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海军 “斯普鲁恩斯” 号驱逐舰(DDG - 111)在红海历经五个月部署后返回,舰身上那 13 个 “杀伤痕迹” 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痕迹是其拦截胡塞叛军导弹和无人机的 “见证”,与击落三枚反舰弹道导弹、三枚巡航导弹和七架无人机的报道相互印证,凸显出红海海域紧张激烈的战斗态势。自 2023 年 10 月起,胡塞武装对该地区航运发起了猛烈攻击,约 100 艘商船惨遭袭击,美国为保护航运组建的联盟也被卷入这场复杂的冲突之中。
美国海军在红海与也门胡塞叛军的交战已达 380 次之多,期间发射了 220 枚导弹和 160 枚炮弹。如此高强度的对抗,不仅让美军的装备损耗巨大,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成本压力。美国国家安全顾问 Jake Sullivan 表示,鉴于导弹成本高昂,海军战术已从依赖昂贵导弹转向使用枪支和飞机来应对无人机威胁。在潜在与中国冲突的背景下,官员们对导弹库存的补充忧心忡忡,毕竟中国拥有规模庞大且先进的导弹库,一旦冲突爆发,美军的补给压力将超乎想象。
在这场持久的对抗中,胡塞武装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灵活的战术。美联社称,美军与胡塞武装的攻防战已成为自二战以来美国海军面临的 “最激烈的海战”。胡塞武装从过去 “使用突击步枪和皮卡车” 的作战模式,发展到如今拥有 “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人机、导弹和其他武器”,几乎每天都会发动袭击,让美军疲于应对。
在也门附近海域巡逻的美国海军 “拉布恩” 号驱逐舰上,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附近的油漆因频繁发射导弹而烧蚀脱落,舰员们常常仅有几秒钟时间来确认目标、协调拦截,精神高度紧张。尽管美军对胡塞武装的雷达站、导弹发射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了打击,但胡塞武装的攻击能力并未减弱,美军舰艇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
胡塞武装还在战法上不断创新,给美军带来了新的困境。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自杀式无人艇,这种无人艇目标小,在海面航行时难以被发现,美海军预警机难以做到 24 小时不间断监视,为胡塞武装的突防提供了机会。自杀式无人艇携带的大量炸药在船只水下附近引爆时,对船只造成的伤害远大于廉价无人机,使美军在防御上顾此失彼。
海军装备动态与背后深意在红海局势紧张的同时,美国海军的其他装备动态也备受关注。“菲律宾海” 号(CG - 58)作为一艘 “提康德罗加” 级导弹巡洋舰,在服役超过 35 年后,离开诺福克海军基地进行最后部署。它将在美国南部指挥区行动,支持多国海上行动并打击贩毒。这一部署表明,即便面临老化问题,美国海军仍在充分利用现有装备,维持其在不同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
美国 “嘉贝丽・吉佛斯” 号濒海战斗舰(LCS - 10)今年将率先获得海军杀伤力和生存能力升级,重点集成海军打击导弹、SEWIP Lite 系统和 Nulka 诱饵系统。此次升级旨在提高舰艇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虽然最初针对 “独立” 级舰船,但未来有可能应用于 “自由” 级变体船,反映出美国海军对提升小型舰艇作战能力的重视,以适应多样化的作战需求。
英国宇航系统公司获得价值 2.12 亿美元的合同,对两栖船坞运输舰 “绿湾” 号(LPD - 20)进行大修。该项目于 2 月启动,涵盖船体、压载舱和井甲板的广泛维护,以及船员生活空间的升级,旨在加强舰艇的战备状态,提升其在复杂任务中的执行能力。
前沿探索与未来展望在军事技术的前沿探索方面,通用动力任务系统公司获得了价值高达 8.086 亿美元的合同,为 MK 54 Mod 1 轻型鱼雷生产先进电子设备。该合同包括鱼雷套件、测试设备和工程支持,预计于 2032 年 12 月完成,这将提升美国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为未来的海战提供更强大的武器支持。
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情报、监视与侦察(ISR)合同机会,寻求更多公司提供承包商所有并运营的无人机,用于情报、监视和侦察。目前,英西图公司和德事隆系统公司是现有的供应商,而新的需求旨在寻找无需跑道且能在恶劣条件下运行的无人机,以满足复杂多变的战场需求。
美国海军在红海的经历,不仅是一场局部冲突中的挑战,更是对其整体军事战略和装备发展的一次严峻考验。从战术调整到装备升级,再到前沿技术探索,美国海军在应对当前危机的同时,也在为未来可能的冲突做准备。然而,面对胡塞武装这样顽强且战术灵活的对手,以及潜在的强大竞争对手,美国海军的未来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它需要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等多个方面做出艰难的抉择,以维持其在全球海洋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