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美好三月天再放芳华——攸县老年大学文学系宁家坪镇联谊活动

品书育人一 2024-04-03 04:39:01

刘和云

阳春3月,天晴气爽,阳光明媚,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清晨七点半钟,我们老年大学文学系60多名学员兴高采烈来到老年大学教学楼前,整队分别坐上12辆小车,浩浩荡荡朝宁家坪镇奔去。今天活动主题是到坪台村与村民联欢,踏春观景,赏桃花,种辣椒,登天台山一系列活动。

一小时后,我们来到坪台狮形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许多村民和着了装演员们出队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充分吸引了我们学员和摄影师。广场周围花簇绽放,五彩缤纷,绿树成荫,一栋栋别致农舍,一片片池塘,恰似一幅充满诗情画意山水画展现在眼前。

紧接着,村民与我们全体学员列队绕着大池塘,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文学系美女打开悦耳的桑门进行开场白:在这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风报喜的时节,在这个生机勃勃早春三月,我们满怀喜悦的希望,带着彩色的心情,踏着春天的阳光来到宁家坪这块热土。寻找属于我们春天故事。首先是宁家坪狮形幸福屋场舞蹈队带来了舞蹈《火火的中国火的时代》。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她们激情豪放,优美的舞姿赢得了大家点赞和一片热烈掌声。紧接着文学系男女二重唱《九儿》,她们饱满的激情,赏心悦耳的歌声,村民们大声喝彩:唱得好!。还有幸福屋场舞踢队双人舞《阿哥阿妹》,文学系的诗朗诵《春天的诗行》等10多个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当接近尾声时文学系全体学员与村民们上台一起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家激情高涨,宏亮的声音,掌声,喝彩声汇成河,响彻云霄,震撼村庄,广阔的田野,在天空久久地回荡……。

随后,我们全体学员举着红旗到达村民田间,体验载辣椒的味道,让大家知道当农民,早起贪黑劳作多么不容易呀!村民主动送秧苗让我们回家种。返回途中,一团团火红花木吸引我们,一心扑进红花丛中。好美啊!令人热血沸腾,充满青春的活力。芳华再放!

大家沐浴着春风,微风吹佛,沁人肺腑。一路高歌一路前行,健步来到了附近的天台山石城观。在此,观里老板和村在们忙碌着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柴火午饭。农家饭菜可口,大家吃得很香,很开心。饭后老板给我们送来两大箱,每人3个奥尔良鸡肉糙米卷,味道很好。用于户外活动再好的食品。午饭后,稍休息一会儿,向观前左方登天台山,天台山映山红竞相绽放,如诗如画。十分迷人,象一团团燃烧在天空的火焰,令人心旷神怡。

天台宝塔,传说赵真人与宋朝开基祖赵匡胤为同宗,他在唐朝未年与一位姓陈的方士,一同跟鬼谷仙师学道,学成后寻访天下名山,继续修炼,以求早成正果。赵匡胤登基那年(960)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年迈40岁的赵真人,头戴太极图腾礼冒,身着龙袍,手执佛帚,逆沙江,绕米谷湖,过杏花坪,转上了天台山,只见岩石耸立,山下众山俯伏,运近风光尽收眼底,山上古木参天,云蒸霞蔚,紫色腾升,百鸟朝凤,于是,在这里建庐静修,传说有一妖孽在天台山作祟为患。压制攸洲子弟升迁。连当地天子坪真名天子一出世,遭杀身之祸,当地百姓捐资建一座宝塔镇住妖孽,以保地方安宁,子孙得以升迁。

天台山上建塔筑观,山顶为塔,名曰“天台‘’;山则为岩,名曰”雷神岩”,天台七层八角,纯用本地紫褐色巨石建成。门窗非木制,独特匠心,匠人。匠艺,风格。古色古香。站在七层倚窗远眺,攸城依稀可见,然而可俯瞰醴陵泗汾镇。这古塔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依依不舍离开天台山。走进了锦源农庄红桃基地,赏桃花,唱着《桃花在那盛开的地方》,有的拍照,有的品香气,有的朗诵《桃花赋》。如痴如醉。金色的太阳照耀,男人们精神抖擞!女人们光彩照人!仿佛来到了传说中世外桃源。

下午3点了,我们在桃园里集体合影,依依不舍离开桃园,向村民们挥手告别。”欢迎您们下次再来”村民们高喊着。我们高兴而去,满载而归。值得回忆,值得珍藏,值得谱写美好的篇章!

【简介】刘和云,男,攸县黄丰桥镇文联主席,攸县作家协会会员,攸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黄丰桥分会会长,株洲市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会员。

历年来,在县、市、省、国家级刊物和媒体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通讯达 150 多篇,其中:80 年代在《湖南日报》《湘江文艺》刊登散文《聚龙仙游记》,短篇小说《水》《未关门的小店》。近年来,在《人民日报》发表品质新闻《攸县黄丰桥镇:从7个小时到7分钟,这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在株洲市《文艺窗》发表短篇小说《顾书记》,报告文学《扎根黄土地,报效桑梓情》被评为优秀文学奖,与武开龙先生合创的《携手创业显英豪——湖南省龙昊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走笔》获报告文学一等奖,《心中的航标》获《现代作家》一等奖。

0 阅读:0

品书育人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