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好热”,用诗词怎么表达?

解忧诗词 2024-07-19 19:52:40

1.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戴复古《大热五首·其一》

释义:天地仿佛成了一座巨大的窑炉,太阳就像燃烧的炭火,炙烤着大地。

农历六月是最炽热的季节,太阳似乎要用它的光芒燃烧一切。

在这首诗中,诗人成功捕捉到了夏季高温的特点,并将其转化成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先是以夸张的手法,将天地比作窑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夏日高温闷热的特点。

接着又将太阳比作炭火,既是补充,也是递进,将夏日的炎热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这两个比喻相互补充,浑然一体,极具画面感,造成了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冲击,将原本无形的热量变得具体,形象。

让人仿佛置身于炎炎烈日之下,感受那份难以忍受的炽热。

2.枝条不动影,草木皆含愁。深林虎不啸,卧喘如吴牛。——欧阳修《大热二首》

释义:夏日炎炎,烈日当空,连树枝都懒得动弹,草木低垂着头颅,忍受着太阳的炙烤。

茂密的树林里,老虎也不再咆哮,只是像吴地的水牛一样,躺在地上,气喘吁吁。

诗歌以极富画面感的语言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烈日炎炎,高温炙烤,酷热难耐的夏天。

枝条不动,草木含愁,原本无情的植物,在诗人的笔下却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它们似乎也在为这高温天气无奈,忧愁。

接着后两句,将老虎比作吴牛,进一步强化了天气之炎热。

“吴牛”是指长江下游一带的水牛,特别怕热。

有的牛甚至在看到圆月时,以为太阳出来了,便全身发热,气喘吁吁。

后人便用“吴牛喘月”来形容高温天气。

连森林之王,都像牛一样卧喘,可见这天气是有多么炎热了。

3.炎风吹埃沸四野,火云空布日如赭(zhě)。——刘虞夔《苦热》

释义:一股炎热的风吹过,地面上尘土飞扬,热浪滚滚;

天空中布满火红色的云彩,太阳就像一块燃烧过的赤铁,异常红艳。

诗人通过刻画炎风、火云、红日,将我们摄入了一个热浪滚滚,烈日炎炎的氛围中。

前一句中的“吹”和“沸”字,充满了动态感,将土地的燥热,炎风的威力刻画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沸”字,不仅写出了尘土在炎风吹拂中翻滚的状态,也烘托了人们在高温中烦躁不安的心境。

后一句中的“赭”是指一种红色的矿石。

“火”和“赭”都是红色,增强了画面色彩,同时也将火热高温的天气刻画得更加形象具体。

试想一下那画面,红日当空,火云密布,炙热的高温仿佛要将一切燃烧。

当真是热到了极致!

4.日光亭午时,赫若熔黄金。鸣鸢不生风,流云不成阴。——梅尧臣《次韵和马都官苦热》

释义:正午时分,太阳最是强烈,明亮的光线,就像熔化的黄金;

老鹰从上空飞过,却没有带来一丝儿风;

空中几朵白云缓缓流动,也没有形成一片阴影。

“赫若熔黄金”,这一比喻可谓精妙绝伦。

将正午的日光比作熔黄金,既突出了其温度之高,同时也烘托了光线的辉煌灿烂。

想象一下那画面,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辉,耀眼夺目。

而后两句特意拈出了鸣鸢和流云这两个意象,将夏日正午时分的炎热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种否定式的写法,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这炎热天气的无奈,以及对清凉的渴望。

5.城头白气勃勃吐,海水汤沸山为垆。——石珝《苦热行》

释义:在烈日的烘烤下,城墙上白色的雾气,喷薄而出,源源不断;

整座山仿佛成了巨大的炉灶,而海水就像锅中沸腾的汤水。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烈日炎炎,热气滚滚的世界。

前一句中的“勃勃”刻画了热气不断喷薄,涌现的画面,充满了动态与力量感。

后一句将视线转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之间,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烈日烘烤山海的景象刻画得宛然在目。

山是炉灶,海水如汤,再加上城头蒸腾的白气,宛如一个整体,营造出一种闷热高温的氛围。

空间广阔,画面感十足,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令人身临其境,感受那扑面而来的热浪。

-END-

图片作者:解忧诗词

12 阅读: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