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就在4月10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75个国家暂停加征关税90天,唯独中国被排除在外。
很显然特朗普已经有了“投降”的念头,但还是对中国“嘴硬”。
在这同一时间美国突然把对中国关税提到125%。
对此中方并没有惯着他,立刻做出了强硬回应。
这场关税战升级的速度快得让人头晕。去年这时候中美还在谈判桌上互相试探,今年开春双方税率就像坐火箭似的往上蹿。
美国对华关税从最初的25%翻着跟头往上加,如今叠加各类惩罚性关税,实际税率已经突破三位数。
按常理说,关税超过50%基本就等于把商品挡在国门之外了,可双方愣是把这场数字游戏玩到了125%。
这相当于在美国超市里,原本100块的中国货现在要卖225块,傻子都知道根本卖不动。
但问题在于,特朗普政府似乎并不在乎实际效果。
就在对中国加码到125%的同一天,特朗普突然宣布对75个“听话”的国家经济体暂停90天加征关税。
深挖这波操作背后的逻辑,其实是美国自己先扛不住了。
先说美国国内,现在美国老百姓的日子可不好过。
超市货架三天两头空一片,鸡蛋价格半年涨了60%,中产阶级开始学着囤积打折卫生纸。
这种情况下还硬撑着对全球加税,别说企业受不了,选民们的选票都要保不住了。
国际上更是一地鸡毛。
原本跟着美国摇旗呐喊的盟友们,发现自家商品也被加了重税后,立马调转枪口反制。
日本、欧盟,加拿大纷纷站出来进行反击,欧盟更是对美国提高了25%的关税。
这无疑在这关键时刻往美国身上撒盐。
中方反制
就在美国发布了对中方提高到125%关税后,咱们国家立刻进行了回应。
4月10日,中方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美国的这一行为侵害中方利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随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自2025年4月12日起,中方将对美国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
要知道,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可不是说替代就能替代的。
苹果手机少了深圳的螺丝钉都装不起来,更别说医疗设备、工业原料这些硬核产品。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企业宁愿多交税也要维持对华采购,因为换个供应商的成本比关税还高。
说白了,美国这通王八拳打下来,中国企业确实受伤了,可美国自己是伤筋动骨,真是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名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经济规律的反噬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眼下的局面,活脱脱就是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的翻版。
当年美国也是高举关税大旗,结果引发全球贸易萎缩60%,直接催生了大萧条。
别看现在美股还在高位硬撑,那不过是美联储疯狂印钞吹起来的泡沫。
实体经济的数据可骗不了人: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萎缩,铁路货运量跌回十年前水平,这些才是美国经济的真面目。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总想着制裁中国,最后咱们这边想到了新招数。
以前靠进口的芯片开始自己造了,精密仪器厂接到的国产订单翻了两番,连超市货架上的美国车厘子都换成了新疆香梨。
这种被迫转型虽然痛苦,但长远来看未必是坏事。
反观美国,除了华尔街的纸面富贵,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空,这种虚假繁荣能撑多久谁都心里没底。
全球格局变动
现在最让美国头疼的还不是中国,而是自家后院起火。
这分明是扛不住各国压力,想临时喘口气。可国际贸易不是过家家,今天说打就打,明天说停就停,信誉早就碎了一地。
欧盟、东盟这些原本观望的势力,现在看得明明白白:跟着美国混,三天饿九顿。
趋势与警示
这场闹剧发展到今天,其实胜负已分。
美国加征的125%关税就像个行为艺术,除了政治作秀毫无实际意义。
中国这边该出口的照常出口,该转型的抓紧转型,十四亿人的市场摆在那儿,天塌不下来。
说到底,21世纪的世界经济早就是张蜘蛛网,谁想独霸山头只会被缠得动弹不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