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4495225f8f08d0a05818c66611d1fb3.gif)
文/匹夫
编辑/匹夫
前言2019年七月二十六日,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国内动画电影(以下简称《哪吒》)在中国内地首映。
自从它公映后,它就在2019的夏季影片中脱颖而出,在影片中一骑绝尘,成了一匹“黑马”。
根据《猫眼》官方网站的统计,《哪吒》在首映19日后,观看人数就超过了一亿,豆瓣更是保持了8.7的高分,创下了国内30年以来的最高分记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e5e88e78a7204094e67a9c15a28a297.png)
《哪吒》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制作精湛、剧情丰富、观众基数大、播放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宣传力度到位等诸多因素有关。
总之,《哪吒》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对品质的追求、对创作的执着,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其成功的经验,对于目前正处在“上坡期”的国内动画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一、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传播当代社会价值纵观中外动画电影,其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将其与文化元素相结合。没有了核心的动画,很有可能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动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6c7afca4bad1a47fe293c507d028bec.png)
深受世界观众欢迎的日本动画,拥有如此庞大的观众群体,除了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进行吸纳之外,更重要的是将国外的优秀元素与自己国家的动画元素相融合,这一点,就像《哪吒》一样。
将中国的传统与民族的融合,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动画影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源泉。
纵观近年来口碑不错的国产动画电影,能够获得观众的喜欢和称赞的,基本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合进去,并且善于挖掘出其中的正面内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e51314540adb4cd2cc0a2c4550cfa5a.jpg)
像是《三国志》、《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等,都有大量的动画作品出现,并且获得了不错的评价。
自田晓鹏《大圣归来》于2015年取得巨大成功后,在国内动画影视创作中引入了“融合”等一系列特色元素,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创作路径。
《哪吒》能够这么快就火起来,并且成为国内动漫的焦点,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哪吒”是一个大家熟知的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如《西游记》、《封神演义》、《封神榜》等等,因此有了某种情感上的根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d04a6c6f6ccaa7595cd4225614e1290.jpg)
对文化象征进行独到的艺术创作,动画中的角色是否被成功地刻画出来,其背后是否有一个文化符号系统。
如果一个文化象征系统的设计不够完善,那么它不仅难以持久,而且观众对它的印象也会迅速地削弱、消失。
要想成功地进行一种文化符号的设计,就需要对其中的人物、道具、场景等进行高度的符号化,从而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记忆力。《哪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对中国传统的象征系统的巧妙的设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3e54b1f0ff074d2242f592b18b85dbc.jpg)
比如,在影片的角色海报上,6幅中国风角色都是以浓重的墨色为主,以莲花,火焰,骁龙,祥云,牡丹等为背景,将天地山川描绘的惟妙惟肖。
而哪咤和敖丙这两个角色,则是被符号转化为混元珠所炼制的魔丸/灵珠两个角色的化身,这两个角色既是一种正邪互生的关系,也是一种象征与人的感情的关系。
对传统的文化内容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哪吒》在人物塑造和故事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并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因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17152603f7cd43af94ee36188ca8c71.jpg)
在这部影片中,最大的创新点在于运用了现代社会的“三观”,表现出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魅力。
与1979年《哪吒闹海》中的角色是以舍己为人的姿态出现的,这部动画影片则以“熊孩子”的姿态出现,以寻求自己的认同感,更贴近当下大众的心态,也更能让观众所接受。
从角色的形象上来看,在这一版本的影片中,哪咤带着一个锅盖头,还带着一个黑眼圈,这个角色的形象与之前的形象有着很大的不同,看上去有些轻浮,还有些难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321ade4344f0aafb7b1a19011dfab40.png)
这种设计象征着要打破偏见,这符合了哪咤凭借自己的实力,打破了别人对他的成见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他的内心世界来激励每个人。
《哪吒》的成功说明了在动画作品中,将传统的文化因素融入到动画作品中是十分必要的。
而在这一点上,创作者要挖掘出一种联系现实与时间的感情纽带,一种文化,唯有与当下发生了一种共鸣,它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769ded47daf0166a8e46497f7870d29.jpg)
二、探索精品发展模式,精耕细作动漫细节
能够在无数动画中脱颖而出的,寥寥无几。它的吸引眼球与其创作人员的精湛技艺和优秀的制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业界愈来愈多地意识到,国内动画作品的创作与创作已步入高质量的时代。
想要在动画中存活下来,并且赢得市场,大部分动画公司都拥有着自己的核心能力,因此,专注于动画的内容,寻找一条更好的发展之路,这就需要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支持。
资金保障是基础,不管是《大圣归来》,还是《哪咤》,都被人用了一个“难”字,第一个难度在于经费,第二个难度在于拍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b00edd421d3c1fc604e86917a048eb0.jpg)
长期以来,国内动画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问题,因为经费不足,动画制作缺乏人员、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大圣归来》以前,大家对国内动画都抱着一种悲观态度,对国内动画的投入也持观望态度。
而且,《大圣归来》的成功也让投资人对动画行业的前景更加看好。《哪咤》之所以能大获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没有之前那么缺钱,有了足够的资本,才能保证它的发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2b3103396f65d260794345e2e91946a.png)
动漫人才是根本,金钱上的保证只是最基本的,一部好的动画,还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和强大的团队来支持。要想创造出一部高品质、完备的动画,最重要的就是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创意队伍。
《哪咤》的创作者们有着高超的技术水准,并且懂得运用科技手段来表达和解读电影中的角色性格,可以说,在动画制作的各个阶段,他们都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了动画的设计意图与目的。
这样一支高素质的演员队伍,确保了这部电影的创意。《大圣归来》为资本注入了新的契机,而《哪咤》的成功则为动画产业留下了一批优秀的创作人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3408ff65ab674af0b6db72047b6a374.jpg)
精耕细作是关键,相对于其它国内动画,《哪咤》更多的是因为它的专注和敬业。
据剧组负责人饺子介绍,这部电影花了5年的时间才完成,其中包括66个版本,有将近70个公司参加,涉及到1600多名工作人员。
在每一个细节上,他们都很用心,比如“陈塘关大PK”,他们十多个人,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足足表演了二十多个不同的版本,甚至,他们还用自己的镜头做了演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949fe4a86368cc35027d962ccfca6d4.jpg)
正是在这样一种对高品质作品的不懈追求中,才能保证《哪咤》作品的高品质制作。正是因为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高水准,《哪咤》才能有如此高的水准。
但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国内动画的进步余地还是很大的。动画科技方面,要不断拉近和好莱坞之间的距离,要擅长在剧情创新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在人才聚集方面,有必要转变动画专业人员多而相对分散的状况。
比如,70多个《哪咤》的电影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在现实中交流起来更加困难,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应注重对企业和人员的聚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92531d6542cb8f8452c5cfc6e8869f5.jpg)
三、打造动漫产业链条,重视品牌价值延续
动画产业的高度发展表现为一条完整的动画产业链,在动画作品的基础上,还可以以动画形象或创意为基础,对周边的潜力资源进行挖掘,从而开发出各种类型的产品,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动画衍生产业。
从《哪咤》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动画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一定的尝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
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建立动画产业链条。每一件艺术品的价值的提高,都是由一批又一批的成功者共同完成的,从而构成了一条相对完善的产业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a14ebd9ef2cdb765738d01cc0bb181f.jpg)
《哪咤》这款游戏,在游戏的供应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如,在电影的推广方面,不仅有前期的宣传,还有后期的“好口碑”效果,而且还有70余个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参与,使得电影的产业链比较完备。
虽然国内动画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大圣归来》、《哪咤》,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国内动画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精良的过程。
而网络给动画产业带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动画产业的发展将有可能取得新的突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ad6b8c7511fc0c407d33be59cc183e1.jpg)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观众的反馈信息和大数据分析,确定观众的需要,并根据观众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创造,或者是利用网络上的动画形象,从而让以动画形象为基础的动画衍生品更加贴近观众,更加贴近市场;
同时也能有效地解决目前国内动画衍生品对美、日等国家的过度效仿,缺乏创造性等问题。
继续发挥品牌效应,创建“神话宇宙”的国产动画。《哪咤》一炮而红,观众对于国内动画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1955653f7e749a01c29b8aeddb046b9.png)
据一份来自中国动画的民意调查,8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动画是否会在明年推出“封神宇宙”。
想要在国内动画中建立起一个“封神宇宙”,第一步就是要有一个整体的持续时间,以及一个整体的影响。
在一个整体的历史系统中,虽然相关的主题和故事情节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为“神话宇宙”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最后是否能够成功,还有待于后人的创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2628f3a737d63bfb7faa59929346ec1.jpg)
但是,在对童话故事进行改编时,由于创作人与制作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童话故事的人物形象、角色定位等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架。
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国内动画仍然要以已经取得的成绩为前提,继续保持现有的影响力,不断地向外输出更加成熟的动画。
创新和创造“超级IP”,动画产业已迈入“IP”的年代,一部优秀的IP将会对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2245f5cab6074633d2cff03c53fdebe.jpg)
动画IP的生命力在于对新的童话、新的诠释,对当下的精神、文化、美学要求作出反应。
比如《哪吒》重新叙述了人物矛盾,将主人公设定为阴错阳差之下“魔丸”投胎的“坏孩子”。
在命运的安排下,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个世界上,他提倡的是一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个人英雄主义”,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将一种时代的力量融入到了这个世界的悲剧之中,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动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2258699d335250a3f18984b77fac451.jpg)
同时,《哪咤》相对于《大圣归来》而言,在剧情、角色等方面,也更加丰富。而作为一个超级IP,其所必需的丰富的文化象征体系,将使国内动画IP在工业化全面扩展中,更能显示出其更强的影响力。
《哪咤》是动画IP创作的一个成功案例,未来中国动画的发展也需要IP创作的持续创作,只有这样,中国动画才有机会成为中国动画的“超级IP”。
结语《哪咤》对我国动画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从传统文化、产业链和IP创意三个角度来看,对我国动画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1c8e540c373cf586bddec458619136a.jpg)
对于中国动画而言,毫无疑问,《哪咤》这部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说是继《大圣归来》后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新阶段。
然而,中国动画行业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本土动画要发展,甚至走向世界,就必须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创意结合起来,同时也必须要有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作为支持。
参考文献:
[1]过莎,吴建丹《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2]刘长欣《国漫崛起,靠《哪吒》扛旗还不够》
[3]郑曦《“互联网+”环境下动漫衍生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4]刘远举《《哪吒》的成功源于对传统IP的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