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
有这样一个犹太家族,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这片土地上疯狂敛财,手段狠辣到令人发指。
他们扎根金融、地产、交通等核心领域,将触手伸向中国经济的每一处角落,主权在他们的算计下都岌岌可危。
可如今,他们却成为了人人唾弃的对象,一整个声名狼藉。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家族为何从巅峰跌落谷底?

1832年,英国刚刚废止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专利权,中国市场的大门缓缓打开。
来自沙逊家族的大卫・沙逊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他毫不犹豫地将目光投向了利润丰厚的鸦片贸易,当即在孟买创立了沙逊洋行。
随后,沙逊洋行迅速组建起了庞大的贸易网络。
他们与印度当地的罂粟种植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有稳定的鸦片供应源。

同时,他们还在中国沿海地区勾结了一批熟悉当地状况的不法商人,以助沙逊洋行将鸦片顺利地走私上岸。
而且为了提高运输效率,沙逊洋行还不惜重金购置了先进的快船。
这些快船速度极快,能够在海上迅速穿梭,躲避清政府的缉私船。
就这样,一箱箱鸦片被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从沿海的通商口岸,逐渐蔓延到内陆的各个城市。

据统计,1836年,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超过3万箱,而其中沙逊家族控制的鸦片就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无数老百姓在鸦片的诱惑下,陷入了无尽的痛苦深渊。
他们的身体逐渐虚弱,精神变得萎靡不振,眼神空洞,面色苍白,甚至为了得到一口鸦片,不惜卖掉了自己的妻子儿女,最后落个家破人亡。
靠着鸦片贸易,沙逊家族在短时间内积累起了巨额的财富。
不过,他们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沙逊家族敏锐地察觉到,单纯依靠鸦片贸易难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于是,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其他领域,试图实现资本的多元化布局。
很快,机会就来了。
20世纪20年代,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

1926年,维克多・沙逊,这位沙逊家族的关键人物,亲自来到上海,操持家族在上海的房地产业务。
目光敏锐的他,果断在上海的黄金地段购置了大量土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沙逊大厦。
沙逊大厦位于上海外滩20号,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这座大厦高13层,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外观宏伟壮观,内部设施豪华。
沙逊大厦建成后,立即成为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富商的入驻。

除了沙逊大厦,沙逊家族还在上海建造了许多其他的高层建筑,如河滨大楼、华懋公寓、格林文纳公寓等。
这些建筑不仅在当时的上海独树一帜,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据统计,在1940年初,沙逊家族拥有的上海滩十层以上高楼建筑物占上海高层建筑物总数的21%。
无论是房屋面积还是高层级建筑幢数,都位居上海中外房地产商的首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产大王”。
而且他们不光把租金定的十分高昂,而且房源也全部把控的十分严格。

随着城市的扩张,这些房产的价值迅速飙升,为沙逊家族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与此同时,在交通领域,沙逊家族同样野心勃勃。
他们成立了英商中国公共汽车公司,又收购了上海英商电车公司,专营上海及周围地区的公共汽车运载业务,直接在公共交通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不仅如此,沙逊家族还入股会德丰轮船公司,控制了上海很大一部分的货运、驳运和仓库业务。
通过这些布局,沙逊家族牢牢掌控了上海的交通命脉。

在纺织业,沙逊家族的洋纱、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优良的品质,迅速占领了中国的纺织市场。
中国的传统纺织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手工纺织作坊纷纷倒闭,大量的纺织工人失业。
沙逊家族还通过控制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渠道,对中国民族企业进行制约。
他们抬高原材料的价格,压低产品的收购价格,使得中国民族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许多民族企业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

而在金融领域,沙逊家族也没放过。
1865年,在沙逊家族的积极推动下,汇丰银行在香港正式成立。
汇丰银行成立后,迅速在上海、广州、天津等中国主要城市开设分行,业务范围涵盖了存款、贷款、汇兑、外汇交易等多个领域。
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金融理念,汇丰银行很快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的龙头老大。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汇丰银行抓住这个机会,向这些企业提供高额贷款,但同时也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如要求企业以资产作抵押、接受汇丰银行的监督等。
许多企业为了获得贷款,不得不接受这些条件,从而陷入了汇丰银行的控制之中。
汇丰银行还利用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通过操纵汇率、发行货币等手段,对中国的金融市场进行了疯狂的掠夺。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中国发行纸币。
这些纸币在市场上流通,严重扰乱了中国的货币秩序,使得中国的金融市场陷入了一片混乱。
不过,风水轮流转,沙逊家族也终于迎来了落幕的一天。

二战后,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也遭受了巨大的创伤。
随着战争的结束,中国国内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高涨,让沙逊家族意识到,他们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在中国肆意妄为。
于是,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沙逊家族开始逐步减持他们在上海的资产。
他们出售了大量的房地产,还抛售了手中持有的众多企业的股票。

在撤离的过程中,沙逊家族展现出了商人的精明和冷酷。
他们不顾曾经与中国合作伙伴的情谊,不顾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只为了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随后将大量的资金转移到香港,试图在这个相对稳定的地区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沙逊家族彻底退出了中国大陆市场。
然而,他们在香港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沙逊家族旗下的汇丰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2018年,孟晚舟事件的爆发,让汇丰银行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为了讨好美国政府,汇丰银行不惜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向美国提供了孟晚舟的虚假信息,导致孟晚舟在加拿大被非法拘押。
这一事件让汇丰银行在中国的声誉一落千丈。
许多中国企业取消了与汇丰银行的合作,大量客户也纷纷撤离。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和市场冲击下,汇丰银行的市值大幅下跌,业务陷入了困境。
曾经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汇丰银行,如今却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除了孟晚舟事件,汇丰银行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内部问题。
其管理混乱、决策失误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导致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

同时,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汇丰银行在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方面也逐渐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
在国际市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对其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对其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因为在墨西哥,汇丰银行被查出存在严重的洗钱行为,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这一事件不仅让汇丰银行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还导致其面临着巨额的罚款和法律诉讼。
在多重困境的夹击下,汇丰银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曾经辉煌一时的沙逊家族,也随着汇丰银行的衰落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他们在中国吸血百年的历史,成为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沙逊家族在中国的百年历程,是一部充满罪恶与掠夺的历史。
而如今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不再会任人欺凌。
我们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国防力量。
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