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住房援助体系
联邦政府通过"关怀连续体"(Continuum of Care)框架实施分阶段住房支持:
紧急庇护所
联邦政府通过《麦金尼-文托法案》资助的"紧急庇护补助计划"(ESG),支持地方机构运营短期庇护所。2025年数据显示,全美约60%的庇护所接受此类资金。
特色服务:家庭暴力受害者可通过"过渡性住房援助计划"(THAP)获得独立庇护所,配备安全警报系统及法律顾问。
过渡性住房
提供6个月至2年的临时住所,配套个案管理、戒毒治疗等服务。例如,"支持性住房计划"(SHP)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型住房。
退伍军人专项:HUD-VASH计划结合住房券与VA医疗服务,优先安置无收入退伍军人。
永久性支持性住房(PSH)
采用"住房优先"模式,无需戒毒或就业证明即可入住。2025年HUD新规允许无收入者通过自我申报快速获得住房券。
典型案例:芝加哥的"住房优先"项目使慢性无家可归者住院率下降29%。
二、医疗保障网络
医疗补助(Medicaid)扩展
38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将覆盖范围扩大至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138%的群体。无收入者自动符合资格,2024年覆盖67%的无家可归者。
服务范围:精神健康治疗、药物滥用康复、慢性病管理等。例如,纽约州的PSH项目使医疗补助成本降低55%。
医疗休养计划(Medical Respite)
全美145个医疗休养中心提供术后康复场所,配备基本护理及转介服务。加州的"Illumination Foundation"项目年均服务3,000人。
限制:仅7个州将其纳入医疗补助报销范围,资金依赖慈善捐赠。
社区健康中心(CHC)
HHS资助的1,400个CHC为无保险者提供免费基础医疗,包括牙科和眼科服务。例如,巴尔的摩的Health Care for the Homeless项目年均接诊12万人次。
三、食品与营养支持
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
无收入者自动符合资格,2025年单人月均补贴升至281美元。创新举措包括电子福利卡(EBT)及庇护所地址认证。
特殊豁免:流浪者可凭非营利组织证明替代住址文件,加州等州允许手机申请。
紧急食品网络
全国1.5万个食品银行通过TEFAP计划分发联邦储备食品。纽约市食物银行日均提供100万份餐食。
宗教机构补充:救世军的"流动厨房"项目覆盖90%的乡村地区。
四、就业与收入
职业培训计划
劳工部的HVRP项目为退伍军人提供技能培训,2025年新增女性专项。数据显示,参与者的就业率达58%。
社区服务块拨款(CSBG)资助地方机构开展就业辅导,如旧金山的"就业优先"项目。
现金援助
临时援助贫困家庭计划(TANF)向无收入父母提供月均492美元,但仅覆盖12%的单身流浪者。
补充保障收入(SSI):残疾流浪者可申请月均943美元,需社工协助证明残疾。
五、法律与社会服务
身份文件援助
非营利组织如National Homelessness Law Center协助补办社安卡、出生证明等,平均耗时从6个月缩短至45天。
儿童与家庭服务
Head Start计划为流浪儿童提供早教及营养餐,2025年新增3万个名额。家庭暴力受害者可通过FVP项目获得紧急托育服务。
反歧视保护
《2023年结束无家可归法案》禁止住房歧视退伍军人及低收入者,违者最高罚款5万美元。
六、非营利组织补充体系
综合服务枢纽
救世军运营的"路径中心"整合住房、医疗、就业服务。洛杉矶中心日均服务800人。
天主教慈善会的"希望之家"提供免费洗衣、淋浴及邮件接收服务,日均使用量达2,000人次。
专项基金支持
玛丽·凯基金会资助女性庇护所,盖茨基金会投资1.2亿美元用于流浪青少年教育。
七、现存挑战与争议
系统性缺陷
庇护所床位缺口:全美仅能满足37%的需求,冬季等候名单长达3个月。
地域差异:未扩展医疗补助的12个州,流浪者急诊自费率达68%。
政策悖论
福利依赖争议:部分州要求TANF申请人参加职业培训,但精神疾病患者完成率仅19%。
住房成本螺旋:旧金山PSH单元年均成本4.8万美元,引发公共资源分配辩论。
结论
美国无收入流浪者的福利体系呈现"政府主导+社会补充"的双轨特征,但在可及性、公平性及长期成效上仍需改进。2025年HUD住房券改革及医疗休养立法提案(HR 773)标志着政策向人性化服务转型。未来需强化跨部门协作,并探索住房权立法,以应对系统性贫困的深层结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