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是北魏王朝第三位皇帝(423年12月27日~452年3月11日在位)。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为明元密皇后杜氏。拓跋焘统一北方后,采取“随俗而治”的方针,有利于北方地区的恢复和稳定。但连年征战导致百姓负担沉重,民族反抗和农民起义连续不断。正平二年(452年),拓跋焘为宦官宗爱所杀。那么,问题来了,拓跋焘被杀后,他的11个儿子都是什么结局?
一、拓跋晃
拓跋晃是太武帝拓跋焘长子,母为敬哀皇后贺氏,文成帝拓跋濬之父。延和元年(432年),拓跋晃被册立为皇太子。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拓跋晃追随太武帝攻打柔然,并参与朝政的处理。不过,拓跋晃后来和父亲拓跋焘爆发矛盾。
正平元年六月戊辰(451年7月29日),拓跋晃为中常侍宗爱所陷害,忧虑而死,年仅二十四岁。拓跋晃去世后,被追谥景穆太子,安葬于云中金陵。正平二年(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追封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二、拓跋伏罗
拓跋伏罗(?~447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太平真君三年受封晋王爵位,加任车骑大将军。太平真君八年,拓跋伏罗去世。因为没有儿子,他的封国随之被削除。
三、拓跋翰
拓跋翰是太武帝拓跋焘第三子,景穆帝拓跋晃异母弟,母为舒椒房。冯跋翰初封秦王,后改封东平王。拓跋翰为人忠诚贞正,朝廷百官都很畏惧。正平二年(452年),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尚书左仆射兰延谋立拓跋翰为帝,但是,宗爱曾与太子拓跋晃、秦王拓跋翰交恶,与南安王拓跋余交好。于是,宗爱拥立拓跋余登基,并杀害了拓跋翰。
四、拓跋谭
拓跋谭是太武帝拓跋焘第四子,生母弗椒房。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拓跋谭被册封为燕王。正平二年,拓跋谭改封临淮郡王。太武帝去世后,拓跋谭首倡诛杀权臣宗爱。兴安元年(452年),拓跋谭去世,谥号为宣。
五、拓跋建
拓跋建是太武帝拓跋焘第五子,景穆帝拓跋晃及敬寿帝拓跋余兄弟,母为伏椒房。拓跋建初封为楚王。正平二年(452年),拓跋建被封为广阳王,病逝于家中,谥号为简。由此,和拓跋谭一样,拓跋建也是善终的结局。
六、拓跋余
拓跋余是北魏王朝第四位皇帝敬寿帝,太武帝拓跋焘之子,景穆帝拓跋晃异母弟,母为闾左昭仪。正平二年(452年),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后,拓跋余即位为帝。当然,因为得位不正,拓跋余就厚赐大臣,收买人心,将国库挥霍殆尽。后来,因为宦官宗爱身居宰相,篡权跋扈,拓跋余就准备谋划夺回大权。
不过,拓跋余只是一位傀儡皇帝,他想要对付宗爱这位权臣,可以说是以卵击石了。永平二年(452年),宗爱趁祭祀宗庙之机,谴小黄门贾周将拓跋余杀害。拓跋余被杀后,侄子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诛杀宗爱和贾周等人,以诸侯王的礼仪安葬,谥号为隐。
七、拓跋小儿
拓跋小儿,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焘的儿子。因为早夭,拓跋小儿没有被封王。
八、拓跋猫儿
拓跋猫儿,早夭。
九、拓跋真
拓跋真,早夭。
十、拓跋安平
拓跋安平,早夭。
十一、拓跋龙头
拓跋龙头,早夭。
综上,对于太武帝拓跋焘来说,因为自己被权臣弑杀,所以,他的儿子们也容易遭遇毒手。至于拓跋小儿、拓跋猫儿、拓跋真、拓跋安平、拓跋龙头这五个儿子,因为早夭的缘故,所以缺乏相关的史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