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主“海绵宝宝”发布的一条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一位失去双手的女孩用嘴和手臂配合,独立完成了更换卫生巾的全过程,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常场景,却让数百万观众感到震撼——原来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里,还有一群人正以超乎想象的方式艰难维持着基本生活。
女孩平静地说:“我们不是要特殊照顾,只是不想被设计遗忘。”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公众认知的盲区:我们的社会,是否真的为所有人而设计?
对健全人而言,更换卫生巾是一个无需思考的动作,但对视频中的女孩来说,这却是一场需要精密计算的“战役”:如何用牙齿撕开包装?如何用手臂调整位置?如何确保固定牢固?每一个步骤都充满挑战。
评论区的一条高赞留言道破了问题的本质:“卫生巾包装连健全人都经常撕不开,更何况残障人士?”
地铁闸机的高度、盲道的设计、公共厕所的门宽……这些被忽视的细节,构成了残障群体日常生活中的“障碍赛道”。
正如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所言:“真正的设计不是为10%的精英,也不是为90%的大众,而是为100%的人类。”当我们重新审视身边的设计,从一根盲道到一片卫生巾,或许会发现:包容,不是额外的成本,而是文明社会的基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