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竟然能够秒变机场?你知道我国哪个省的战备公路最多吗?
你敢相信吗?高速公路竟然可以起降战机?

现代高速公路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相比于其他铺装路面,高速公路的线路笔直、路面平整,建设之初就是为了运兵的。二战前德国建造了许多高速公路,运送作战物资非常方便,相比于铁路,高速公路更加灵活。
二战时高速公路也可以充当临时的战机跑道,那个时候的战斗机使用螺旋桨发动机,对于高速公路的性能要求还不高。现代重型战机的起飞重量能达到30多吨,尾部喷口的温度非常高。为了能起降重型战机和大型运输机,战备高速公路的设计和建造标准都要高出普通公路一大截,因为这种公路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存亡,下面我们看一个经典的例子。

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萨达姆手上有一支号称“世界第三”的作战部队,伊拉克的空军实力也很强,战斗机总量有1000多架。不过令人好奇的是,美国空军进入伊拉克后竟然没有遇到一架战机抵抗。
这是因为伊拉克的基建落后,战时作战飞机没有紧急展开,战后美军打扫战场时竟然清理出了800多架飞机残骸,这些飞机都被遗弃在军用机场里了。最后美军总结了伊拉克的失败教训:机场数量不够,战斗机大多没有起飞就被“一锅端”了,战时没有把空军部队展开。

伊拉克大量的战机堆积在地下掩体中被美军用钻地弹“一锅端”,其实萨达姆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因为美军事先掌握了伊拉克的制电磁权,空军通讯一度中断。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伊拉克境内没有充足的飞机跑道供战机起降,这时战备公路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战时大型机场包括民用机场都是敌军首要的攻击目标,在战时这些机场是靠不住的,最可靠的反而是临时机场和战备公路。

首先战备公路的修建标准非常高。现代的战机可和二战时的不一样,使用的都是喷气式发动机,因此战备公路要耐高温。
普通高速公路的路面在200℃时沥青就会软化,战备公路的路面软化温度不能低于1000℃。战斗机的尾焰有时能达到1500℃以上,好在它不是与路面直接接触,要不然即使用钢铁铺路都能被熔化。

除了耐高温以外,战备公路比普通高速公路要宽很多,必须要达到六车道以上,笔直长度不能低于2500米,部分路段要达到3500米以上。
所谓笔直长度是指在某一重点路段不能出现任何弯曲,战备公路的两侧也不能有高大的房屋和山脉,否则会影响作战飞机的起降。在战备公路的周围会有一些大型涵洞,表面都是经过超厚钢板加固的,主要是为了给战机提供临时的庇护场所。

战备公路的维护比普通高速公路更为严苛,路面要非常干净,小石子、沙尘、塑料垃圾是绝对不能有的,否则战机在起降时发动机进气道很容易吸入杂物。
战备公路在修建时,由军事交通部门和省级交通管理部门共同规划和管理,普通高速公路的规格没有这么高。
我国的战备公路大多集中在山东、河南、辽宁这三个省份,其中山东省的战备公路最多。打开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山东到日本的距离大约有1500公里,歼20和歼16完全可以飞过去。山东到朝鲜半岛的距离更近,直线距离只有500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完全在歼10的作战半径之内。从山东起飞的战机不仅能攻击美日韩三国军事基地,还可以工拱卫首都北京。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三个省份的地形都比较平坦,不像南方省份多山地丘陵。河南省大平原非常多,是修建战备公路最理想的地方。山东有平原也有山脉,平原面积占到65%,而且山东有很多山适合修建工事,这些工事在战时也可以用来停放战机和储备航空煤油。

我国的战备公路起步其实非常晚,在1988年我们才修建了第一条战备公路沈大高速公路。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的空军才开始尝试在高速公路上起降战机。2014年到2019年这段时间内解放军空军部队频繁的进行高速公路起降演习,也是在这段时间我们的战备高速里程增长迅速。

战备公路在平时是允许民用车辆通过的,也没有特殊的标注,只有在战时才会被封锁。在山东如果你开车行驶到某个路段,发现这段路修的非常好,又宽又直,汽车在上面走没有任何颠簸,那么很可能这段路就是战备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