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雾灵山层叠的绿意和古树虬枝的浓荫环绕中,密云区新城子镇中心小学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堂”再次活力开讲。此次,孩子们化身“家乡探秘员”,怀揣着笔记本与满满的好奇心,踏上了探秘身边古树、古堡、古长城、古村落的奇妙旅程。
古树里的“活历史”:触摸千年岁月
四月微风轻拂,四五年级的孩子们在镇宣传科邹老师的带领下,率先开启“古树探秘”首站。
在千年古柏之下,孩子们伸出指尖,轻轻抚过那粗糙的纹路。邹老师介绍说:“这棵古柏已有三千岁高龄,它历经无数朝代更迭,长久守护着村庄的烟火。”孩子们在测量树围时惊讶地发现,九个孩子手拉手才勉强将其环住;记录生态时,树洞里的鸟窝、树根旁爬行的小昆虫,仿佛都带着千年的记忆扑面而来。这一过程让孩子们深刻领悟到,保护古树,就是守护我们的“绿色祖先”。
古堡中的“时光课”:探寻历史遗迹
转过一道道山弯,古堡的青砖墙已在眼前。"遥桥峪古堡建于明代,墙里的每块砖都藏着故事。"郎校长摸着斑驳的城砖,讲起古堡曾如何抵御外敌、守护村民。孩子们踮脚触摸箭楼的瞭望口,蹲在墙根辨认模糊的砖雕,用素描本记下"古堡的皱纹"。孩子们也纷纷讲述老爷爷老奶奶讲过的故事,稚嫩的讲述里,传统文化的种子正悄悄发芽。
长城上的“精神课”:传承民族智慧
跟着邹老师脚步,三六年级孩子们走进吉家营古长城遗址,蜿蜒的古长城静静矗立,它不仅仅是砖石筑起的建筑,更是守卫村民安全的坚固屏障,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它依循着山川的走势而建,沿着山峰的脊背蜿蜒伸展,借助高耸的山势,让来犯之敌难以攀爬和逾越,在漫长的岁月里,守护着一代又一代村民的安全。它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也见证了这片土地上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不懈追求。
古村里的“乡愁课”:感受乡土情怀
如果说长城是"凝固的史诗",古村落就是"活着的乡愁"。斑驳的砖墙、翘角的屋檐,庄严的匾额,无声无息的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村落依水而建,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河边,河水潺潺流淌,倒映着岸边的房屋和绿树,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宁静而祥和。接着,邹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吉家营村“里仁为美”的郝家匾额,家风传承便是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最好体现。
行走即课堂 实践铸丹心
这堂别具一格的“行走的思政课”,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让孩子们用手触摸、用脚丈量、用心感受。孩子们从古树的年轮中读懂生态责任,从古堡的砖缝里触摸文化根脉,从长城的烽火中传承民族精神,从古村的炊烟里厚植乡土情怀。“知家乡”变得有温度,“爱家乡”也转化为实际行动。
当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古树保护牌挂在枝头,把古堡故事分享给更多人,积极清理长城环境,把对古村发展的建议交给村委会时,人们看到:家乡的“四古”不仅是迷人风景,更是滋养孩子们心灵的宝贵养分。而这些在“行走”中茁壮成长的少年,必将成为知家乡、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