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可是个猛人一抓一大把的时代!在三国的时候,冒出来的名将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不过好多名将,在历史上就没留下啥太深的印子,搞得后世的人都不太了解他们。
他们的名字虽然被后世渐渐淡忘了,可他们的能力那是实打实的,没什么可怀疑的。今天要讲的,就是三国里莫名其妙就消失了的三大名将。
首先得提到阎行这个人。可能好多人一听到他的名字,都觉得很陌生。不管是在那些文学作品里,还是在历史留下来的痕迹当中,关于他的记载都特别少。但是,他在战场上的表现那可不容小看。
马超在历史上的印记可深了。为啥这么说?不只是他跟曹操有深仇大恨,还因为他能力特别出众,超厉害的。马超在蜀汉阵营里那也是相当有名的大将。
可谁能想到,马超那么厉害,简直所向披靡,居然也会打败仗,而且是输给了没什么名气的阎行。说起来,阎行最开始被人知道,那是因为韩遂。阎行年轻的时候也就有点小名气,他的名字真正被大家知道,还是在跟随韩遂之后的事儿。
在当时的三国里,韩遂可算是个大名鼎鼎的大将。不过,韩遂和曹操、刘备不是同一代的将领,他跟孙坚、董卓是同一辈儿的。
史书上记载,阎行年少时就有不一样的军事天赋。他打小就爱舞刀弄枪的,等长大点了,就跑到韩遂手底下,还是自己主动去的,这就看得出他胆子很大。
大家都知道,一开始韩遂和马腾就跟亲兄弟似的。可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儿,他俩就干起来了。阎行投奔韩遂的时候,正好是他俩闹掰了之后。韩遂和马腾之间的仗肯定是避免不了,就在这种情况下,马超和阎行才能在战场上碰着。
有一回在战场上,阎行和马超拿着长矛对峙起来。他俩对峙了老半天,也没分出个高低来。这时候,阎行把长矛朝着马超直刺过去,马超一挥手就把阎行的长矛给砍断了。可就算武器断了,阎行一点也不慌张,拿着断了的长矛接着进攻。
阎行可真会抓时机,长矛一下子就朝着马超的脖子扎了过去。嘿,就这一下,马超的脖子立马就鲜血直冒。马超当下就赶紧拨转马头往回跑。阎行能跟马超过好多招,还把马超伤得这么重,就凭这个,就能瞧出阎行的战斗力有多强了。
阎行对局势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建安十四年的时候,阎行按照韩遂的吩咐到曹操那儿去了。曹操马上就把阎行当成贵宾招待。在这期间,阎行可是清楚地见识到了曹操的厉害之处。所以阎行回去以后,就劝韩遂归降曹操。
韩遂虽说要先观望几年,可最后还是照着阎行的想法,送了一个儿子到曹操那儿去。不得不说,在局势的判断上,阎行可真是很有远见的。
阎行最后是在曹操手底下的,不过韩遂一死,关于阎行的记载就越来越少。
接下来要讲的是斩杀魏延的大将马岱。从他的名字就能瞧出来,他和马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可是马超的族弟,那时候之所以跟着刘备,就是受了马超的影响。
后人对他的记录就只是斩杀魏延这事儿,甚至有人讲,马岱这一辈子好像就是为了斩杀魏延才存在的,就这事儿就能让他在历史上留名了。可这么说马岱,有点不公平。
马岱为啥能被重用?就看把斩杀魏延这么重要的任务都交给他了,这就表明马岱的本事可不小。
咋说,早期马超参加的那些战役,每次都能看到马岱的影子。而且,每一回打仗马岱都是一马当先,给马超在前边卖命地冲锋陷阵。
大家都知道,曹操给马超抛出了橄榄枝,可马超没接受,转头就跑到刘备的阵营里去了。马岱,也跟哥哥一样,选择效命于刘备和蜀汉。说实在的,就马岱在战场上的那些表现,他本不该在历史上没留下啥痕迹的。为啥?因为他这人特别低调,而且一直跟在哥哥身后打仗,名利啥的他都不想去争。
魏延这人当然还是有些能力的,不过他有野心,当时蜀汉已经摇摇欲坠了,可经不起他这么折腾,最后他也只能落得那样的下场。之前,蜀汉也好,诸葛亮也罢,都给过他好多机会,可魏延还是非要往绝路上走。
早之前,魏延就对诸葛亮的好些决定有意见。特别是诸葛亮快不行的时候,把大权都给了杨仪,没给他魏延,这可让魏延心里更窝火了。而且魏延和杨仪之间本来就有矛盾。这么多事搅和到一块儿,魏延就开始走极端了,竟然对杨仪动起手来。
这边杨仪立刻就派马岱去追击,最后马岱没让大家失望,把魏延给杀了。在后人眼里,要是魏延没死的话,蜀汉会更早灭亡,这事儿最大的功臣就是马岱。
不过打这之后,马岱在历史里留下的痕迹就越来越少。除了第二年出去北伐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记载。
三、断头将军严颜最后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断头将军严颜。严颜一开始是跟着刘璋干的,在追随刘璋的好多年里,给刘璋立下了数不清的战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人不光在战场上表现特别棒,在谋略方面也很在行。
既能在后方运筹帷幄,又能到战场上杀敌,有这样的将领,刘璋得多庆幸。可惜的是,后来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刘璋没听严颜的。
那时候刘璋打算把刘备叫到益州来,想着和刘备一块儿对付张鲁。严颜可坚决不同意,他觉得这简直就是引狼入室嘛。老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等刘备真到了益州,他能乖乖地走吗?
那时候,益州可老招人稀罕了,后来发生的事儿大家也都清楚得很。刘备对益州惦记了好久好久,没过多久就把自己的心思给暴露出来了。
那时候刘璋手底下的武将,要么就没什么战斗力,要么早就投奔刘备去了。反正,死扛着不投降的将领那是少得可怜。不过严颜可是这里头最“死硬”的一个,他一步都不肯往后退,发了狠要守住自己的地盘。
刘备也听说过严颜很能打,所以就派张飞来了。哪怕是碰上张飞,严颜也一点儿都不慌,还在那儿顽强抵抗。
最后,张飞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严颜给抓住的。要知道,刘备要是想把益州给收复了,那可不能把严颜和他手底下的军队全都杀光。张飞原本想着,把严颜抓住了,就能把严颜和他率领的军队这事儿给解决了。可张飞万万没想到,严颜虽然被抓住了,但是他手底下的那些将士,还按照严颜之前下的命令,死死地守着城池。
严颜甚至宣称:“只有宁死不屈的断头将军,绝没有屈膝投降的将军!”严颜这股子刚猛的劲头让张飞都钦佩不已。要知道,在整个三国时期,能被张飞当作贵客对待的人可没几个,严颜就算一个。可惜的是,打这以后,史书上就再也没出现过严颜的相关记载了。
但在相关的文学作品里,严颜还有另一种结局。在《三国演义》中,严颜跟着张飞继续打仗去了。大概罗贯中也不想看到这么厉害的一个大将没能在战场上施展自己的本事吧。
史书上就那么寥寥几笔,可那就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辈子。史书太短了,根本没法把所有历史人物都讲全乎。这样一来,好多人被忽略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不过后世可不能忘了他们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