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年轻人,不再那么热爱北上广深!

轶睿看教育 2025-01-10 00:29:05

在以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肯定优先北上广,甚至不惜从遥远东北南下上海、广州、深圳,或者不惜从遥远的贵州、昆明北上京城。不为别的,因为北上广深大企业多、工资高、见识多。

但从2021年起,事情起了变化,好像中国的年轻人不再那么热爱北上广深!

一.中国的年轻人,正在离开北上广深!

根据猎聘网的调研结果显示,虽然2022届应届生招聘需求有近60%来自一线城市。但从连续三年的应届生招聘数据看,杭州、成都、南京、重庆、西安、合肥等新一线城市发布的校招职位持续增加,对学历人才的引进力度在不断增加,城市的高学历适应岗位规模和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

图片来自猎聘大数据

到了2024年,47.81%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新一线城市为理想工作城市,排名第一。

图片来自猎聘大数据

从人才投递简历来看,猎聘大数据显示,

新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更大,其次为一线城市。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正在变少。

图片来自猎聘大数据

从新发校招职位数量同比变化来看,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新发校招职位数处于下降状态,其他城市新发校招职位数有所上升。

智联招聘的调研也有类似结论,2024届很多届毕业生不再“硬挺着”待在一线大城市,而是更务实更踏实地选择了去消费没那么高但肯定离家更近的“新一线”城市或户籍所在省省会城市以及其他三、四、五线小城市工作。

图片来自智联招聘

虽然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新发职位数都在下降,但对毕业生来讲还是有很大不一样。

相比一线城市,那些“新一线”、二、三线城市明显房价更低、消费更低、对于刚毕业、口袋里钱不多的年轻人来说,很明显,在“新一线”、二三线城市能更容易生存下去,这里好似也有更多的人情味儿。对于未来的谈婚论嫁以及置业安居,在“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里的年轻人会明显感觉更有希望。

在北上广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骄奢淫糜的氛围中,在随处可见权力与金钱的双重诱惑(或威压)下,年轻人之间看似比金坚的爱情却无比脆弱。

非常正常可见的剧情是姑娘或小伙儿强行被拉回老家接受相亲和被安排好的薪水不多但离家近的工作,留下身后是泣不成声的热恋之人。

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公司总经理于德伟请公司股东评价打工人赵小亮(朱亚文饰演),认为他“好面子、喜欢出风头、有攻击性、又受不了别人的羞辱和打击,是养不大的狼崽子”,于德伟利用赵小亮实现自己野心,最后竟也还是被股东们戏耍羞辱然后踢出局。图片素材来自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视频截图。

是的,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是因为北上广不相信爱情。不但不相信爱情,还经常会用金钱、全力甚至去侮辱、拆散本该忠贞、纯洁的爱情。

也有人说,北上广不是不相信眼泪,而是流泪的人太多。

二.离开北上广深,是当代年轻人清醒、务实、踏实的理性选择。

与其在一线追逐永远成不了现实的欲望,不如到新一线或二、三线去踏实规划自己的小目标;与其在一线倍感压力、无力,反而不如去新一线甚至二、三线去发现更适合自己的机会,

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务实,这也是当代年轻人的理智。

当年轻人买手机不再迷信苹果三星,当年轻人买服饰不再迷恋国际潮牌,当年轻人冬天不再花高价买几千上万的高档羽绒服转而敢穿几百块甚至几十块一件儿的杂牌儿,当年轻人夏天不再想着向别人展露“性感”而故意紧身超短超薄不再漏胸露腿露背,而是选择以包裹严实、宽松舒适、自己觉得舒服就是最好时,说明中国年轻人真的清醒了。他们不想再为他人而活了,他们不相信青岛啤酒李宁鞋“激情成就梦想、一切皆有可能”那样的励志鸡汤了。

学而优则仕能光宗耀祖本来就是个虚幻泡影,努力奋斗创业积累第一桶金然后慢慢发展壮大融资成为几十亿福布斯富豪也是“机场大师”们给糊涂粉丝们挖的励志深坑,所以,年轻人离开一线北上广深是对的,期盼他们在“新一线”或二三线实现适合自己的那个理想人生。

那么,所谓“新一线”和二、三线都是哪些城市呢?

从2013年起,第一财经与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每年都会发布中国新一线城市排名名单,和过去不同的是,2024年的榜单名称做了调整,过去叫“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今年开始更改为“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

在2024年纳入榜单评估的中国内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苏州、武汉、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无锡、宁波、青岛和合肥。

图片素材来自“第一财经”

2024年榜单在评价体系也做出了一些调整,过去是围绕五个维度如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来评,而2024年的评价维度则调整为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以及未来可塑性。

很明显,变动的地方就是把“生活方式多样性”改为“新经济竞争力”了。

“新经济竞争力”说的是啥?

新质生产力是也。

“新质生产力”到底是啥?

为什么“新一线”城市更有新经济竞争力呢?

北上广深因为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特殊政策背景的关系早就凝集了太多“老质”“新质”的经济资源,也可以说中国最好的资源都放在这几个城市里,整体经济布局严重失衡了。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这些地方在未来是否能继续平稳、安全发展有一些不确定性。所以,在国家层面有将重点产业、核心战略领域向内地转移、向多个“新一线”以及二、三线城市分散的安排。今年《ZF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所以,地处西部、中部、西南部的“新一线”以及重点二、三线城市,比如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比如武汉新型电子元器件与机床数控、湖南的储能材料制造、现代装备制造、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株洲的中小航空发动机,比如合肥的核聚变技术与芜湖的大型无人机等等,未来都一定可期!

三.年轻人将来还会再去北上广深吗?

图片来自网络QQ大数据。

记得当年网络上有“逃离北上广”的全民热议,甚至还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书,但好像没过多久就又出现“逃回北上广”的热帖了。当初“逃离”是因为大城市F价居高不下而且仍旧在“疯涨”、租房买房压力持续增大、工时长收入低没有生活品质、和家人不能相聚无法疗愈内心孤寂、身处其中导致白领们身心俱疲、心慌、焦虑、迷茫,后来又“逃回”来则是因为“家乡”机会少、收入低物价高、办什么事情都得找人托关系人际复杂。

正因为太多人“逃离又逃回”北上广,所以才有某媒体人骄傲地说所谓从大城市“逃离”只是一个传说,蜂拥而至才是常态。因为“嘴上说着逃离的人,往往身体却作出了诚实的选择:近些年,户籍从北上广迁出的人寥寥无几,北上广的外来人口却在不断攀升。”

不知道当初“逃离又逃回”的人现在怎么样,为了孩子上学,他们可能回到了他们本不愿回去的家乡,或者像张雪峰说的那样从“北漂”“沪漂”成为早晚都会是的“(新)天津人儿”、“新江苏人”,无论如何他们的离开是不情愿的,因为那里有过他们曾经努力过的青春。

但今天的年轻人和当年不一样了,他们早就看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你努力就能够的,个人努力在人家早就经营多年的关系、背景、资本面前可说是一文不值。你走你的阳关大道,我选我的小独木桥,不求大富大贵,能过日子就好。与其在一线忍气吞声最后还是不得不离开,还不如干脆现在根本就不去。

一线高歌猛进其实才不过二十年时间。花无百日红,在稍微长一点的时光尺度里,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所在的城市就是最好的并且会一直“好下去”,谁也不能断定当下的骄傲永远持续续下去!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按照自己想要的节奏,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许这才是最美的青春。所以,也提醒“新一线”城市不要太执着于推高F价不要太委屈年轻人,他们连北上广都舍得不去,在你这里要是也看不到希望,你被抛弃也是分分钟的事。

最后,祝福所有年轻人都能理想达成、愿望成真!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