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不相信,70年代有的生产队,一个劳动日可以开一元钱?

寻墨阁吖 2024-12-06 18:12:5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农村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生产队的劳动日收入,只有几分钱到几毛钱。

而在浙江省乐清市的石塔大队,一个劳动日竟然能够换来一块钱。

这个消息让许多人直呼“假的吧”?“怎么可能呢”?“吹牛”?到底是夸张的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一块钱一天的故事,在那个年怎么实现?

分不出一块钱的工分制

70年代的农村,工分制是家喻户晓的分配方式。

简单来说,生产队每天计算农民的劳动量,年底根据工分发钱,工分值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收入,大部分地方的工分值普遍很低。

一个生产队,比较普遍的工分值,就是三毛到五毛之间,这个是相对来说,大众一点的,在有些地方其实还会更低。

你要说能一天一块,不说“天方夜谭”,那也是凤毛麟角。

石塔大队那属实却是例外,同样实行工分制,他们的工分值竟然达到一元。

这一块钱一天背后的秘密,既有巧妙的分配机制,也有高效的生产手段。

石塔大队的副业与分配

70年代的中国,生产队的收入,大多数由农田的产出决定,但土地的贫瘠、生产力的低下,以及劳动力分配的不公平,使得农民一年的辛苦劳作,所得甚微。

石塔大队,特别是27生产队的经验,在当成了焦点了。

听起来一天一块,那时候觉得根本不可能,可事实就摆在眼前,你要仔细分析,就会知道,真就是没有随随便便就成功的。

石塔大队的成功,正是在于副业的兴起,和灵活的收入分配方式。

石塔大队地处浙江乐清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生产队,过去大多依靠传统农业维生。

农村经济改革的推进,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石塔大队的生产队,开始寻求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1978年,正是石塔大队转型的关键时期。

当时,石塔大队的农田,并不算特别富饶,但土地资源却相对优越,气候条件也适宜农业发展。

单纯依靠传统农业的话,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队的经济需求。

为了寻求新的收入来源,石塔大队着手开发副业,副业的兴起,正是在生产队生产力,尚未完全突破的情况下,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生计保障。

农闲时,生产队的年轻人,和中年劳动力,开始尝试外出打工。

大家集中力量,做短期建筑工地的小工,或是到附近的城镇做手工业,如编织草帽、做蜜饯、手工制品等。

许多年轻人,利用一到两个月的农闲时间,跑到周边的工地上当小工,收入相对较高,而这些外出劳动力的收入,逐渐成为生产队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

石塔大队的妇女和老人也没有闲着。

会利用手工技艺,做一些容易储存和出售的小商品,如手工编织的草帽、手工香肠、腌制的水果蜜饯等。

这些副业不受季节限制,农闲时也能有稳定的收入,特别是妇女和老年人,他们通过这些小手工业,贡献了相当可观的家庭收入。

从农田到副业的转变,给石塔大队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也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局限性。

副业的收入并不高,大家都参与其中,收入的积累变得相对可观,这为石塔大队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了工分的提升,也让更多的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只是副业带来的收入增加,石塔大队的收入分配机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大多数生产队“人七劳三”的平均分配方式不同,石塔大队在收入分配上采用了更加灵活、更加符合劳动量的方式。

生产队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副业收入,工分的分配,既看个人劳动量,也考虑副业带来的收入。

最初,石塔大队也实行了,类似于其他地区的工分制——按劳动分配,多少工分多少收入。

这种分配方式,常常因为某些劳动者较为懒散,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

石塔大队开始尝试调整这一分配方式,努力做到“多劳多得”。

特别是副业收入的加入,石塔大队的分配机制,得到了更为细致的调整,工分主要按农活分配,当副业带来额外收入时,生产队会按照劳动投入的不同,将副业收入分配到个人的工分上。

谁参加了副业,谁的工分值就相应上升。

27生产队的年轻人,农忙时每天在田间忙碌,割稻、插秧、翻土等,每天的劳动量,可以达到10工分左右。

在农闲季节,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做零工,一个月的收入,能比农田生产高出许多。

石塔大队将这些副业所得的收入,按比例分配到工分中,这使得年轻人和副业参与者,能够得到比一般农民更多的回报。

这个机制促使了,农民参与到副业当中,也让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更加公平和合理的分配。

副业收入的增加,和工分制度的灵活性,石塔大队的收入显著提升,能够保证基本生活需要,还能为家庭积累一定的财富。

对于勤奋的农民来说,副业让他们的收入倍增,而对于那些劳动力较弱、年老体衰的农民而言,虽然工分较低,但副业的参与,也让他们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收入补充。

分配体系下,农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每个人的劳动强度不同,收入也不完全相同,但副业的参与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大家的心态改变,许多人开始互相帮助,共同努力。

收入多的劳动力,会帮助收入少的老弱病残,互相照顾,形成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氛围。

特别是在农闲时,年轻劳动力,和年长劳动力分工明确,年轻人承担了更多的体力劳动,和副业劳作,老人则可以依靠手工业,或者轻松的农业,工作赚取一些收入。

这种分工合作、互帮互助的模式,提高了石塔大队的生产力,也让整个生产队成为了一个和谐有序、互帮互助的集体。

石塔大队的成功,依赖于先进的分配制度,和副业经济,当然还有生产队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这种精神和氛围,使得每个参与者,都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社会的认可。

机械化与创新的加持

石塔大队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机械化进程,也为其增添了强大的助力。

当时的农村,农业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农民们常年忙碌在田间地头,身体疲惫,产量低。

石塔大队却先一步,引进农业科技,打破了传统农业的桎梏,走上了一条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之路。

70年代初期,石塔大队并没有完全依赖手工劳动。

生产队在各类设备的购置上,逐渐加大了投入,尤其是在抽水机、机动打稻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上,生产力大大提升。

例如,传统的稻田灌溉,农民过去要通过人工搬水,既费时又费力,而使用抽水机后,水源的调配变得更为高效,能够大大节省人力资源。

以往需要多人一起搬水的繁琐工作,经过机械化操作后,1人就能够完成2-3个人的工作量。

稻谷的收割,也不再是单纯依靠农民手持镰刀,而是通过机动打稻机进行收割,机器的效率远超人工,尤其是在秋收季节,农田的产量大幅提高。

当地的农业技术员,还开始引导农民使用新的农业品种,进行科学的耕作。

在田地中,石塔大队试种了20多种水稻品种,最终选出了适合本地气候的优良品种,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样的“试验田”为石塔大队的生产提供了新的突破,也为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还通过加强土壤管理,提高了农业产值,有效地防止了土壤的过度消耗和荒废。

这些创新性的措施,在70年代的农村,显得格外先进。

一块钱一天的背后

一块钱一天的故事,放在70年代的中国,注定引发争议。

有人听说后觉得难以置信:那时候的城市工人,一个月收入才几十块,一个农村生产队能做到吗?也有人质疑,是不是夸大其词,把收入算错了。

没算错,只不过石塔大队的例子,在那时候并不是普遍现象。

那时候各地绝大多数的生产队收入都偏低,即便在浙江省内,这样的高收入地区,向石塔大队这样的,那也是凤毛麟角。

说“千里挑一”那都不行,得说是“万里挑一”,太少太少了。

石塔大队的成功,靠的是副业、机械化和公平的分配模式,这些因素叠加,才创造了“一天一元”的奇迹。

这才有了大家觉得的“不可思议”,才有了这些收入差异。

不过也让我们看到了,70年代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了解来时的路,总结经验,才能走的更长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