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地下党听闻自己要被枪毙,突然说:我可以招,但我要见我哥一面

慧言说个史 2024-12-18 03:53:00

1950年11月的某个深夜,万籁俱寂,台北的某个监牢内。

狱警缓缓推开一间监牢的门,朝着里面的女子宣告,明日她将被处决。

监牢的墙角处,蜷缩着一个遍体鳞伤的女人,可从她的眼眸中,却看不到一丝的懦怯。

听到狱警的话后,女人突然开口说道:“我可以招,但是我要求见我哥哥一面。”

狱警愣住了,不明白女人是什么意思,只能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上级。

监狱高层听了也是一头雾水,女人口中的哥哥究竟是谁?她为何要在生死关头提出这个要求?

这位女子名叫萧明华,被捕前是台湾师范的一名教师,实际上她还有另一重身份——一名地下党战士。

而她口中的“哥哥”,也并非她的亲哥哥,而是她的革命引路人和任务接头人——朱芳春。

萧明华

萧明华是1948年才来到台湾的,前往台湾之前她曾在北平师范学院就读,这所学院是当时的知名学府,汇聚了许多优秀的学者。

不过,萧明华能够进入这所学院,还得感谢一个人,同时也是这个人后来邀请她前往台湾的,这个人就是台静农。

当时,萧明华刚从白沙女子师范学院毕业,想要前往北平师范学院深造。

可因为一些因素无法实现,最终还是台静农亲自为她写了一封推荐信,才让萧明华得以如愿。

除了这个因素外,萧明华赴台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组织的安排。

解放战争时期,萧明华和朱芳春在重庆相识,这时的朱芳春是北师大的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地下党。

后来两人在北京重逢,萧明华在朱芳春的帮助下进入北师大学习。

也正是在朱芳春的耳濡目染和北京的学生运动下,萧明华的内心产生了革命的涟漪。

1947年9月,萧明华在朱芳春的影响下,已经成为了一名值得信任的革命同志。

她也顺利成为了朱芳春的下属,从一名学生变成了从事军事情报工作的地下党。

一年多以后,就在萧明华马上要毕业时,远在台湾大学任教的台静农给萧明华发来了邀请,希望她能够前往台湾任教。

此时,大陆即将解放,台静农的邀请,无疑是萧明华前往台湾开辟新战场的大好时机。

所以在组织的安排下,萧明华得以前往台湾任教,也掀开了她在台湾地下工作的篇章。

所以,萧明华后来应邀赴台任教并趁机执行秘密任务,可以说是顺着台静农的邀请“将计就计。”

抵达台湾后,萧明华前往台湾师范学院任教,不久后朱芳春也来到台湾。

他化名为“于非”,在暗中和萧明华共同执行任务。

平常的日子里,萧明华和普通的教师没有什么区别,每天按时上下课,讲解一些国语注音和语音应用的知识。

但在这看似平常的表面之下,萧明华却在秘密执行着一次次传递情报的任务。

如果有重要情报需要传递,于非就会安排一位女同志,以萧明华亲戚或者朋友的身份来到学院和她见面。

趁着在校园里散步闲聊时,萧明华会把用暗码写好的情报悄无声息地放到同志的包中,如此传递情报的方式,萧明华早已烂熟于心。

除了秘密任务外,萧明华和朱芳春也会利用各种机会,在台湾传播革命的种子。

比如他们就曾利用台湾政府举办的“社会科学研究会”,举办一些讲座,由朱芳春宣讲。

以此来传播革命的种子,顺便筛选一些潜在的革命同志。

时间来到1949年6月,此时南京已被解放军占领,全国解放已经指日可待,国民党也在为败退台湾做着最后的计划。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组织要求朱芳春和萧明华在台湾务必获取到军事情报。

为此两人把所有的工作转入地下,暗中搜集情报并传递出去。

然而,就在大陆解放之后,蒋介石为了稳住在台湾的统治,宣布全岛实施戒严政策,使得台湾顷刻间蒙上了一层白色恐怖。

而这也为萧明华和朱芳春的地下动作造成了重大打击。

全岛戒严后的一天,萧明华的一个学生偶然发现她的抽屉里,有一张写满了暗语的纸条。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特务们得知,萧明华就这样被盯上了。

1950年2月6日上午,一行特务突然冲破萧明华的家门闯了进去,二话不说就要将她带走。

萧明华自知已经暴露,脸上却没有一丝慌乱的神色,还从容地缓缓开口:“我需要一些时间,收拾一下东西。”

随后,萧明华把晾在窗外的旗袍收了进来,叠好后放在衣柜里。

这看似普通的收衣服的动作,其实是一个暗号,如果衣服在窗外晾着,那就代表一切无恙,若不在那就是有危险。

萧明华就这样被捕,在监牢里遭受了惨无人道的酷刑,她被打得遍体鳞伤,可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懦怯。

之后的9个月里,萧明华在昏暗潮湿的监牢中痛苦地煎熬着,直到那天特务前来,向她宣布了最后的死讯。

也就是在这时,萧明华提出了那个要求,而她之所以要在此时提出面见朱芳春,是因为要完成最后的情报传递任务。

听到萧明华提出的要求后,特务们都愣住了。

高层也为之一振,巴不得赶紧找到这个神秘的“哥哥”,从而得到萧明华口中的情报。

于是,之后的几天里,特务们花费了大功夫,到处寻找这位神秘人。

但此时的朱芳春,在萧明华被捕后就隐藏了起来,特务们费了好大精力,才在一所小旅馆中找到了朱芳春,随后把他带到了监牢里。

昏暗潮湿的监牢中,萧明华依靠着墙壁,眼神空洞。

朱芳春走进来的那一刻,萧明华的眼眸突然亮了几分。

两人相视而坐,像一对多年未见的兄妹一般,诉说着闲话家常和思乡之情。

一旁的特务们听得一头雾水,以为这不过是萧明华屈服前的遗言。

殊不知,在这看似平常的对话中,萧明华已经用他们之间约定的暗语,把一些重要的情报信息传递了出去。

这些情报中,包含了一些国民党的近期行动计划,以及需要转移的根据点,朱芳春把这些一一记在心里,谈话结束后就被特务带离。

临走时,朱芳春深深地看了萧明华一眼,那一眼既是告别,也是对一名为革命献身的同志的敬意。

朱芳春离去许久后,萧明华缓缓开口:“我的愿望已经实现了,你们可以行动了。”

直到这时,特务们才意识到朱芳春也是地下党,他们马上派人追捕,可已经来不及了,朱芳春已经带着情报安全转移。

1950年11月8日,是萧明华英勇就义的日子。

凌晨时分,萧明华在狱警的押解下,缓缓走到刑场中央,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这位仅有28岁的女孩倒下了。

萧明华就义后,朱芳春带着她的遗志,带领其他同志们继续在台湾进行地下工作,在革命的路上继续前行。

萧明华赴死前,给家人留下了一封遗书,她在遗书中这样写道:

千万不要哀痛,好好地健康地生活吧……也只有如此,才能慰我九泉之心。

结语

时间来到1982年,即萧明华就义的32年后,已经古稀的朱芳春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萧明华的骨灰。

并于这年9月,将萧明华的骨灰送回了大陆,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她的墓碑上,写着这样的三个大字:归来兮。

这三个字,既代表着萧明华魂归故里,也代表着台湾终将会回归祖国,哪怕分离再久,也终有归来的那一天。

参考资料:

1、萧明华:不为人知的“北师大江姐”——《名人传记》 2015年第4期70-74,共5页

2、中国军网《萧明华:碧血洒宝岛 魂兮赋归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