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关于实习律师的综艺节目,名叫“令人心动的offer”,讲的是几位实习候选人在一个律所里竞争律师助理岗位的故事。为了提升节目的故事性,增加节目的综艺娱乐属性,几位大咖律师也是想尽各种花招,通过给候选人出题的方式,考验各个候选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最终决出最后的优胜者,律所向其发出律师助理的邀请。
整个节目的每一期都是环环相扣,情节紧凑,故事性,戏剧效果和角色特征都是很好。这当然少不了编剧和剪辑师的功劳。作为一位即将毕业,刚刚“出道”的小白实习律师,我一方面很羡慕这个节目中的实习生都有很好的老师指导,又对于律所实习真的这么美好有所质疑。相比之下,而我的律师职场的初体验,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我是托我同门师兄的关系进入律所的,还是自己太懒了,不想去非精力寻找律所和参加面试,我也为自己的懒惰付出了代价。但实话说,有关系确实好办事,我很感激我师兄对我的帮助。我没有参加面试,被师兄带着见了各位合伙人大佬之后,就顺利进入成为了一名小白实习律师。
成功入职的那刻,我的心情是很激动的,如同心动的offer中的选手,感觉自己马上就能开始另一番前景广阔的事业,律师界的一颗新星也好像要冉冉升起了。
第一周,我每天准时上班,准点下班,我可以确定我是我们所最受纪律的律师,因为我们所不打卡,不打卡。我师兄带我,他建议我上午9点半到所里,下午5点下班回家,我信誓旦旦保证一定做到。结果第一天9点半去,发现除了前台和行政,一个人也没有。下午3、4点,基本所里就没人了。我开始对自己的早到迟退的行为有所怀疑了。
体验一:好的律师都不常在律所,常在律所的律师不见的是好律师。终于有一天,同桌对面的王律师有意无意点了我一句,“好的律师都不常在律所,常在律所的律师不见的是好律师。所以,你看很多业务做得很好的律师在律所是很难见到的。所以我们作为小白律师,不是要天天呆在所里,而是要多去开拓业务,找找门道。”
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所里为什么不要求上班打卡了。但是我还只是个实习生,也不能单独执业,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个上班族。躲在所里露脸,这样才有机会结交其他律师,才有可能有合作的机会。但这样无赖的背后,往往是一忙起来,时常要加班,一没活儿了,基本成天都人理你。渐渐地,我也适应了这样的节奏,找到了与其他律师匹配的工作状态。
体验二:保密是律师的第一条职业原则。刚开始,为了能够尽快在所里结交其他律师,我总是很热情积极,也很容易搭话接话茬。这样别人很容易从我这里知道他们想要的信息。当然,作为小白,我也没有接触过什么重要案件信息或者客户资源信息,也感觉没有人来套话。
于是,我刚开始确实没有考虑过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这些以前都懂的道理并没有成功指导我的实践。直到有一次师兄和我交流的时候,提醒我注意所里不同的律师团队之间是相互保密的,不是自己团队的律师不要轻信和过多的交流。虽然师兄没有这样明说,但我知道他的意思。我突然心里一惊,以前自己确实没有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作为一名专业的律师,保密是律师的第一原则。即是保护自己客户的权益,也是保证自己的安全。于是,往后我和其他律师交流的时候,特别注意是否谈论到敏感信息,而其他律师也深知此道,往往都是闲谈扯淡。
体验三:做好每一个小案件,细节之处才是专业的体现。我本身是学刑法专业出生,所以总希望能够接触到刑事大案,好一展自己的专业素养。很幸运,我第一个月就遇到了刑事案件。所里的专门做刑辩陈律师听说我是刑法专业出生,很是喜欢,因为我们所主要业务不是刑辩业务,所以能够做刑事业务的律师不多,除了我师兄,就是我是专业出生,所以陈哥很想带我,我师兄也让我好好跟着陈哥学习办刑案。
这个案子是陈哥从所里老大手里接过来的,已经到了一审,前期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都做得不好,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双方的分歧都太大了,与检察院接触交流的也不好。因为我们始终坚持无罪辩护,这就让这个案件办起来很麻烦,而一审辩护策略我们也不得不采取无罪辩护。因为接收时间到一审开庭只有两周了,时间紧张,陈哥把我也拉进去梳理证据,参与案件分析讨论。一堆案卷材料,我整整看了3天,才草草地看了一遍。可惜感觉问题很多,却没有头绪。陈哥和我交流了一下想法,就知道我确实没有细看。
陈哥说道“刑案业务中证据材料很多很正常,有的律师草草看过了事,但要想找到突破口,就得一句句的仔细分析,律师就是慢工出细活的工作,细节之处见功夫。”是呀,如何分析证据,如何识破谎言,如何找到真相,没有一双观察入微的慧眼,眼力不够怎见真章?我心中感谢陈哥对我提点。
在律所快半年了,最近疫情让我的实习工作处于放假状态,静下心来回想之前的体验,也是收获满满。没有“令人心动的offer”中精彩纷呈的任务,我的任务都是日常纠纷,小的不能再小的案子,但我也会用心去做,在小事中锻炼自己,体会其中奥妙,人情世故,专业素养都要在其中得到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