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离婚和旅行综艺风行的当下,不少观众都在无数剧本编排中感受到了某种缺失,那就是我们的访谈节目都去哪了?
早几年,从康熙和小S的《康熙来了》到李静的《非常静距离》,访谈节目发展得如火如荼。
然而眼下似乎只有一个时播时停的《金星秀》在苦苦支撑,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访谈节目今后又该何去何从?
前些年语言类节目《圆桌派》爆火,博学多才的人们坐在一起,聊些社会话题和敏感议题,谈笑间机锋尽显,让观众捧腹大笑之余也能有所收获。
曾几何时,这样的节目在电视屏幕上屡屡皆是,访谈类节目几乎是不可或缺的综艺,在一来一往的问答之间,人们可以看到那些生活得光鲜亮丽的明星演员们,也有真情流露的另一面。
曾凭借《非常静距离》闯出一片天的李静最初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访谈氛围,在相对安静的演播室里,面对面和对方聊天,既不夸夸其词,也不故意提问难于回答的问题。
他们只是抱着平和的心态互相对话,进行一些价值观方面的交流和思想上的碰撞,虽然节目只有短短几十分钟,可依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比那些哗众取宠的节目不知道好多少倍。
那时,网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很多明星收到邀约后,也都愿意参加李静的节目,甚至为了获得宣传,多多在荧幕上露面,还会自降身价,甚至不要演出费。
不仅如此,更有大批人会主动找到李静,表示自己想要参加节目的心愿。
可现在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寻求在短时间更能刺激神经的视频,访谈类节目的生存空间开始被一再挤压。
而这对李静来说还不算什么,真正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明星们的天价出演费。在采访中,她诚实地承认,原来明星的出演费在几百到几千不等,可这个价格却越来越高。
不长不短二十年后,明星的出演费竟然涨到了每小时二十五万元,甚至这还不是最离谱的价格,面对这种情况,李静也只能在节目中大倒苦水,称自己根本就无力负担这么高昂的费用。
而这档节目播出后所得到的利润,也远远无法支撑这笔消费。
纵然李静想要坚持把节目做下去,可却是有心无力。无奈之下她只能先停掉了手头的节目,看看有没有别的平台需要主持人,可以邀请她去参加。
其实,凭借李静这么多年闯出来的名气,她完全可以找几个大咖,重新打响访谈类节目的名气,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归根结底还是娱乐圈的明星们薪酬实在过于高昂。
前不久还有很多网友将这些收入不菲的明星称为208万,其实纵然里面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在,却也实打实地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那就是收入差距的巨大已经完全将明星或演员这几个职业捧上了神坛,让他们受到不该有的关注度。
而事情也形成了恶性循环,观众越是关注他们,他们的热度就越高,片酬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不止李静对这一现象没办法,很多曾经专心做访谈节目的主持人也都放弃了这份事业。
纵观市场,访谈类节目的数量大幅锐减,现在确实已寥寥无几。
而李静也坦白,其实访谈类节目减少对明星们来说可能也不是一件坏事。毕竟之前许多来参加访谈的人都能做到言之有物,对自己和观众都有清晰的认知。
如果是演员来访谈,对于自己饰演过的角色,就算不能做到完全熟悉,起码也是言之有物。
可现在这些演员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不少人连角色的内心都没有吃透,就开始装扮好上台了。
歌手假唱、演员假演这种事情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就算这群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真的参加访谈节目,又能指望他们说出什么精确的表达呢?
出于这些原因,李静只能暂时告别了自己经营半生的节目,而她也遗憾地表示,这并不仅仅是自己栏目组的困境,还是无数想要专心做点好节目的人的困境。
那么,既然问题在于高昂的出场费用,是否能有解决途径改变这一现象呢?实际上,这只能做一个初步的设想,真正实施起来是很难的,毕竟这牵涉着无数人的利益。
为了提高收视率,节目组必然会邀请那些话题量和热度都很高的明星,可那也意味着,他们提出的出场费绝对高昂,倘若要负担得起,就必须制造更多的热点话题。
就像前一阵子的《再见爱人》第四季一样,无论是麦琳李行亮还是杨子黄圣依、留一手葛夕无不天然带着巨大的流量,随随便便按照剧本走走流程,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而这在访谈类节目中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面对这样的困境,像李静一样的主持人只能坐以待毙呢?其实就在10月24日,她刚刚开创了一档新的访谈类节目,这次节目的主角不是那些明星演员,而只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普通人。
李静将节目起名为《在路上》,试图从演播室中走出来,去往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寻找更多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以更温和的方式和他们交流和沟通,进而触及这个时代跃动的脉搏。
她和她的访谈类节目一直在路上,而这对喜欢访谈节目的观众来说,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尝试,像是意味着一份承诺,观众所真正爱看的东西还没有彻底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