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丁伟和孔捷这晋西北铁三角,在抗日时期主要活动的地区是山西一代。而在山西沦陷之前,这里发生过一场非常悲壮的战役,那就是原平保卫战。
原平保卫战的背景原平保卫战的大背景是太原会战,而太原之所以发生会战是因为山西的重要性。中国的西北、华北和中原这三大核心区域被一个山西连接,且山西地势险要,外有大河内有大山,在古代被称之为“表里山河”。
这样一个地方落入敌人手里,敌人扼守可虎视西北、华北和中原,给这三地造成极大的压力。当我方从某个地方进攻山西时,敌人可以派一部分兵力扼守,另一部分兵力可以从其它地方进攻,来一手“围魏救赵”。
当敌人进攻时,山西地形高峻,敌人俯冲而下可势如破竹。所以一旦山西失守,西北、华北和中原三地就将危矣。日本方面知晓山西的重要性,在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军就突然调转枪头去打了山西,由此太原会战开始。
在太原会战中,日军投入4.5个精锐师团,加上伪满地区的日本守备军共计约14万人。国军这边主要是阎锡山的“山西军”,加上诸如八路军这些打辅助的军队,国军这边有6个集团军共计约28万人。
虽然国军总兵力是日军的两倍,但双方在火力、士气、军事素养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距。所以在太原会战后不久就出现了大同失守、平型关撤防等情况。虽然太原会战中八路军也打出了平型关大捷,但这场歼敌1000余人的战役放眼总兵力几十万人的战场,并不能改变战局。由此太原会战来到了最关键性的战役——忻口会战。
忻口位于山西省北部,左边是云中河,右边是五台山。这里南北通透,将兵力驻守在这里就相当于堵住了日军从山西省北部向南进攻的步伐,守住忻口就能守住太原,进而守住山西。
但此时日军在攻陷大同、平型关等地后势如破竹,国军此前并未在忻口做太多准备。而日军大军逼近忻口后,阎锡山赶紧向崞县、原平两地守军发去电报,让其务必坚守7日,为忻口布防争取时间,由此原平保卫战展开。
晋绥军196旅当时部署在原平的是晋绥军196旅,该旅是一个精锐步兵旅,下辖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营,总兵力约5000人。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国军部队,196旅背靠太原兵工厂,每个步兵团都下辖1个迫击炮连和1个机枪连,火力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已经算一流水准。
该旅的师长姜玉贞更是一员猛将。此人家境贫寒,是从大头兵开始干起的。作为一个山东大汉,姜玉贞身高1米9,体重200多斤,往那一站就是一座“铁塔”,上边看他体格彪悍便将其提拔成了班长。
当“官”后的姜玉贞更是吃苦耐闹、爱护士兵,所以深受士兵爱戴,把部队带得很好。上边看他带兵有方,就一路提拔他当上了团长。此后作战时更是身先士卒,还被子弹击穿胸部,割掉了一部分肺叶。因为勇猛,阎锡山便提拔他当了196旅旅长。
这样的猛将面对战争自然不会胆怯,在接到死守原平的命令后,姜玉贞当即开始了布防。此时196旅面对的对手是整个日军中都算一流部队的第5师团,当时进攻原平和崞县两地的日军,总兵力超过了5万。而且日军方面还有陆航、坦克部队,装备和兵力完全碾压196旅。
原平保卫战在10月1日左右196旅完成了驻防,4号时日军对原平的进攻便开始了。在原平保卫战中,196旅一直处于被日军轰炸的局面。因为当时日军掌握着绝对制空权和强大的火力,从战斗一开始日军就不断派遣93式轻轰对着城楼进行轰炸,大量火炮对着城楼猛轰。
很多战士在阵地上连敌人都没见到就直接被炸碎了,而日军方面如果觉得炸得差不多了便会派步兵攻城,如果步兵没攻下来又会接着轰炸。一连几天时间,原平都处于炮火连天的状态。
但在挨炸的同时,196旅也在想办法用火力还击回去。196旅在合适的地方部署火炮阵地,硬是顶着日军飞机的轰炸和敌方火炮对轰。为了阻止日军攻城,姜玉贞胸前挂着两颗手榴弹和士兵一起守城,将数万大军阻挡在城外。
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中,原平的古城墙被炸得稀碎,姜玉贞不得不率领士兵收缩阵地。到10月8日,崞县那边失守,日军得以收缩兵力对原平展开团团包围,此时的196旅已经“淹没”在日军的数万大军中。
见一个小小的原平都久攻不下,日军派遣了几十辆坦克冲击原平。196旅缺乏反坦克武器,姜玉贞见到日本坦克冲过来,亲率炮兵营到前沿阵地部署,对着日本的坦克轰,将对方阻挡下来。但此举也无疑将自己的火炮阵地暴露在敌方火力之下,由此196旅的火力越打越弱。
到战斗第7天时,阎锡山发来的第二封电报只说再守3天。接到电报的姜玉贞面如死灰,已经决心殉国。到10月10日,整个原平基本被打成一片废墟,196旅所剩兵力寥寥无几,工事也基本被日本的飞机和火炮炸烂了。姜玉贞带着幸存的战士退守原平的街道,和日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到当天晚上,姜玉贞殉国,日军将其头部割了下来,至今下落不明。而姜玉贞的死也象征着原平保卫战的结束,196旅在敌军数万大军围攻下守住了原平10天10夜。整个196旅共计死亡4300余人,幸存者只有早期送出城的伤兵和巷战中突围出去的数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