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时,才是一个刚从贫苦家庭练出来的14岁少女,凭借出色的成绩征服了大家,但是由于年纪太小了,可能全红婵的体质就特别的吸一些“爹味”说教。
经常有一些记者仗着自己的年纪比全红婵大,在采访的时候东问西问,但其实这些内容跟比赛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可好在是这个小姑娘特别的争气,每次遇到这种问题丝毫都不惯着他们,完全不矫情的给反驳回去。
因此大家都调侃说惹到全红婵那真的算是踢到铁板了。最近在某个网站的连线平台上有一位男记者张口就对全红婵评价,说她疯疯癫癫。
惹全红婵算是踢铁板了,男记者历史被扒,曾为“紫薯脸”泳队鸣不平今年奥运会赛场上全红婵跟别人炫耀自己的金牌,这个行为竟然被男记者说成疯癫,给网友们都整不会了,还以为他不是自己人。但这位记者事后解释说,自己说那段话的意思就是想要督促全红婵学英语,想告诉大家学习的重要性。
这段原话笔者也找到了,意思是说全红茶之前没有文化,所以疯癫,但现在开始学英语了反而挺好的,因为她不能一辈子靠跳水,也不能跳水后表现的像个白痴一样。这段话说完之后,当时还赢得了另外两位媒体人的点头赞赏。
可是传到网络上之后,大家就觉得这也太爹味了,没有拿过世界冠军的人却要对世界冠军点指指点点。上一次还是一个记者非要问全红婵拿捏的英语怎么说,导致小姑娘一脸不耐烦的说不会,记者还不知趣的问,那我教你,好不好?人家直接脸黑了,说不用了,我不想知道。
大家也不理解,说这真是好居高临下的感觉,不能因为年纪差就可以随意对未成年人说教吧,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合格的老师的,尤其是第一位男记者还被人扒出说他曾经有不少精彩的发言。
不仅要点评全红婵,还给今年游泳队全员变紫薯脸的那件事情发声,说人家的尿检没有任何问题。对其他国家的奥运冠军也明里暗里嘲讽,说跳水冠军,下次看不到他打毛衣了,而且也不是第一次吐槽红姐,上次用暗讽全红婵是顶流。
随后这位记者也迎来了自己的铁板,南方日报发布声明表示这是他违规参加网络连线节目,发表言论当然是错误的,因此将会严肃处理这件事情。估计这一次记者不会再好为人师了吧?
其实我们是可以理解一些人站在家长角度的想法,大家喜欢全红婵,而全红婵又是一个自称不喜欢读书所以来跳水的小姑娘,出于怜爱的角度,很多人就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来看,因此就督促说小姑娘不仅要把体育做好,退役了之后也要兼顾学习。
毕竟人真的不可能一辈子跳水。所以该学文化课的时候还是应该学,但是全红婵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因为今年奥运会之前就有人拍到说全红婵已经在看网课,努力学习了,今年她也不过17岁。
未成年的孩子有的时候就喜欢口嗨,说自己不爱学习,可是终究会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的,我们又不是人家的父母,当然不用真的像亲生父母那样火急火燎的催人家一定要学英语。
这种居高临下的指责和教育方式确实是有些不合时宜了。哪怕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都明白不应该使用侮辱性的字眼。试想一下哪位家长会说自家孩子疯疯癫癫的?
不过作为运动员的角度来讲,适当的学一些英语的确是能给自己增加话语权只是没有必要把这个当做硬性要求,每个人都应该追逐不同的道路才对。运动员如果学习成绩很好的话,可以说是非常吃香的,我们都知道清华北大有高水平运动员这条选拔路子,可以直接保送上世界顶尖院校。
而且进了学校之后还可以继续保持体育梦想,比如杨倩就是在清华的校队里面训练,然后获得东京的奥运首金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只有一技之长,最好还是技多不压身,多学一些技能变成复合型人才,这样对未来也是一个保障,有文化在当今的社会绝对是一项加分项,而且是绝对优势。
不过要尊重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及时的有一个规划,总要把学习提上日程。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