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泽国余音,“良渚回响”主题音乐会上演

扬眼 2024-11-26 14:56:51

11月25日晚,作为第二届“良渚论坛”的配套活动之一的“良渚回响”主题音乐会在杭州上演,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观众齐聚,聆听水乡泽国的绕梁余音,共享中华五千年之鼓乐和美,再赴万邦相协的和合之约。

本场音乐会由浙江音乐学院承办,近百名师生参与演奏,其中不乏金钟奖、文华奖等国内外大奖获得者,浙派古琴传承人等。音乐会以良渚文明为创作灵感,选取10部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江南美学特色、多元演奏类型的民族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以浙音原创曲目为主,既有埙、编钟编磬等古老乐器的编配,也有钢琴、人声等新元素的加入,通过民族音乐形式、诗情画意的艺术审美,勾勒出良渚年丰、春江花月夜、兰亭等极富中华传统美学的意象。

古老的埙和悠扬的竹笛回溯历史源头,一曲《渚芽》拉开了音乐会的帷幕,《沛泽》勾勒出良渚先民劳作、耕种、收获的热闹场景,以《春江花月夜》为灵感的《潮生》将琵琶与钟磬相结合,八音生自天地,乐韵成于人和。《深念》令浙派古筝的“山河之歌”邂逅新创作品“人间清曲”,曲未终、意已通,今晚,“诗经”时代亘古不变的思念于山水归处再度交融。一曲《流觞》再现兰亭盛会,竹笛与女声演唱演绎《潋滟》中的西湖山水,《潆绕》勾起今人对千古名篇的向往,《澄霁》将钢琴与民族乐队演奏和谐相容,《浮游》以浙派古琴与人声、乐队相和,压轴的《恒远》激昂展现中华民族以艺术魅力开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壮阔画卷。

“良渚回响”音乐会指挥、来自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的艺术总监王甫建表示,本场音乐会的演奏团队是浙江音乐学院的一支年轻且浮游活力的队伍,大多为00后,“音乐会的每首曲目都是我们精心设计编排的,我们想以此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理解,让丰富多彩的音乐人文交流,推进世界各国向着心相近、民相亲的方向迈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徐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