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行业逐渐摆脱此前的弱品牌弱渠道状态,展现出茶饮行业近几年的进化速度,万店巨头在其中的探索和引领作用,功不可没。
作者 | 曲暖(上海)
又一万店连锁诞生,这次是零食行业。
6月12日,鸣鸣很忙集团官宣破万店,成为本土零食连锁行业首个实现「万店」规模的企业。
这标志着在激烈竞争之下,鸣鸣很忙集团的行业第一地位正式确立,并在线下零食行业兼并整合的下半场,建立起相当数量的规模护城河。
同时,零食品牌达成万店连锁,也标志着这个顺应折扣化趋势、切中消费者需求、且少有的理论模型能够开到一至五线城市的线下业态,正式兑现其想象空间,且行业已经形成了成熟体系化的打法。
鸣鸣很忙集团在2024年伙伴大会上,提出要成为社区基础商业配套设施,也正是对这部分定位的具体体现。
过万店之后,
零食很忙集团宣布正式更名为鸣鸣很忙集团。
实际上,零食行业是这几年冷清的线下市场里少数拥有增长活力的地方,也是折扣化演进大背景下,涌现出的具备引领作用的先进生产力。
以小件、长尾、低客单、同质化为品类特征,以不断尝新、非计划性消费为消费特征的零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游存在大量、中小厂家和中小品牌、市场集中度低,下游大单品绝对数量有限、又受分散化和区域化的渠道格局影响,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重线下销售状态。
重线下销售的性质,也使它难得地成为低价杀手拼多多未能照到的角落,线下新兴渠道得以接过挤出价值泡沫的重任。
因此,通过重构销售链路、去除经销商环节等方式,将旧有渠道正常销售中的50%毛利压缩至约30%甚至以下,显著降低终端零售价格,这轮零食业态的创新,帮助它们以薄利多销的硬折扣姿态打开市场。
湖南便利店品牌新佳宜创始人伍敏谊,曾经向我们高度评价鸣鸣很忙集团的业态开创作用:零食品类之前在社区便利店一天只能卖个千把块钱,零食很忙直接给加了一万块钱上去——一天卖一万多的零食,然后搭配其他东西再卖个两三千,构成了这样一个高日销的、有破坏力的业态。
这种破坏力是警示,也是鞭策。于是我们也看到,这个业态对自身的上游产业下游消费者、对与其存在竞争或竞合关系的平行零售业态,都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万店是个标志,但不是终局。
随着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零食的价值,同业竞争加剧、消费心智争夺也日益激烈。虽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部分恶性竞争局面,但零食连锁整体开始向追求更多的选品主导权、更高的供应链效率、更完善的加盟体系构建、更高的消费者营销效率方向进化。
1.业态演进:
从无序杂乱到有序高效
最早的现代零食销售渠道,从物资短缺时代走出,是出售炒货和蜜饯的街边铺、以及大大小小的商超和卖场。
在这一时期,渠道与品牌是同时从零起步的。
随地摆摊的街边铺通常出售不带任何品牌标识的散装零食,商超渠道的竞争中早期即存在像比巴卜、奥利奥这样的外资零食巨头,国内的零食生产几乎可以说是从头起步,并天然伴随进入门槛低、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商超卖场等现代零售渠道也在缓慢铺开,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这给全国性品牌的出现增加了难度;渠道为王的属性也导致零售商的绝对强势,受制于其向供应商收取各类通道费、促销费和拉长账期的经营模式,终端售价被推高,品牌端以高毛利为运转模式的价值链形成。
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对于零食天然是不断尝新、非计划性消费的,零食注定是一个分散、长尾、低客单价的品类。
有零食上市公司的财报披露数据显示,旗下零食被划分为「坚果炒货」、「果干果脯」、「肉类零食」、「素食山珍」、「糖果糕点」和「其他」六个分类,总SKU数在1500多个。若按照全行业来算,零食SKU数应该有数量级的上升。而该上市公司最大单品的年销售额约5亿元,仅占整体营收的约5%。
同质化、长尾、低客单价,也意味着零食行业上游存在大量的中小厂家和中小品牌,市场集中度有限,用有品类无品牌来描述也并不为过。
这也是零食能从商超卖场中外溢出来,形成垂类专营店的基础土壤。
传统的综合日杂小店受限于门店面积和货架容量,出售的零食往往只有少数几十种;大商超虽然坐拥数万SKU,但具体到零食品类,通常也只有两三百种,仍比不上专门出售零食的垂类店。
2000年代初,百草味、良品铺子、来伊份、老婆大人等线下零食专营店开始出现,它们伴随大学城这类拥有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的新场域而兴起,提供上千种零食SKU的选择。
同时,由于横向对标的是被推高的商超售价,这类零食专营店的商业模式自诞生起,仍是建立在高毛利的运转之上的。
且这类线下垂类店还面临着早期线下业态扩张缓慢、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直营和加盟各自缺点无法用数字化方式解决等问题,这些垂类店只能局限于以小范围区域扩张为主。
以2012年三只松鼠首次参加天猫双十一并获食品类GMV第一名为起点,到2019年三只松鼠完成上市但线上和线下均受到挑战为止,在零食三巨头(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百草味)的共同推动下,零食的线上渗透率实现了近乎从0到15%的突破。
但由于消费者更喜欢散装、自选、低客单的小件零食形式,而这难以覆盖网络物流成本,零食始终未能达到像美妆和宠物等品类的高线上化率,并自几年前开始增长停滞不前,早早成为存量市场。
同时,早期电商类产品的所谓差异化也迅速被同质化填平,尤其在电商无差别比价的环境下,价格战被更加赤裸的摆在台面上。当流量红利也逐渐消失,形势无疑更加严峻。线上优势品牌向线下转移,成为发展的必然。
只是彼时仍然处于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为了与线下的同质化继续区隔,品牌更愿意展现高举高打的品牌形象,新店也开进购物中心。
但事实证明,能做好线上的不一定能做好线下。三只松鼠的线下店在困难时期,半年时间里就被迫关掉了近20%的门店。
且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拼多多开始以低价杀手的姿态鲸吞线上销售份额、挤压全产业价值链泡沫。重线下销售的性质,则让零食难得的成为未能被拼多多改造的品类。
2017年在湖南长沙开出第一家门店的零食很忙,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用低毛利模型,以线下拼多多模式,扎根在了这片尚处价值洼地的市场空间,并开启了日后备受瞩目的量贩零食赛道。
2020年,零食很忙在长沙创造了社区店超过其他品牌购物中心店的优秀业绩,为自己获得了次年来自红杉中国、启承资本等机构的2.4亿元首轮融资,彻底引发了零食赛道的创业与融资热潮。一时间,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模仿零食很忙的零食店,亮黄色招牌、卡通人物LOGO成为了最突出的元素。
到盐津铺子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零食很忙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已经超越沃尔玛和步步高两大传统商超,成为盐津铺子第一大客户、贡献超过2亿元营收和超过7%的营收占比,上游品牌方开始真正重视并拥抱零食折扣渠道,行业进入真正的高速迭代期。
再到2024年鸣鸣很忙集团正式达成万店连锁,行业格局初定,零食连锁也将作为一个重要的线下渠道,日渐明晰其作为社区基础商业设施的价值。
黑蚁资本曾经这样评价零食集合店的意义:我们认为在中国消费历史上,零食集合店的出现与发展是一件非常有影响力的事情。因为中国有几千个县城、几万个乡镇,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出现一个全国性的、连锁化的零售公司能够覆盖这些地区,但下线城市、乡镇才是中国主要的消费人口和消费人群所在。当一个零售平台可以进入到最主流的人口所在区域时,我们才有可能在将来拥有我们自己的沃尔玛和Costco。
2.行业跟进:
渠道创新与带动作用
当然,要诞生中国自己的沃尔玛和Costco,还需要非常长的路要走,但零食连锁行业以其自身的高速发展,得以推动整体零售行业或主动或被动的向前再进一步,已是实属不易。
回顾鸣鸣很忙集团的发展历程,其对于零食乃至于零售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至少包括行业概念定义、门店模型打磨、消费体验改进、上下游共同促进等四个方面。
首先,作为行业低毛利模式、1.2的矿泉水、8.8\13.8元系列这类底层商业模式的构建者,零食很忙可以说是颠覆并重新定义了零食量贩行业,并开启了这轮零食创业风潮。
据头豹研究院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2年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从1.23万亿元增长到1.67万亿元,预测2027年将达到2.39万亿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则显示,2023年我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9286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超过万亿。
各类以「零食xx」为名的零食连锁品牌也在各地涌现,数据显示,零食连锁品牌数如今超过230多家;包括美宜佳、家家悦、中百超市这类此前优秀的零售企业,也开始向零食量贩渠道延伸布局。
其次,在跟随零食很忙脚步入局的参与者之中,赵一鸣零食在基本的零食量贩概念之下,基于此前的实战经验,对实操层面的门店模型及门店运营的大量细节做了优化改进,两者携手,共同为行业提供了如今的开店模版。
举例来说,赵一鸣零食将原本用以吸引经销商、吸引小店店主目光的彩色纸箱,替换为直采直销后的牛皮纸箱,这样一来,一个箱子就节约出两三块钱;原本斜口的零食店陈列盒子,赵一鸣零食把它也做成了方形,这样单件上货时间从7分钟缩短到3分钟,一天相当于节省了一个人力。
再比如说,赵一鸣零食也改进了连锁门店的货盘组成,例如提供更多口味的奥利奥散称饼干、并提供旺旺雪饼的散称售卖形式。
这些在超市销量就很好的大牌商品,在下沉城市更是有着很大需求,而在赵一鸣零食之前,这部分需求是未被有效满足的。
更不必说在赵一鸣零食这类如今在县域市场纵横捭阖的零食连锁店诞生之前,下沉城市的消费者要么只能选择当地零食杂货店的有限商品,要么只能通过线上店铺进行少次多量的选购。
因此,如今实现在社区门口少量多次的方便快捷购物,对消费者体验来说无疑是质的飞跃,消费习惯的培育也就更加顺畅。
最后,在鸣鸣很忙集团所链接的行业上下游,在其强市场接受度、强产品创新性、强质量把控度的推动下,有益的改变也正在发生。
此前的优秀品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转向性价比战略,盐津铺子聚焦发展大品类子品牌,都是对零食连锁折扣化趋势的一种回应。
2022年底,三只松鼠首次明确其最核心的战略为「高端性价比」;2023年11月,良品铺子宣布门店在售300余款产品会员价平均降价22%,并表态「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仅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
一直积极布局零食连锁行业的盐津铺子,在量贩渠道内收获了60%-80%的增速,也曾在同券商交流中表示,「今天不是说盐津拥不拥抱零食,而是所有的品牌甚至是厂牌,它都依赖于零食系统的高流量、快流转,在这个模块中要生存、要利润」。
头部零食上市企业的调整尚且如此,零食连锁对于行业中小生产厂家,通过集中导入订单,也能够帮助供应商在扩大生产的同时,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进入发展快车道。
对于食品安全的促进作用,赵一鸣零食创始人赵定也曾对媒体提到:「大家会在食品安全话题上展开一些沟通。在食品工业发展初期,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伴随存在,因为全是小生产厂家,没有安全意识,也没有能力保证食品安全,随着小工厂变成大厂,这些问题就随之解决了。今天我们在通过连锁化的方式,把订单逐渐聚集到大工厂去,同时小工厂变得强大,让他们有利润去做食品安全的事情。」
3.未来方向:
同质化与差异化
随着零食连锁行业的不断发展,赛道入局者增多、同质化竞争加剧。零食连锁接下去的发展方向,除在沿着更高效率的连锁体系继续进化的同时,也更加强调商品的差异化能力,如强调大单品、鼓励向自有品牌的方向升级、增加适配区域化新产品等。
大单品能够有效提升门店销售额、并吸引消费者持续复购。大单品可能诞生的途径多样,最高效的方式莫过于在原本零食大品牌的产品基础上,结合渠道内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渠道定制的方式,推出差异化产品。
这种方式优点在于将品牌信任与渠道信任叠加,缺点在于对于渠道话语权与品牌配合度的要求较高。
但在这个方向我们也看到了诸多探索,例如在过去两年,在盐津铺子的带动下,卫龙、洽洽、甘源食品等优秀品牌商也都开始梳理产品与部门架构,与零食连锁探索合作方式。
鸣鸣很忙集团也曾在谈到2024年发展目标时表示,已经与伊利冰激凌、李子柒螺蛳粉推出了定制化产品,计划每月实现50-80种产品上新迭代,推出至少2-3种高性价比大爆品。
本质上,不管是推出大单品、还是实现自有品牌的布局,背后的核心都是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洞察。
这部分任务一直以来是由品牌商承担,传统渠道长期忽视这部分投入。且由于通道费等因素的存在,渠道的守旧性与品牌的新品尝试在很长时间内是天然对立的。
直到如今社会消费整体处于供大于求阶段,对于自有品牌的需求增加,很多渠道商才被迫开始着手开展对消费者和商品的研究。
发展到万店连锁,零食行业必然也在站稳脚跟后更多投入于自有品牌等商品建设,并且伴随着零供关系的新组合,或许将会提供更多可能。
盐津铺子就曾在参与投资鸣鸣很忙集团时表示,过往品牌与渠道一同发轫、品牌在卖场等渠道面前并无太多话语权,而新渠道的出现给了品牌方更多机会。
零食行业在这方面仍然走在前列,鸣鸣很忙集团就接受了来自供应商端好想你和盐津铺子的超过10亿元融资。盐津铺子还曾就此表示,过往品牌与渠道一同发轫、品牌在卖场等渠道面前并无太多话语权,而新渠道的出现给了品牌方更多机会。
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还体现在持续创新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为消费者提供除商品基础功能外的其他价值上。
这对于达到万店规模的鸣鸣很忙集团,和各方面综合实力日趋完善的其他零食连锁品牌,都是在新发展阶段下的新要求。
我们也看到了鸣鸣很忙集团在这方面确有探索,为业内提供了开大店、垂类店的可能。
去年,赵一鸣开出第一家概念店「赵一鸣零食研究所」,门店面积260平,是标准典型的1.7倍,抖音曝光超过1.7个亿,线上直播收入2464.2万。
今年上半年,零食很忙开出「超级零食很忙」,门店面积更是达到1300平,且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掀起了一波「大零食」消费潮,自开业以来门店客流持续攀升,成为了长沙又一张「新消费名片」,日均销售额直冲50万元。
「零食很大」和「零食很辣」也落地长沙,后者整个店面都聚焦辣味零食,用挂包的形式搭造出「鸭脖墙」、「辣条墙」、「熟食素菜墙」等,给消费者以全新体验。
这些创新业态区别于普通加盟连锁门店,作用更多是提供营销价值和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并提高品牌影响力。
群雄逐鹿,无法依靠单一领域的优秀能力突出重围、进入综合实力的全面竞争,零食连锁品牌身上也越来越有茶饮行业的影子。
而我们,也需要更多这样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