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国的暗夜——马戛尔尼访华之文明大碰撞

楚风说国际 2023-04-04 21:41:22

1792年9月26日,刚刚进入秋天的英伦,天朗气清,微风习习,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凉意。英国朴次茅斯港,一阵风吹来,平静的海面顿时涟漪四起,几艘重型货轮簇拥着一艘雄壮威武的“狮子”号军舰,早已整装待发。

五十多岁的乔治·马戛尔尼伯爵在甲板上站了许久,随后一声令下,几个庞然大物缓缓离开了港口,拖着一条条蓝色的缎带,驶向神秘东方、那个从未抵达的梦想国度——大清帝国!

1793年夏天,乾隆皇帝正在闭目养神,忽听朝臣来报:“一群长毛绿鬼的蛮夷,从万里之遥的不毛之地赶来给皇帝祝寿,他们要从舟山登陆”。一群昏昏欲睡的长辫子大神,猛地打了一个激灵:来的是什么怪物?

英国的历史故事讲了几个月,终于逃不掉讲到这里了,毛姐的心情一点也不美丽,近代虎门销烟、联军侵华、华夏大地生灵涂炭仿佛历历在目。毛姐很想穿越时空,急急地揪住那皇帝佬儿:快醒醒,人家要打过来啦!

早就听马可·波罗说过东方多么富丽堂皇、遍地珠宝,习惯抢劫的欧洲人垂涎三尺,可是那地儿太遥远了,过不去啊。世界和平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实际上自从有人类诞生以来的上万年,一直在打仗。

欧亚大陆的中间一堆小公国,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琢磨着打架,有枣没枣打两竿子,搞不好就打到无辜的路人。因此,欧洲人前往东方淘金路途遥远、凶险莫测。

15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这家伙忒厉害,把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给灭了,占了人家大片地盘,然后对欧洲人说: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关键是这过路费收得太狠了,欧洲商人们无利可图,还要承受掉脑袋的风险,自然就只能望东兴叹了。

(红色部分为15世纪的奥斯曼帝国,霸占了欧洲通往东方的必经之路)

但是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渴望,丝毫不会让他们停下脚步,既然陆路走不通了,那就只好另辟蹊径,疯狂探索前往东方的海路。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先在自家附近转悠,相继发现了美洲、澳洲和非洲大陆。随着航海业越来越发达,他们的足迹遍布更远的地方,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率先来到了印度。

以前,欧亚商路由奥斯曼帝国这个路霸占着,欧洲人过不去也打不赢。现在不一样了,我不从你家门口过了,我从海上去找东方,我找、我找、我找找找。哎呀妈呀,怎么到处都是没见过的新陆地?占了占了;怎么到处都是华贵的金银珠宝?抢了抢了;怎么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人?砍了砍了。

欧洲人比较无耻,明明自己到处抢劫占领别人的家园,美其名曰地理大发现;明明是国际大海盗,美其名曰著名航海家、探险家;给自己贴金不带脸红的。咱们历史课本学的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啥的,人家才不承认呢,搞不好还会强词夺理说谁让你家不买我东西的?

18世纪中后期,英国人开始统治印度,此时的英国还不敢招惹旁边的大清帝国,在他们的眼中,这个庞然大物神秘莫测,不敢贸然抢劫。在征服印度次大陆的过程中,英国人遇到麻烦了,他们的坚船利炮本来畅通无阻,结果到了尼泊尔这山旮旯里用不上了。

骁勇善战的尼泊尔廓尔喀人对阵装备强大的英军竟然丝毫不落下风,英国人没占到任何便宜,对此头疼不已。于是骄傲得意的廓尔喀人膨胀了,开始把手伸向西藏。乾隆皇帝怒了,派遣英俊潇洒的福康安大将,把廓尔喀人打得稀里哗啦、抱头鼠窜,英国人大吃一惊。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坐不住了,这个天朝上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得找个借口一探虚实,他绞尽脑汁,决定借祝寿为名,去看看这个让欧洲人魂牵梦萦几个世纪的神秘国度,而实际上乾隆的八十大寿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

1793年7月,当飘着英国国旗的商船在舟山港停泊时,马戛尔尼使团第一次踏上了大清帝国的土地,一次深刻改变世界格局的文明大碰撞发生了!欧洲人心中对梦里华夏的所有向往和憧憬,在这次大碰撞之后,烟消云散!

(首任英国访华大使:乔治·马戛尔尼)

文明碰撞的结果,两百年后的我们也看到了,各种细节不堪回首,说起来都是泪呀。从1840年开始,赫赫有名的天朝上邦被一群蛮夷摁地上轮番摩擦,直到一百零九年以后,才彻底摆脱了这场世纪噩梦。

很多人认为,这场噩梦的缘由就是大清帝国的闭关锁国,对此,毛姐既认同也不认同。闭关锁国是因为当时的华夏物产丰富、应有尽有,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前,没啥好东西,都是些破烂玩意儿,咱们的老祖宗实在看不上啊。

谁能想到人家虽然东西不如咱家丰富,但是武器先进啊,没见过世面的长辫子大神认为是奇技淫巧,不加理会。即使皇帝佬儿意识到威胁,改变起来可不容易了,因为清朝本来就是异族统治,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一旦工业发展起来,被压制的二等公民、泱泱汉族就控制不住啦!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一次失败的东西方交流,一方面是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英国人来祝寿的真实目的,本来就是试探一下抢不抢得动嘛!毫无疑问,英国人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对手很强大,那就通商;如果对手是弱鸡,那就……

乾隆就是再笨再老,也能感受到这群长毛绿鬼的威胁,祝什么寿哇,不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嘛。既然抢劫是英国人的本意,马戛尔尼访华团在祝寿完毕、打探了虚实之后,心里有了算盘,马上向清政府提出了六项通商要求:

1,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和天津贸易;2,准许英商像以前俄商一样,在北京设立商馆;3,将舟山附近一处海岛让给英国商人居住和收存货物;4,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任英国人自由来往,不加禁止;5,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享受免税或减税;6,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不额外加征。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由一个随行使者的儿子代行下跪礼)

这些通商条件给普通人看看,也能判断出英国人傲慢的殖民思维,一部分条款没问题,是正当的贸易需求。有问题的是英国人的态度,由恭顺谦卑转为高高在上。

岛屿是随便可以割让的吗?你以为处处是香港哦。还要搞个英国人特区,这不就是清朝末年享受特权的外国租界吗?艾玛,小英啊小英,你也太张狂了,叔可忍婶不可忍啊。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当时这些条款虽然确实让人不爽,但是如果清政府严肃谨慎、认真研究,该接受的接受,该拒绝的拒绝,该修改的修改,也许是能够达成更加合理的协议的,大不了慢慢谈判嘛。只有谈了才能对欧洲有进一步的了解,不至于到了他孙子、清宣宗道光年代,被人打得晕头转向,还不知道英国在地球的哪一边。

但是咱家乾隆当惯了皇帝,从没人敢提出这些非分的要求,看完这些条件,立马火冒三丈,一口回绝,让马戛尔尼一行人打包滚蛋了。1794年,失败的访华使团返回了英国,一场惊天动地的世纪文明大碰撞,终于在四十多年后硬着陆了。

某个爽朗的清晨,犯病的乔治三世对着镜子问道:“魔镜啊魔镜,你说全世界最厉害的人,是谁?”镜子晃了晃,正准备回答,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从背后响起:“是你!”

惊魂未定的乔治三世转身一看,来人正是从天朝上邦归来的使者、乔治·马戛尔尼!

关于乔治三世的故事我们讲过,点这里回顾:

0 阅读:25

楚风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