪怕只是握着我的手,告诉我一切都会好的。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警报声响起,紧接着,整个产房突然陷入了黑暗。
“怎么回事?”我惊恐地问。
“停电了,”我听到医生冷静的声音,“别担心,备用电源马上就会启动。”
但几秒钟过去了,备用灯光没有亮起。产房里只有窗外微弱的月光和医护人员手机的闪光灯提供有限的照明。
“护士长,备用电源怎么回事?”医生问。
“正在检查,似乎是系统故障,”护士长的声音传来,“工程部门说可能需要十五分钟才能修复。”
“十五分钟?”医生的声音有些提高,“病人就要生了,不能等那么久。”
我感到一阵恐慌袭来,不仅是因为疼痛,更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在黑暗中,我紧紧抓住小敏的手,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
“小雨,别怕,”小敏在我耳边轻声说,“医生们知道怎么办的。”
医护人员迅速调整了策略,有人拿来了蜡烛和医用手电筒,勉强照亮了产房的关键区域。一位年长的护士拿出一个手动血压计,开始监测我的血压和胎心。
“血压正常,胎心也很稳定,”她报告说,“宝宝状态很好。”
这给了我一些安慰,但当下一波宫缩袭来时,我又忍不住痛苦地呻吟起来。
“宫口全开了,”医生检查后宣布,“可以开始推了。”
就在我准备用尽全力推动的时候,我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小敏替我接了电话,随后她的表情变得复杂。
“是赵明,”她犹豫了一下,说,“他说出了意外,他们被困在山上了,暴风雪封路,至少一个月才能回来。”
听到这个消息,我感觉一切都崩塌了。
在我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我的丈夫不仅不在我身边,而且还将长时间无法回来。
停电的产房,系统故障的医院,遥远的丈夫,一切都那么不真实,仿佛一场噩梦。
全都完了...
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过,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但就在这时,一股更加强烈的宫缩痛让我回到了现实。
“林女士,用力!”医生大声指导我,“看到宝宝的头了,再用力一次!”
我咬紧牙关,集中全部注意力,用尽全身力气向下推。
“很好,继续!”医生鼓励我,“宝宝马上就出来了。”
在几次疼痛到极限的用力之后,我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啼哭。
“恭喜你,是个健康的男孩!”医生宣布,声音中带着喜悦。

我瘫倒在床上,泪水模糊了视线。我的孩子,我的宝贝,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尽管没有父亲在场见证这一刻,但他还是顺利地出生了。
就在护士将孩子抱给我看的时候,我突然感到腹部又传来一阵强烈的疼痛。
“医生,我还是很疼!”我惊恐地说。
医生迅速回到我身边,检查了一下,惊讶地说:“还有一个!是双胞胎!”
“什么?”我和小敏同时惊叫出来。
“准备好,”医生说,“第二个宝宝也要出来了。”
在震惊和疼痛中,我又一次集中精力,开始推动第二个孩子。这个过程似乎比第一次更加艰难,但也更加顺利。很快,第二声啼哭响起,填满了整个产房。
“是个女孩!”医生宣布,“你有一对龙凤胎!”
就在此时,产房的灯突然亮了起来,备用电源终于启动了。在明亮的灯光下,我看到了两个被护士小心包裹的小生命,他们的脸蛋皱皱的,红红的,是我见过最美丽的景象。
“怎么会是双胞胎?”我虚弱地问,“之前的产检从没发现。”
“有时候一个胎儿会挡住另一个,”医生解释说,“特别是如果他们位置特殊,超声波可能看不到第二个胎儿。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确实会发生。”
我看着怀中的两个小生命,突然想起赵明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他只知道我们要有一个孩子,却不知道实际上是两个。而现在,他被困在山上,至少一个月才能回来。
“停电只是暂时的,”护士长走过来解释,“只是电路出了点小问题,现在已经修好了。你和宝宝们都很安全。”
我点点头,感到一阵释然。至少在这一刻,最大的危机已经过去了。两个健康的宝宝,医院恢复正常,我也安然无恙。唯一的遗憾,是赵明不在这里,无法分享这一刻的喜悦。
“要告诉赵明吗?”小敏问我,手里拿着手机,“关于双胞胎的事。”
我思考了一下,摇摇头:“不,暂时不告诉他。等他回来,给他一个惊喜。反正他现在也过不来,知道了只会更着急。”
小敏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尊重了我的决定。她小心地用手机拍下了两个宝宝的照片,但只发送了其中一张给赵明,没有透露还有第二个孩子的事实。
那天晚上,在恢复室里,我抱着我的两个孩子,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喜悦,因为他们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遗憾,因为他们的父亲不在身边;还有一丝隐隐的怨恨,因为赵明选择了家族旅行而不是陪伴我。但更多的,是一种奇妙的平静和满足。不管外界如何,至少在这一刻,我拥有了我的两个小天使。
05
第二天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病房,我从浅眠中醒来。两个小床位于我的病床旁边,里面是我的龙凤胎宝宝,他们正安静地睡着。护士告诉我,男孩重六斤三两,女孩重五斤八两,都非常健康。
医生进来查房,告诉我一切指标都很正常,如果恢复顺利,三天后就可以出院。他还特别表扬了我在困难条件下的冷静和勇敢。
“你表现得很好,”医生微笑着说,“尤其是在那种紧急情况下。很多产妇遇到停电会惊慌失措,但你保持了冷静。”
我勉强笑了笑,没有告诉他我内心真实的感受。事实上,在那个黑暗的产房里,我曾一度认为自己和孩子都会有危险。更别提那个时候收到赵明被困山上的消息,让我感到彻底的绝望。
小敏一直陪在我身边,帮我照顾两个孩子。她是个细心的人,总是能在我需要之前就把东西准备好。当看护人员教我如何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她也认真地学习,以便能帮上忙。
“你打算给他们取什么名字?”第二天下午,小敏一边帮我整理床铺一边问。
我低头看着怀里的两个小生命,轻声说:“男孩叫天佑,女孩叫天恩。”
“很好听的名字,”小敏赞同道,“他们来得很及时,确实是上天的恩赐。”
我点点头,心中满是感慨。虽然整个生产过程充满波折,但最终迎来了两个健康的宝宝,这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赵明每天都会打电话来询问情况。我告诉他宝宝很健康,但没有透露双胞胎的事情。电话那头,他既兴奋又焦急,反复解释他们被困的情况。
“暴风雪把山路全部封住了,救援队说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疏通。我试过包直升机,但天气太恶劣,没人愿意冒险。小雨,我真的很抱歉,我应该听你的,不该在这个时候离开。”
听着他懊悔的话语,我心中的怨气渐渐消退。毕竟,这次意外不是他能预料到的。
“别担心,”我安慰他,“我和宝宝都很好,小敏一直在帮忙。你注意安全,等路通了再回来。”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我心里清楚,独自照顾两个新生儿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刚生产完,身体还很虚弱的情况下。
出院那天,小敏帮我收拾好所有物品,和医院的专车一起把我们送回了家。踏进家门的那一刻,看着空荡荡的客厅,我突然感到一阵恐慌。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将如何独自照顾两个孩子?
似乎看出了我的担忧,小敏说:“我请了两周假,会来帮你的。而且我已经联系了几个朋友,她们会轮流来看望你,确保你不会遇到困难。”
我感激地握住她的手:“谢谢你,小敏,我不知道没有你该怎么办。”
“别这么说,”她笑着拍拍我的肩膀,“你会是个好妈妈的。这几天我看你照顾孩子,已经很熟练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适应作为母亲的新角色。每天的生活被喂奶、换尿布、哄睡这些重复的事情填满。由于要同时照顾两个孩子,我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夜里,他们经常轮流哭闹,让我无法好好睡一觉。

小敏每天都会来帮忙,但她毕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可能一直陪着我。到了第三周,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在照顾双胞胎的同时,抽空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虽然疲惫不堪,但看着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天佑性格活泼,总是大声哭闹,需要更多的关注;天恩则安静许多,只有饿了或不舒服才会小声啼哭。他们虽然是双胞胎,性格却截然不同。
有时候,当两个孩子同时安静地睡着,我会坐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山脉,想象赵明此刻在做什么,是否也在思念我们。尽管有些埋怨他不在身边,但更多的是期待团聚的那一刻,看到他得知有双胞胎时的惊讶表情。
一天晚上,赵明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我:“路终于要通了!救援队已经清理到半山腰,估计再过三天就能全部疏通。我们可能下周就能回去了。”
“真的吗?那太好了!”我真心地高兴起来。
“宝宝还好吗?”他关切地问。
“很好,长得很快,已经会对着我笑了。”我说着,看了一眼睡在婴儿床里的两个小天使。
“我迫不及待想见到他,”赵明的声音充满期待,“我爸妈也很激动,一直在给宝宝买各种礼物。”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家够住吗?如果你父母要来看宝宝的话。”
赵明沉思了一下:“应该没问题,客厅的沙发可以拉开做床。不过确实有点挤,毕竟我们的房子不大。”
挂断电话后,我看着我们的小公寓,开始思考如何安排空间。我们的家只有两室一厅,本来打算一个房间给我们,一个作为婴儿房。现在有了双胞胎,原本的规划似乎不太够用了。
随着赵明回家的日子临近,我开始做各种准备。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准备了他爱吃的菜的食材,甚至买了一瓶酒庆祝他的归来。同时,我也期待着看到他得知双胞胎真相时的表情。
小敏帮我给两个孩子买了新衣服,特意挑了颜色鲜艳的,让他们看起来更加精神。我们还一起布置了婴儿房,贴上了可爱的墙纸,挂上了小动物的装饰品。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赵明一家人的归来。
06
终于,赵明发来消息,说他们已经坐上了回家的飞机,预计晚上八点到家。我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不停地看表,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下午,我给两个孩子洗了澡,换上了新买的衣服。天佑穿着蓝色的小背带裤,天恩则是粉色的小裙子,两个人并排躺在婴儿床上,像两个精致的洋娃娃。
“看,这是你们的爸爸。”我拿着赵明的照片给他们看,“他今天就回来了,会很惊喜看到你们两个的。”
两个小家伙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冲着照片咯咯地笑。天佑还挥动着小手,好像在跟照片里的爸爸打招呼。
傍晚时分,我把家里最后检查了一遍,确保一切都完美无缺。小敏来帮忙照看孩子,让我能专心准备晚餐。我做了几道赵明最爱吃的菜,房子里弥漫着香气。
“你今天特别漂亮,”小敏看着我换上新裙子,梳理好头发,不禁赞叹道,“完全看不出是刚生完孩子的人。”
我微微一笑,心中有些得意。为了这一天,我确实付出了努力。在照顾孩子的同时,我坚持做产后恢复运动,注意饮食,希望能尽快恢复身材。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到孕前状态,但比刚生完时好了很多。
“你说他会什么反应?”我有些紧张地问小敏。
“肯定会惊掉下巴,”小敏笑着说,“想象一下,他以为只有一个孩子,结果发现有两个,而且一男一女,简直是完美的惊喜。”
八点整,门铃响了。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去开门。门外站着赵明和他的父母,他们的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
“小雨!”赵明一看到我,立刻放下东西,紧紧抱住我,“对不起,我不该离开你。”
我回抱住他,感受着一个月未见的丈夫的体温和气息。虽然曾经有过埋怨,但此刻所有的不满都化为了重逢的喜悦。
“没事,你们都回来了就好。”我轻声说。
婆婆也上前拥抱我:“孩子,辛苦你了,一个人生孩子还要照顾小宝宝。”
“妈,爸,你们先进来坐,”我招呼他们,“路上累了吧?我准备了晚餐。”
赵明环顾四周,迫不及待地问:“宝宝呢?我想看看他。”
“在婴儿房里,”我微笑着说,“小敏在陪着。”
赵明立刻朝婴儿房走去,我和他的父母跟在后面。推开门,小敏正坐在窗边的摇椅上,轻轻哼着摇篮曲。两个婴儿床并排放着,被粉色和蓝色的小被子覆盖着。
赵明站在门口,愣住了。他的目光在两个婴儿床之间来回扫视,表情从困惑渐渐变为震惊。
“两个?”他结结巴巴地说,“怎么会有两个孩子?”
我走到他身边,轻声说:“惊喜!我们有一对双胞胎,一男一女。”
赵明的父母也惊讶地站在门口,婆婆捂着嘴,眼睛瞪得大大的。
赵明缓慢地走到婴儿床前,小心翼翼地看着两个小生命。天佑醒着,好奇地望着这个陌生的面孔;天恩则安静地睡着,小嘴偶尔吮吸一下,像是在做美梦。
“这是天佑,”我指着男孩说,“这是天恩。”
“天佑,天恩,”赵明轻声重复着,声音中充满了不可思议,“他们...他们什么时候...”
“就在你走后第三天,”我说,“医生说有时候一个胎儿会挡住另一个,所以之前的产检没发现是双胞胎。”
婆婆走上前,激动地看着两个孙子孙女:“太好了,一对龙凤胎,这是我们赵家的福气啊!”
赵明小心地抱起天佑,新手爸爸的紧张和喜悦写在脸上。天佑似乎认出了这是自己的父亲,伸出小手想要抓他的鼻子。
“他认识我,”赵明惊喜地说,“他知道我是他爸爸。”
我微笑着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忽然赵明的表情从喜悦变为担忧。他环顾我们的小房子,特别是这个不大的婴儿房,低声说:“全都完了...我们的小房子根本住不下这么多人。”
听到他这句话,我不禁笑出声来。在经历了生产时的那句“全都完了”的绝望后,现在赵明同样的话语却带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住不下就换大一点的房子,”婆婆爽快地说,“我和你爸商量过了,我们的积蓄可以帮你们付首付,买个三室的大房子。”
赵明惊讶地看着母亲:“妈,这太贵重了...”
“有什么贵重的,”公公也走上前,轻轻抚摸着天恩的小脸,“你们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一个孙子一个孙女,比什么都强。再说了,我们以后也要常来看孩子,房子大点住着也方便。”

我看着赵明,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我知道,他是为父母的慷慨而感动,也为自己曾经错过的重要时刻而内疚。
“对不起,小雨,”他走到我身边,轻声说,“我应该陪在你身边的。”
“没关系,”我握住他的手,“重要的是你们现在都回来了,我们一家人团聚了。”
赵明看着我,眼中充满爱意和感激:“谢谢你,给了我这么大的惊喜。我保证,以后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陪在你和孩子们身边。”
07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的小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赵明请了一个月的陪产假,全心投入到照顾双胞胎的工作中。虽然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但很快就上手了。看着他半夜起来给孩子换尿布,或者耐心地哄孩子入睡,我知道他是真心想弥补之前的缺席。
婆婆和公公也没有立即回老家,而是留下来帮忙。婆婆教我各种照顾婴儿的经验,公公则负责采购和做饭,让我能有更多时间休息和恢复。
“小雨,你看看这个房子怎么样?”一天晚上,赵明拿着手机给我看一套房源,“三室两厅,小区环境好,离我们公司也不远。”
我浏览着照片,眼前一亮:“看起来不错,价格呢?”
“比我们预算高一点,但爸妈说他们可以多出一些。”
“你父母真的太好了,”我由衷地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
婆婆正好走过来,听到我的话,微笑着说:“有什么好谢的,你给我们生了一对这么可爱的孙子孙女,我们都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我看着婆婆,心中充满感激。曾经对她的一些不满和误解,在这段时间里都烟消云散了。她不仅大方地拿出积蓄帮我们换房子,还事无巨细地教我如何照顾孩子,甚至主动承担了大部分家务,让我能好好休息。
周末,我们全家一起去看了那套房子。宽敞的客厅,明亮的卧室,甚至还有一个小阳台可以晾晒衣物。更重要的是,有三个卧室,足够孩子们长大后各自拥有自己的空间。
“就这套吧,”赵明征求我的意见,“感觉怎么样?”
我点点头:“很好,我很喜欢。”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忙着办理购房手续,同时也在准备搬家。生活虽然忙碌,但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一个月后,我们搬进了新家。赵明的父母帮我们布置好了一切,甚至还特意为双胞胎准备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婴儿房,墙上贴满了可爱的卡通贴纸。
“妈,爸,你们太用心了,”我感动地看着这个温馨的小天地,“孩子们一定会喜欢的。”
婆婆笑着说:“以后我和你公公打算每个月都来住几天,帮你们带带孩子。你和赵明都年轻,工作也重要,有我们帮忙会轻松一些。”
我感激地拥抱了她:“谢谢你们,真的。”
那天晚上,当两个孩子都睡着后,我和赵明坐在新家的阳台上,看着满天繁星。
“你知道吗,”赵明握着我的手说,“当我收到你要生产的消息,却被困在山上无法赶回来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失败的丈夫。”
“我也曾经很生气,”我坦言,“特别是在那个停电的产房里,收到你说要一个月才能回来的消息时,我真的觉得一切都完了。”
“但现在呢?”他小心翼翼地问。
我看着他,微笑着:“现在我觉得一切都很完美。我们有了一对健康的双胞胎,有了更大的房子,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家人更加亲密了。”
赵明抱住我,在我耳边轻声说:“我保证,不管以后发生什么,我都会陪在你和孩子们身边。那次旅行的教训,我永远不会忘记。”
我依偎在他怀里,感受着他的心跳和体温。生活中总会有各种意外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一家人团结在一起,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临睡前,我们一起去看了熟睡中的孩子们。天佑和天恩并排躺着,小手不自觉地握在一起,仿佛在梦中也在互相依靠和支持。
“他们真可爱,”赵明轻声说,眼中满是父爱的光芒。
“是啊,”我同样轻声回应,“他们是我们爱的结晶,也是我们家庭的未来。”
走出婴儿房,赵明突然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我:“小雨,谢谢你原谅我,给了我这么美好的一切。”
我微笑着摇摇头:“没什么好原谅的,我们是一家人,永远都是。”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不是没有风浪,而是在经历过风浪后依然能够相互扶持,共同前行。我和赵明,还有我们的双胞胎,以及两位疼爱孙辈的老人,共同组成了这个温暖而坚固的家庭。
窗外,月光如水般洒在新家的屋顶上。我知道,这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我们全新生活的开始。在这个崭新的旅程中,我们会一起面对未来的每一个挑战,也会一起分享每一刻的喜悦与感动。
在月光的见证下,我们的爱与家庭,将如同阳光下的花朵一般,日渐茂盛,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