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总面积达27134平方公里。川陕甘三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将有力推动三省文旅交流,通过三省协同立法合力探索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机制;谋划点上聚居、线上游览、面上保护的“点线面”的空间布局;念好“生态经”,挖掘生态价值走好“绿色路”,带动周边行政村背靠大熊猫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
一、三省协同立法健全社区发展机制
社区作为建在国家公园外的新型聚居区,是连接保护与发展的纽带,三省协同立法将进一步健全社区发展机制。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出,“周边社区建设要与国家公园整体保护目标相协调”,而可持续发展作为入口社区的重要内涵,包括生态、生产和生活三个方面的和谐共生,涉及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整合、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健全、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制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以及绿色发展等多项问题。2023年7月25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2023年7月31日,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人大常委会同日公布了各省制定的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四川条例”与“四川、陕西、甘肃三个决定”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该项举措旨在明确条例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保护管理原则,以期进一步指导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等相关内容以及保护与管理等职责,确保条例实施的保障措施和监督机制,加强区域协作能力,界定法律责任,推动社区发展,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三省将以法治引领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体制,通过建立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明确社区共管主体和边界,确定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与权利;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建立社区引导机制,推动社区重点发展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目标相一致的生态产业,培育社区发展新业态;优先支持原住居民等参与园区特许经营活动,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与社区融合发展;并根据各省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和探索社区发展机制,推动整体社区建设。
二、三省协同规划完善“点线面”空间布局
三省协同规划不断完善“点上聚居、线上游览、面上保护”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地确定全方位多层次保护体系。《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提出一系列目标,到203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大熊猫适宜栖息地比例不少于80%,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大熊猫栖息地斑块少于10块,森林蓄积量达到2.62亿立方米,监测体系覆盖率达到70%,自然教育受众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三省按照地理分布,将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空间布局为“一园四区”,四川境内涉及岷山、邛崃山-大相岭两个片区,陕西境内涉及秦岭片区,甘肃境内涉及白水江片区,严格遵循原真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保护原始自然状态的高自然度区域”,“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分区和管控实际,实现重点保护区域的连通连接”。通过三省协调规划,构建7条关键生态廊道“缝合”大熊猫栖息地“割裂”的斑块,从而促进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和生态保护修复;合理利用空间开发推进原住居民社区集中居住及公共设施建设;协同规划建设入口社区和特色熊猫小镇,支持沿路沿线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将位于原保护地外的栖息地划入试点区,实行大面积保护,并根据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实行差别化保护管理。三省规划协调推进必将不断提升园区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形象,构建世界生态教育展示样板。
三、三省协同发展促进文旅融合
大熊猫国家公园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典范,坚守生态保护,挖掘生态价值,有效促进生态旅游与园区可持续发展,提升园区发展韧性,适应世界文旅融合发展新趋势。三省通过跨区域数字化治理进一步优化与保护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生态资源,建立“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体系,对气象、水文、物候、森林动态、人类活动等生态因子进行系统监测,全面评估生态旅游区域的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和自然景观,明确资源的合理利用范围和保护目标,确保旅游活动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进行;利用遥感、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促进园区生态保护、应急救灾、科研监测、自然教育、生态旅游、宣传推介等综合管理与服务智能化;重视并发挥社区的力量,保证社区空间整体功能,打造因地制宜的生态产业体系,紧密结合绿色产业与生态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三省协同合作规范特许经营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管经分离、多方参与”的多元主体参与体系,发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品牌效应,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王冠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汉语言研究所所长)
编辑:覃一川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