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血就是气血瘀在一个地方,固定不移,正常来说,气血应该像河流一样不停流动,所以我们要打破这种固定不动的状态,一般是采用活血化瘀的思路,对此,我们的前人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如气滞血瘀,就会我最熟悉的血府逐瘀丸,寒凝血瘀,用桂枝茯苓丸,那气虚血瘀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09427c58d2056d309cd0075d6ea24b.jpg)
就可以用这个方子,它就是益气活血汤。气有推动的作用,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血的流速就会变慢,就容易体内某处聚集,形成瘀血。那这种气虚血瘀,平时容易感到疲乏劳累,心慌气短,总感觉精力不够,嗜睡,劳累后加重,身上容易有淤青,局部刺痛,舌色紫暗,舌上有瘀斑等。
那此方顾名思义,就是能补气活血,方中主要由川芎,当归,黄芪,桃仁,党参,黄金,地龙,炒白芍等组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0350de5dafea583b5a0ffbd0028194.jpg)
首先我们看这里方子里有一个补血名方,就是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组成,只不过把熟地去掉,白芍换成了赤芍,也及时更加偏重活血了。
然后又加入了红花,桃仁,红花色红入血,且花有升散之性,可以把淤血散开,桃仁润肠通便,让淤血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地龙虫类药,疏通经络力量强大!经络通了,气血就能更好的流动起来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2682b47e239fd8e1c220289727268c5.jpg)
最后是因为气虚才导致的血瘀,所以最关键的当然是补气,那补气最常用的两味药就是黄芪和党参,气足了,血才有动力,淤血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另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淤血被排出去了,就补上新鲜血液了,这就用到了黄精来补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3528069863fb35531d9b98b02f199c0.jpg)
还有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那这就是从源头上把气血补足。
最后注意,此方的中成药中加入了较多的虫类药,药性猛烈,常用来调理肢体麻木,心悸气短,甚至是口歪眼斜等,所以,如有上述类似情况,一定要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应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