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季思华 )11月21日,记者从阜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自然资源部、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为构建新时代阜阳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阜阳市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国土空间,组织编制了《阜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并由省政府批复。
《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是明确规划目标。阜阳市是“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地区,《规划》紧扣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阜阳城市圈和Ⅰ型大城市的战略使命,确立了“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皖北龙头城市、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规划目标。
二是强化底线约束,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三条控制线划定及管控要求,树牢国土空间规划底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092.72平方千米(913.9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403.34平方千米(810.5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22.73平方千米(48.41万亩);城镇开发边界不高于704.50平方千米(105.68万亩)。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1%。
三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三条控制线为刚性约束条件,构建“一圈两片多廊”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积极融入长三角、中原城市群,共同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河干流及沿淮湿地生态廊道、引江济淮生态廊道。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巩固提升“百亿江淮粮仓”地位。加强毗邻地区生态共保,推进沿淮湿地、蓄滞洪区、采煤沉陷区、地下水超采区的生态治理,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加快阜阳城市圈、新兴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基地建设,优化全市城镇空间布局,推进阜城和阜南同城化发展,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区,构建合理有序的城镇体系,强化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优化提升县域中心城市,推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构建“一主四次一带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四是加强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落实历史文化保护线管理要求,保护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化城市设计、村庄设计,优化城乡空间形态,彰显“大气广川平畴、万顷城野交融、皖北魅力水乡”的全域城乡风貌和“河湖风光、水城风韵、都会风尚”的中心城区风貌。
五是强化空间联结和保障。打造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强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综合型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挥“铁公机水”多模式联运优势,推动港航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促进市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完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网布局,加快立体交通规划建设,提升中心城区交通服务水平,构建内联外畅的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区域和城乡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严格落实抗震、防洪等灾害防控要求,健全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保障城市生命线稳定运行,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六是提出规划实施要求。严格执行《规划》,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切实提高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建立规划实施责任机制、配套政策机制、规划动态评估机制,增强规划实施可操作性。同时,强化规划上下传导机制,注重对县级、乡镇级规划的传导,科学指导编制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地落实。
《规划》的主要特点:
《规划》坚持做到“三个落实”。即:一是对标对表《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阜阳的各项战略要求;二是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科学优化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三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国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