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乍看之下就像一场全球贸易游戏中的豪赌,赌的是哪个国家会先屈服,会乖乖地在经贸议题上向美国低头。然而,这个赌局并没有按计划进行,特别是在中国等国果断反制之后,不少经济体开始纷纷展现出不屈的态度,美国这一次似乎押错了宝。

在特朗普宣布向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消息传出后,不到48小时,全球金融市场一片惨淡,美股经历三大股指暴跌,标普500指数在两日内下跌10.5%,两日蒸发市值达5.4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40万亿,目前损失还在增加。
特朗普一意孤行地祭出高额关税,号称是解决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但问题是,这个“药方”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买账的。尤其是那些在出口端极其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例如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他们面临的不仅是关税的直接冲击,还有投资价值的严重打折。对这些本来就承受贸易壁垒压力的国家而言,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最为尴尬的是美国自己。当特朗普以胜利者的姿态提前宣布战果时,美国国内的情况却并不如愿。美国财长贝森特甚至出现了辞职的风声,虽然他随后改口支持特朗普的政策,但公众心中的疑虑并没有因此消除。这种情况下,共和党内部开始出现质疑声,而民主党则抓住机会,推动谴责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决议。
而对于全球其他国家和经济体,这场由美国引发的贸易战,更像是一场耐心与实力的博弈赛。中国早已做好准备,以往数年累积的经验成为其强大的后盾。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态度相当坚决,不打算对美国的压力做任何妥协,同时敦促欧洲企业暂停在美投资。而加拿大更是在上次受骗后态度转变,第一个跳出来对美国进行反制。而且据路透社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即将拟定一份反制清单,总价值预计高达280亿美元,其中包括普通日用品和部分奢侈品。27个成员国齐心协力,计划对美国产品加税,就看这个清单何时正式亮相,这无疑是对美国霸权行径的明确回应。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都会选择反击。很多中小型经济体在面对美国的庞大市场时,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谈判来求得生存空间,尽管这种妥协带来的结果未必如愿。这种“一手硬、一手软”的策略,正是当下全球应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写照。
在这样一种全球博弈中,特朗普一边延续着他的外交博弈,一边试图从中捞取一些早已被许多人视为过时的经济利益。然而,现实却不断地给他上课:单边施压可能带来短期的心理满足,但长期的国际经济秩序却因此受到威胁,全球市场对此次政策的波动反应不言而喻。特朗普的误判不仅让美国付出代价,还打破了国际合作多年来形成的稳定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反而更容易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这一“世纪豪赌”。

特朗普现在面临的,就是一个“要么翻身,要么翻船”的局面。若他能在绝境中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那或许能给世界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但如果继续固执己见,可能最终伤及自身,毕竟经济这根钢丝,可经不起太长时间的晃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