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吃”的情结?原因有三

大叔南山 2024-04-25 06:12:16

在我们身边,我们会发现,一些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对吃,都有一些特殊的情结。

他们四五十岁的人,喜欢聚会,喜欢埋单。

而五六十岁的人,则喜欢一个人自斟自饮,或者喜欢搞一些自己喜欢吃的烙饼、泡菜、腊肉之类的东西。

那么,为什么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喜欢“吃”呢?

首先,他们都经历过饥荒年代。

都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说起来有些宽泛,甚至有些难以理解。

其实,作为六七十年代生人,特别是经历过1959年至1961年期间的三年困难时期的人,更是对吃有着特殊的情结。

一个人陷入饥荒之中的时候,不要说野菜了,就是草根也是觉得甜的。

这些人经历过了贫困的日子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到了现在小康甚至富裕的年代。

但依然没有改变自己在饥荒年代中所形成的观念,依然认为吃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经历过饥荒年代的人,直到现在,还依然把吃作为一件大事。

其次,他们喜欢用请客吃饭来表达人情世故。

在一些酒店、饭店,甚至是街头巷尾的小摊子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四五十岁的人聚在一起。

大家互相问候,聊着过去,谈着未来;他们举着酒杯,你来我往;他们争着买单,只为面子。

这些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不像现在的小年轻,吃饭的时候,经常选择AA制,而是通过请客吃饭的方式,来表达人情世故。

这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一种观念,认为请客吃饭,是一种人情世故的表现。

所以,他们喜欢用请客吃饭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来实现自己对方对自己帮忙的一种感谢。

第三,他们更喜欢享受家庭的氛围。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点餐,喜欢三五两个去逛街撸串。

他们喜欢热闹的街头,喜欢走走停停的散步。

也就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喜欢宅,就是喜欢到处跑。

但是,作为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则更喜欢和家人一起吃饭。

四五十岁的人了,已经步入了人生的下半场,往后余生的日子,他们更喜欢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一起享受美食的滋味。

特别是一些六十多岁的老人,更是喜欢拿出自己拿手的制作泡菜、腊肉的方式,来制作那些六十七时代的美食。

他们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让家人享受到吃的快乐,而自己也从中感受到亲情的幸福和美好。

朋友们,这就是六七十年代出生拥有一种“吃”的情结的原因。

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0 阅读:1

大叔南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