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兵推曾言:若中国攻台,日本强行介入,中国将伤亡40000人

江卿曻啊 2025-04-04 09:27:24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日本曾经的兵棋推演显示,如果中国真采取“武统”台岛的行动,日本将强行介入,而中国军队将面临惨重的战败,甚至在损失4万士兵的同时,丧失2艘航母和大量军舰、战机。

那么日本这样的推演结果究竟靠谱吗?这些推演的背景和对中国的战略评估是否过于悲观?

中国为何被视为“失败者”?

随着台海局势的紧张,关于中国可能武力收复台岛的讨论越来越频繁,尤其是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军事演习和战略推演。

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发布了一项兵棋推演结果,预测如果中国大陆在2026年发起军事行动,试图“武统”台岛,那么美日联合力量将介入,并且中国解放军将在这场冲突中惨败,损失惨重。

这项推演的结果为中国军事战略带来了不少的质疑——解放军不仅会损失两艘航母、156艘军舰、252架战机,还将付出4万士兵的巨大伤亡。

这些结果让外界对中国军力的评估产生了怀疑,也让人不禁思考,这种推演是否过于悲观,是否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反应能力。

这项兵棋推演以中国发动“武统”台岛为背景,假设美日联合出兵,阻止中国的军事行动。

推演中,美方派出了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和大量战斗机、舰艇,以切断解放军的海上补给线并控制台岛周边的制空权。

而日本自卫队则出动了大量军舰和战机,与美军合作,参与防守行动,尽管这项推演的核心结论是美日联合力量最终战胜中国。

但推演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日本并未对美国和自身的战损做详细的公开数据,仅简单提到平民伤亡在几百到千人之间。

这一处理方式显得有些刻意,给人一种“过于保守”的印象,仿佛不敢详细揭示可能带来的巨大后果。

与此同时,推演的另一重要结论是,中国将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损失惨重的解放军,尤其是2艘航母和大批军舰、战机的丧失。

似乎反映出日本和美国认为,中国在海上战斗中存在极大的脆弱性,尤其是在补给线和制空权的争夺上。

而对于解放军来说,兵棋推演中的假设是其无法有效应对美日联合打击的猛烈攻击。

特别是在台湾海峡一带,美日联合的制空权将使中国的战机和舰艇难以发挥作用,这对中国的作战能力构成了严重挑战。

但是这样的推演结果是否真的符合现实情况?特别是中国的海军力量在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其潜艇、导弹和舰艇等现代化武器在防御和打击能力上都已有显著提升。

推演中对中国海上力量的假设似乎过于悲观,甚至未能考虑到解放军如何利用远程导弹、战机和舰载系统在战场上打击敌方。

尽管兵棋推演为一种模拟工具,但它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当涉及到具体战场上的复杂变化时。

那么是否真如推演所言,解放军在这场战斗中将完全处于下风?美日联合力量能够在如此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彻底压制解放军吗?

日本兵棋推演

在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发布的兵棋推演中,最大的焦点无疑是中国解放军在面对美日联合干预时的表现。

推演中设定,中国将面临来自美国和日本强大的空中和海上压力,尤其是制空权的争夺被认为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然而真实的战场情况远比推演结果要复杂得多,中国解放军近年来的军事现代化进程,不仅提升了其海军、空军的作战能力,还大大增强了其在复杂战场上的灵活应变能力。

近年来,中国海军加速了战舰的现代化,特别是在052D型驱逐舰、055型驱逐舰等大型舰艇的服役上,提升了其在远海作战中的能力。

同时解放军的潜艇力量也是其海上防御的一大亮点,特别是核潜艇的作战能力,不仅具备强大的威慑力,也为解放军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援。

在兵棋推演中,美国和日本似乎忽略了中国潜艇在封锁线突破、对敌舰打击方面的潜力。

事实上,解放军的潜艇和导弹攻击能力完全可以对美日舰队构成威胁,尤其是在台湾海峡这一狭小水域,敌方舰队的机动空间将受到极大限制。

此外中国的海上补给线问题也不如推演所说的那样容易被切断,虽然美日联合势力有可能尝试通过航空母舰和远程导弹来攻击解放军的舰艇和补给线。

但解放军的作战编队并非如推演中那样孤立无援,解放军近年来在中近程弹道导弹、岸防系统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得其海上防线愈发坚固。

特别是中国的反舰导弹和空射导弹,不仅能够有效打击敌方航母,也能够有效防止敌方海上补给线的切断。

即使美日舰队试图通过远程打击来阻断中国舰队的行动,解放军依然能够通过现代化的舰载战机和反舰导弹进行有效反击。

在制空权方面,解放军拥有一支日益强大的空军力量,尤其是在第五代战机的研发和部署上,歼-20、歼-15等战机已经具备与美军F-35、F-22战机相抗衡的能力。

事实上,中国解放军不仅拥有先进的空空导弹、地空导弹,还能够通过机动灵活的战斗机进行拦截和防御。

兵棋推演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在战场上能够采取的灵活应对措施,在推演中,解放军似乎总是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武器系统的优势来进行反击。

事实上,在这种战争场景下,解放军完全有可能采取不同的战术,通过空中反制、导弹攻击等方式打破美日的封锁和打击。

那么如果美日联合力量在台海的干预并未完全压制解放军的海上与空中力量,中国是否能够在战场上找出突破口,反败为胜呢?

无法承受的沉重负担

根据“笹川和平财团”的推演,解放军将面临空前的损失,战机、军舰及士兵的伤亡将高达4万人的规模。

然而推演中对于美日的损失却没有提供详细数据,且显得过于简略,若战争一旦升级,且持续发展至日本本土,美日的承受能力到底能维持多久?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战争代价最为直观的体现便是航母的损失,在推演中,美方将派遣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参与战斗,而航母是现代海军作战的核心力量之一。

每艘航母上的兵员通常在4000至6000人之间,如果其中的航母遭遇袭击,带来的不仅是航母本身的损失,还可能包括大量战机、飞行员和舰员的伤亡。

虽然兵棋推演中对于日本的损失描述较为轻描淡写,声称平民伤亡为数百至千人,但实际上,日本如果被卷入如此规模的战争,其损失将远比预计的要严重。

在战舰方面,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军舰和战机将面临来自解放军的严密打击,每一艘被击沉的军舰不仅意味着金钱和技术的损失,更是人员的伤亡。

此外现代化的战机,如F-35等,如果在战斗中被摧毁,将造成巨大的人员损失和技术装备的空缺。

更何况随着战斗的不断升级,日本本土的军事设施将逐渐暴露在中国反击的范围内。

战争一旦蔓延至日本本土,驻日美军基地可能会遭到严重破坏,基地上的战机、舰艇和人员将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

更为复杂的是,战争的长期化将直接影响美日两国的后勤保障和兵员补给,美军和日本自卫队的军队,在持续的打击下,将面临补给线被切断、物资匮乏等问题。

如果美日无法及时恢复被击毁的战斗力,他们的作战节奏将受到严重制约,而解放军则能借助其广阔的本土腹地和更为灵活的后勤补给线,逐步消耗敌方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美日的盟国也将在这场冲突中承受巨大的战略压力,在这种复杂的多方博弈中,只有将自身的战斗力与各方的补给能力和战略协同有效整合,才能在战争中保持优势。

结语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日本“笹川和平财团”的兵棋推演都存在明显的偏颇,其结果并未全面考虑中国在军事上的优势及应对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美日的介入是否真能改变台海冲突的走向,还需要更多的实际因素来验证。

参考文章
0 阅读:0

江卿曻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