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兵阵:步兵全盛期的幸与不幸

国家人文历史 2024-05-14 11:05:23

在历史演义小说盛行的明代社会,但凡能听懂评书的市民,大概也能对“八卦阵”“八门金锁阵”“鱼丽阵”这些在《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故事里渲染得神乎其神的阵法如数家珍。但明人对古代阵法的兴趣不止听书图个热闹,有不少文人学者在严肃对待此事。他们殚精竭虑挖掘古籍,试图复原先秦战争军事统帅们使用的那些克敌制胜的阵法,并赋予其“崇卒阵”“荆尸阵”“鸡父阵”等名称载入《武备志》等兵书里。

但先秦资料的稀缺,明人也只能从古籍的只言片语去尽力还原,恐怕很难真正复原秦阵法全貌。相比之下,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便幸运得多,因为除了文献,我们还有来自秦始皇的助攻——这位帝王似乎很想将自己的军队,以最真实的模样永远定格在他的地下城里,让今人能直观地一睹秦时兵阵之貌。

军阵配置

作战队伍的行列要怎么排,不同兵种用什么样的组合才能发挥出最佳作战效果?古往今来,无数军事统帅都在研究其中奥义。对战斗单位进行合理安排,扬长避短的打法,大概在原始社会的部落械斗中就已出现,但排兵布阵、统御兵马成为一门学问,被兵家圣贤们总结出各种阵法写入兵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以正合,以奇胜,是战国兵家所推崇的。“奇正”二字,看似简单,实则变化无穷,也是解开兵马俑军阵之谜的一把钥匙。

规模最大的兵马俑一号坑排列规律、组织严密、结构完整,基本具备古军阵的完整配置——四周皆有前锋和后卫,两侧配置翼卫。一号坑的军阵分为4个部分,各部分看似相对独立,却又不能截然分开,其编伍、组合、兵种配置使之能够相互策应,组成一个整体。

整个军阵最前面的阵表是三排轻装士兵组成,他们列于九条过洞之前,呈“一”字形排开,是军阵的前锋。

除了最前方阵表,位于一号坑南北两端边缘的坑道,以袍俑弩兵为主。这两条过洞里排列相似,每条坑道里的陶俑均为两列,位于内侧的陶俑呈面东(军阵前方)纵队排列,外侧陶俑则分别面南和面北排列。这样一来,整个一号坑就形成阵面士兵、南端坑道士兵(外侧)、北端坑道士兵(外侧)的视野可以分别警戒东、南、北三个方向。西面还有尚未修复完成的部分,也能看到有后卫部队面朝西方的陶俑,所以该军阵应该是四面以弩手警戒,对中间9个过洞的军队阵形成一层防护的方形阵。从陶俑状态、姿势综合推断,这应该是一个非战斗状态的方阵,将大量弩手置于阵表和两翼外侧,目的在于警戒防御,一旦出现敌情则迅速以强弩攻击,拒敌于方阵之外。

除去前方和两翼的阵表,这个军阵的主体分布在9条过洞内,基本以4个陶俑为一排面东站立,形成36路纵队。目前从已修复的成果看,大部分过洞里都有战车,车上常列3人,中间为驭手,负责驾驶车马;左侧为戴降袙的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是目前秦陵兵马俑发现级别最高的指挥官;右侧为戴板冠的普通军吏俑。战车附近还出土了鼓和钟,这些是战汉时期用于沙场指挥、鼓舞作战的重要器具。基本可以断定,过洞里这些承载着高级军吏俑的战车就是指挥车,列于这个位置除了指挥,还有督战作用。

分列东、西的2号过洞和10号过洞相似,指挥车前后均有大量步兵,他们受车上军官的指挥和统辖。与阵表不同的是,列于指挥车前方的步兵有很多是全副武装的,穿铠甲的军士占大多数,而且主要为持戟等长兵器士兵,也有装备弓弩者。从铠甲类型来看,这部分士兵为轻重装步兵混编。

根据这个配置,车前步兵兼持戟近战、远程射击、短兵肉搏等多项战斗功能,能够对指挥车形成保护;车后的步兵则是以提弩佩剑为主的袍俑,亦是以远程攻击为主。另外两个相似的是3号过洞和9号过洞,位于最前部分的3排步兵(每排4人),全部为身披铠甲者,武器也多为长戟,这些重装步兵显然是负责近战的主力部队。5号过洞和7号过洞的编队也比较相似,指挥车前列三排以持长兵器步兵为主。但7号过洞有些变化,前三列为无甲袍俑,第一排提弩扶剑,后两排持弩扶剑,车后则跟随中等规模步兵编队。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时,以百名步兵组成的方阵已经作为单独战术单位。至战国,魏国创魏武卒军制,作为战术单位的方阵人数扩充到600人,主要由弓弩兵、短兵、长兵三个基础步兵兵种组成。这个编制方式后来被秦国所效仿,秦国又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一套指挥领导基础,从小到大依次为屯长(统领5人,无卫兵)、百将(统领100人,无卫兵)、五百主(统领500人,卫兵50人)、二五百主(统领1000人,卫兵100人)。一号坑秦俑对战国兵阵的展示虽只是冰山一角,却基本能对应当时的主要兵种。

奇正之术

根据战场情况,对不同武器装备的士兵方位进行合理调动,保持高机动力,是一个优秀兵阵能发挥的重要作用。玩过《帝国时代》《傲世三国》等即时战略游戏的玩家肯定明白“微操”技术的重要性,当我们以不同兵种与敌军交战时,最重要的就是短时间内及时调动合适的兵种配合作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明白这一点,不妨简单模拟一号坑军阵的战斗状态。首先,警戒状态的军阵一旦发现敌军,位于最前列的轻装弩手可以先进行第一波远程攻击,以机弩射击敌军。若敌军抵挡住箭雨,开始逼近,则不能再继续用弩兵放在阵表送死,需要进行变阵,便于机动的轻装弩手向后撤,指挥车上的军官则下令擂鼓助阵,鼓舞士气,过洞内轻重装混编步兵向前挺进,以长兵器形成第二层保护。一旦出现方阵被突破的情况,阵内袍俑士兵可以迅速拔出腰间佩剑与敌军展开肉搏。总之,随战况变化,指挥者需要根据不同兵种配置随时变阵,以达到预期战果。那几位站在指挥车上的高级军吏俑,对应现实,就是负责对所统辖士兵进行“微操”调度的军官。

战国时期的战争兵不厌诈,没有什么武德可讲,打的就是变阵与奇袭。所谓对阵交锋为正,设伏掩袭等为奇。前文提到的根据不同兵种配置,在对阵时不断变阵来达成战果,总体还属于“正”(对阵交锋)的范畴。关于“奇”的打法,不妨通过兵马俑二号坑来探寻。

从排列位置看,二号坑是以弓弩步兵方阵、战车方阵、车步骑结合长方阵和骑兵阵有机结合组成的一个大型曲尺形兵阵。弓弩兵阵列于左前方,为兵阵前脚,中间的车、骑、步结合的长方阵阵尾突出于曲形阵后,成为整个兵阵后犄。四个小组组合成一个大阵,形成阵中有阵、营中有营,各自独立又能相互策应之势。而在二号坑,最能体现作战之“奇”的,当属排成11列横队长形的108件骑兵俑。

如果把二号坑也看作一个军阵,骑兵则位于军阵侧翼,用于机动作战。不过为这108件骑兵俑配置的108匹陶质鞍马,虽然鞍鞯、衔、缰等配件齐全,唯独马腹上皆无马镫。在马具尚未成熟的时代,骑兵还不能成为战场的主角,而是步兵的附庸。列国都拥有一定数量的骑兵,这一兵种优势在于拥有超强的机动力,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便于穿插、迂回,对敌军后方或薄弱点进行奇袭。

骑兵俑大多身穿坎肩式轻甲,头戴皮弁,手提弓弩,腰间应有剑,但无长兵器。这是因为先秦骑兵作战方式与后世不同,马匹更多充当着提高机动能力的工具。骑射技术充其量可以让骑兵在马背上以弓弩进行攻击,但要进行马上持长兵器冲刺对战,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危险系数很高。所以一支骑兵在骑马抵达奇袭地点,先以马代车,冲破对方军阵,而后往往不会直接在马背上砍杀,而是下马加入步兵战斗序列进行步战。

骑兵的高机动力运用得当恰恰能收到奇效。《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赵长平之战的最后阶段,陷入包围的赵军筑壁坚守,等待友军救援,

“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

关键时刻,秦军以25000人截断赵军后路,同时派遣5000骑兵以奇袭的方式凿穿赵军阵形,将赵军一分为二,成功断其粮道。像长平之战这种双方出动数十万人的大规模会战,5000骑兵数量很少,但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以“奇”取胜。弹尽粮绝的赵军统帅赵括最后只能孤注一掷,率领精锐部队强行突围,此时截击的重任则交到秦国弩兵手中。

“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这是《史记》对赵括结局的叙述。短短一句话,能够得知赵括在最后突围阶段,遭遇秦军弓弩的截阻,最终死于乱箭之下。再看几十年后建成的兵马俑坑里海量弓弩箭镞以及兵阵阵表部署的大量弓弩手,可想而知当他们同时扣动弩机,造成的万箭齐发之势有多恐怖。

《孙子兵法》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长平之战的胜利者白起深谙此道,使他立于不败之地。白起具备超强统帅能力,排兵布阵能以不同兵种在适当之时出击,发挥奇效。其用兵之诡诈,还不止于此。早在长平之战的十几年前,白起在鄢郢之战中使用以水代兵之法,引水灌城,不惜溺死楚国军民数十万人,以达成战果。军事统帅们对“奇正之术”的运用,使战争形势越来越复杂与酷烈,战场瞬息万变,后人只能根据文献推想。但秦陵里的陶俑,能最直观地体现当年不同兵种、武器、作战载具以及将士的精神面貌,纵然只是定格历史瞬间,已非常难得。

参考文献:

袁仲一等《兵马俑辞典》

张卫星《地下秦朝》

廉震《步兵崛起》

许卫红《秦始皇的兵与城》

(原文有删节。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作者:周渝)

1 阅读:2181
评论列表
  • GGG 4
    2024-05-17 12:37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变化之道,存之于心

  • 2024-07-30 09:08

    平时一般用天覆阵和虎翼阵[笑着哭][笑着哭]

    岳、 回复:
    梦幻西游玩多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