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朵响了一晚上,像有蚊子在脑子里打转。”
门诊一个大哥坐下来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这不是个案。耳朵,是个被严重低估的“预警雷达”。

很多人以为耳朵就负责听,听不清了去配个助听器完事。但真相是,耳朵的问题,往往是脑血管在悄悄报警。尤其是六种耳朵症状,如果频繁出现,别犹豫,脑子可能已经“堵车”了。
脑梗,不是某天突然一下子倒地不起才算。那只是终点。出问题之前,身体早就“打灯提醒”了,只是你视而不见。

比如说,耳鸣。
不是简单的“听力下降”,而是脑供血出事的“先声”。内耳结构极其精密,靠的就是脑部微小血管连续不断地供血。一旦循环不畅,耳朵最先“掉线”。这种耳鸣常常是单侧、持续性、高频的,有时候像电流声,有时候像蝉鸣,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睡眠,搞得人心烦意乱。

再比如,突然听不见。
不是两只耳朵都聋,而是某一边“断片”。你以为是耳朵进水了,抖一抖就好。但其实,突发性耳聋常常是脑供血异常的信号弹。耳蜗供血一旦中断,几小时内听力就可能不可逆丧失。这个时候不去医院,不等于不严重,而是“等着脑梗来敲门”。

还有一个很被忽略的信号:耳朵发闷、像堵住了一样,怎么擤鼻子都没用。
这种感觉往往出现在早上起床时,或者刚洗完头。其实这和血压波动、颈动脉狭窄密切相关。耳朵闷,脑袋憋,可能是脑血流灌注不足的“副作用”。
你以为耳朵是“耳朵的事儿”,但真正聪明的人,看到的是背后的全局。耳朵只是出口,源头,是脑供血系统的压力。

现在说说第4个信号:耳朵突然“跳”,像有小虫在里面震动。
这种“搏动性耳鸣”,往往和动脉搏动有关,尤其是颈动脉系统的异常。如果你还能听到耳朵里“咚咚咚”的节奏,那不是幻觉,是你的血管在敲警钟。
第5个信号:耳后疼痛。
这不是落枕,也不是吹风了,而可能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牵扯耳后的神经和软组织。尤其是伴随头晕、视物旋转,千万别以为是“颈椎病”,真正的“病根”在脑子里。

第6个信号,听起来最“无害”,但最容易被你忽略:耳朵发热、红,有时候还伴随轻微刺痛。
这种现象在中医里叫“耳赤”,有时候是肝火上炎,但在现代医学里,它也可能是交感神经兴奋、血压波动的体现。尤其是中老年人,耳朵莫名发热,往往是血压不稳的“投影”。
这六个耳朵信号,有一个出现都要警惕,如果多个一起出现,别再坐等奇迹。脑血管不像水管,堵住了不是“拧一拧”就好。它发炎、硬化、堵塞,再加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火上浇油,脑梗就像暴雨天的下水道,说堵就堵,毫无预兆。

讲真,每年脑梗死的人数像坐过山车一样往上冲。《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人数高达300万,其中70%以上是脑梗。更扎心的是,大部分人直到倒下那一刻,才知道自己血管早就“千疮百孔”。
有些人会说:“我才四十来岁呢,哪有那么夸张?”
但现实比你想得狠得多。现在的脑梗年轻化非常严重。30多岁的脑梗患者,比你想象的多得多,很多人熬夜、抽烟、压力大、久坐,血管年龄比身份证老了20岁。

你以为只要不头晕、不手麻就没事?错。血管出问题之前,不疼、不痒、没感觉,才是最可怕的。就像一条河流,表面平静,底下可能早就淤泥堵塞,直到某天决堤。
别再幻想“等我退休了再注意身体”,现在不调整,退休可能就得在医院病床上度过。日常生活中,耳朵这些小毛病,都是身体给你的“机会”,你看不懂,它只能用更大的代价让你“明白”。

再说个现实点的:现在很多人一年做体检,结果正常就松口气。但体检能查的东西有限,尤其是脑血流和微小血管的变化,CT、核磁都未必能早期发现。所以,如果你耳朵频繁发出这些信号,最好去做一个颈动脉彩超、血管弹性检查、经颅多普勒(TCD),别怕麻烦,怕的是你连“麻烦”的机会都没有了。
还有个细节:很多农村老年人,耳背、耳鸣多年,家属都觉得是“年纪大了正常”。但“正常”两个字,有时候就是最致命的误导。不是所有的老化都等于“无害”,有些是病变的代名词。

更有意思的是,传统文化里早就看出了耳朵和脑的联系。古人讲“肾开窍于耳”,而肾主骨、藏精、通脑。虽然现代医学不完全认同这个路径,但从整体观的角度看,耳朵确实是脑部状态的“窗口”,这是中西医殊途同归的地方。
也别忘了,耳朵的血供来自颈动脉系统,而颈动脉正是脑梗的“高发区”。一侧耳鸣,可能就是一侧颈动脉狭窄的“开场白”。你不当回事,时间久了,脑梗在不远处等着你。

总结一句话:耳朵的问题,别只盯着耳朵看。看的是耳,查的是心脑血管,防的是脑梗。
如果你已经出现这些信号,建议尽快做个系统评估。血压、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彩超、脑血流速度检查,一个都别落下。别嫌麻烦,命就是在“麻烦”中救下来的。
最后提醒一句,真正的健康,不是“我现在没事”,而是你明年、十年后、二十年后还能在朋友圈发“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别等脑梗来敲门,才想起耳朵早就告诉过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王天佑,李娜,张立强.脑卒中早期症状识别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5):1876-1880.
[2]丁建平,王晓晖,李文思.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耳鸣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2,20(03):215-219.
[3]刘志强,周文娟.脑供血不足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1,19(04):45-48.
所以该怎么诊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