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高8米,柱身周长2米有余,每根重量高达约20吨,横插石片,嵌有祥云,屹立600多年不倒,实际如今这天安门前的华表并非是“第一批”模样?
能伫立在这天安门前不倒,又到底有何意义?
今天【雾哥】就带大家一起了解背后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给大国迷雾点点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精彩,又不会错过最新内容。
北京的地理中心,建立于明朝永乐年间,甚至原名都并非唤作天安门,而是承天门。
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中国的地理标之一,但实际这天安门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广场。
这天安门终是在明朝期间建立,而这天安门前南北方向有一条“T形”长道,长道东西至长安左门,长安右向南延伸到正阳门,而两侧是“东千步廊”和“西千步廊”。
而后来这天安门广场有了“实感”,也是1914年千步廊拆除,这东西向贯通之后,这天安门变成可以通行的公共空间。
且这天安门修了很多次。
细数从新中国成立后,从1950年到1954年,天安门的扩建方案便达到15个,而这面积从起初确定的20万平方米、30万平方米甚至50万平方米到最终正式确定规划在44万平方米落地。
实际相较于完全归类于“广场”的功能,起初仍旧存在争论,有人认为天安门象征的是国家政权,所以广场周围应该是以国家机关为重点建筑物,另外建立博物馆令其成为政治中心。
但同样也有人认为天安门广场适合建造纪念性的建筑物,成为文化中心广场类型。
然这最终是既有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建筑物屹立存在,已然成为新中国政治中心,也显露大国风范。
当然,每次的修缮也并非简单。
实际上,上世纪60年代初拆除过一次旧城楼,因为检查中发现靠近毛主席座位的一根12米高的柱子内部开始空心,其中已经空了将近10米。
力图安全起见,故而决定对天安门进行重新翻修,而为了保持原有的形状和规模,工作人员便把其中拆下的每一个构件按照原样绘制成图并且拍成照片,而后按照顺序编号。
最后再由北京的建筑设计院画成标准的图纸,可以说,算得上是一比一还原,目的也主要是“优化城墙结构本身”。
9级的抗震能力,斗拱的尺寸也加大,城楼也加高了87厘米,且既然对城楼进行修缮,细节也便一次做到位。
城台也加高了,女儿墙减薄了,标语牌也换了,电梯还安装了一系列附属工程,另外还有供电照明、暖气热水等等一批现代化的设施设备。
自然,这其中显著的柱子也引人好奇了,这雕刻精美的华表,一个重达20吨,又是如何保存完好至今?如今的华表却也并非是“从前的华表”?
既然修缮天安门,这里里外外自然是不放过,以及这天安门外屹立的华表,甚至可以说,去到天安门必须参观的景观之一便是华表。
然却也是引人好奇,明明便是柱子,为何唤作华表?
实际简而言之,便是“中华华表表中华”,故而唤作“华表”,也就是说,这看似奇怪的柱子,象征的便是中国。
这华表实际也是建立于明朝永乐年间,但这华表的“奇怪”却是颇有说法。
这华表重量达到20吨,屹立在1米高的须弥座上,通高达到大约8米,柱身的周长大概有2米多,除去显露巍峨之外,这石柱上都雕有蟠龙流云的纹饰,而这上部横插的这石片,石片中有祥云。
若是近看,就好似有一个高大的柱身直插在云间。
然这华表的样态介绍也还未结束,柱顶承露盘里,有一个蹲坐的奇异怪兽,远而观之,这华表屹立云间,便与这金灿灿的皇宫相得益彰,除去威严肃穆之外,却也多了几分美感。
当然,这华表建立于此终是还有另外深意,相传这华表“前身”是一个“诽谤木”。
那是尧舜时代,尧舜两位明君为了防止自己制定的政策存在缺失或者误差,所以便设置了一个木柱,并在上面钉上一块木板,从而鼓励人们将意见刻在上面。
相当于收集外界的建议以更好的完善治理,有点类似于如今的“意见箱”。
只是后来到了秦始皇时期,这华表木便只是被看作能够识别路径的标志,只是被看作是个路标,而后一步步进入皇宫,纹上这云龙等吉祥图案,成为这皇家建筑之一。
只得说每个时代下,华表的意义并非相同,但却是承载了几代帝王的智慧。再来看看这柱顶上的奇怪异兽,仔细看,说其像犬却又像狮,但却是在古籍中可以找到痕迹。
朝天犼。民间传说中的神兽,而如果仔细查看这朝天犼的视角便可以得知,其便是观察这皇宫里的一切,以起到对帝王“劝戒”的作用。
因这朝天犼神兽以诚实在民间闻名,而将这朝天犼坐落于华表之上,看似俯瞰众生,实际对帝王起到“叨扰”。
华表位置
面朝北方的朝天犼,望着宫内注视着君王,以劝告君王莫要沉湎于宫内的作乐,而是应当去宫外体察民情。所以被称呼为“望君出”。
而这南方方位的朝天犼望着远方,是劝告这帝王不要久出不归,不理朝政,也被看作是“望君归”之意的写照。
所以这华表也被看作提醒古代军王要“勤政为民”的标志。
不过如今看到的这华表却是于20世纪50年代挪动了6米。
天安门多次修缮,加之后来扩建,这华表的位置自然也要转变,为保证这华表的“安然无恙”,特地找来一位叫做徐荣的工匠,因长年在故宫内务府做搭材匠,所以这任务也便压在徐荣之身。
杉篙麻绳和吊链,毫发无损,令华表向北移动了6米,而如今看到的华表便是移动6米位置后的华表。
毫无无损,丝毫没有变形,保留了华表最初的模样,而如今再看天安门的建立、修缮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屹立600多年的华表、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前“中国公路零公里的标志”,天安门主色调红色使用的“815型古红漆”......
老祖宗的智慧,一代一代国人的传承与修葺,都使得天安门更加雄伟壮丽,一如中华儿女的奋斗历程,朝朝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