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每月仅100多元的养老金,真的够花吗?

爱宅聊房产 2025-04-21 10:35:24

你知道农村的养老金,每个月普遍在143-173元之间吗?你知道多少农村老人为了省钱,每次吃降压药时都要把一粒掰成两半吗?

我亲眼看到过,老人刚到手的养老金还没有捂热,就要拿出来给大孙子买文具。

操,这哪是养老金?明明是聊表慰藉的物价补贴金!

而你的开销还要保证每天不能超过5块钱,否则就要从其他方面省吃俭用填补窟窿。

这不是某一特例,而是大部分农村老人的普遍现象。

今天老子就要掀开这个被选择性遗忘的生存游戏,带你看看曾经那群顶着烈日,用双手创造过亩产神话的人,是怎么被时代列车甩出铁轨的?

一、 一、143元的养老金够干嘛

当城里的白领们刷着抖音抱怨"月入过万活不起"时,却不知道中国还有2.8亿农村老人的养老金,至今还卡在撒哈拉沙漠级别的生存线上。

每月143元的养老金够干嘛?这么说吧:

够买15斤东北大米,前提是不能要五常的够交三个月电费,不能使用冰箱、空调等大型耗电设备够抓七副降压药,还得是集采目录里最便宜的那种

想去镇上买斤肉?那得等儿子打零工寄钱。想喝牛奶?孙子放假回来才有这待遇。

山东沂蒙山区的李奶奶82岁还在种生姜。问她为啥不休息,老太太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存折:"小伙子你看,政府每月给的142元,买米买油都不够,得攒半年才够买袋化肥。"

这特么叫养老金?这分明是杯水车薪的生活救济金!

更绝的某些专家还在狂吹:"农村消费低,又可以自己养鸡种菜,100块够用了。"

够你妈!

现在农村用机器收一亩小麦最便宜的60元,卫生院最便宜的抗生素都要28块一盒。合着老农民就该靠光合作用活着?还是觉得他们会修仙?

更魔幻的是,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还在炫耀"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21连涨"。笑了,从123元到143元也叫上涨?一年上涨的金额买不来两斤猪肉,更是跑不赢通货膨胀,搁这儿糊弄鬼呢?

二、 二、城市和农村:养老金大型双标现场

你知道城里人退休金多少钱吗?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超过3000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人均养老金超过5000元。

农村居民的人均养老金不到200元,这是什么概念?

城里人能用退休金大口大口块肉,农村人连口汤都喝不上!

看到一个把人气的发抖的视频,有专家建议农民可以把房子租出去,用收来的租金去县城买房,农忙的时候开车回去。

看到这条视频的时候我笑了,县城均价六千的楼盘,需要老农刨出三十万斤稻谷;

至于"开车种地"的奇葩想象,怕是来回的油钱,都抵得上半亩地一年的收成。

他们坐在办公室里吹着公费的空调,怀里抱着私藏的情人,看不见60岁的大爷如何蹒跚着浇灌十亩薄田,更看不见60岁的阿婆徒步6公里到集市卖菜的身影。

更绝的是养老金同步上涨,“同步”一词是不是让你以为养老金终于城乡并轨了?

错,

上涨的幅度相同,基数不同,意味着城乡养老金的差距越来越大。

同样上涨3%,城里人能多领取90元,农村老人却只能多领取6元,整整相差了15倍!

三、揭开养老金的障眼法

那些喊着"农民有土地不需要高养老金"的既得利益者,根本就是在玩认知绑架。他们选择性忽略三个事实:

土地不能变现:宅基地不许买卖,耕地可以流转,但你知道吗?流转每亩地的年租金不超过800元。虽说要比种地实惠,可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停止耕种也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代际传承的农耕技艺。

医疗黑洞:新农合是农民支出的一大开销,尽管能报销一部分,可患者依然要付出一笔不菲的医疗费用。

代际剥削:据统计,72%外出务工子女每月寄回不足500元,更多子女要么从不给父母转账,要么还需要父母接济。

河南周口的张大爷给我算过账:每月143元的养老金+2亩地的收入,全年净收入不到6000元。不敢生病,更不敢有大开销,就连常吃的降压药也要掰成两半。

说好的共同富裕呢?说好的乡村振兴呢?

更扎心的是,这些挣扎在温饱线的老人,正是用农业剪刀差养活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那代人。

1953-1985年,国家通过统购统销从农业提取资金约7000亿元,相当于建造了156个武汉长江大桥。

1960-1969年,7万多人前赴后继,他们不为名不为利,用自己的双手凿出了举世震撼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1958年-2006年,全国农民勒紧裤腰带,宁可自己吃不饱,也要优先完成粮食交售任务。

可现在他们的回报是什么?

是买不起的止痛片,是舍不得开的电灯,是生病了只能硬扛着的绝望。

强烈建议那些觉得"农村养老金够用"的人,先去农村体验三个月农民的生活。

当然也可以不用去农村,在城里也能试试:每天5元的预算,包含饮食、交通、通讯。我敢打赌,那些叫嚣着农村一百多元够了的专家,撑不过三天就开始谋划为自己涨养老金的事情。

不过建议归建议,依然改变不了农民每月微薄养老金的现实,依然改变不了本该在退休年龄,又不得不的面临四处奔波的困境,依然改变不了看病贵、收入低的沉重负担。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到无能为力的绝望?

别急着绝望!

广东已经开始试点"以地养老",江苏搞起了"农村养老合作社",浙江的"时间银行"让年轻农民存服务换养老。

这些星星之火,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农民烧穿这个操蛋的困局。

写到这里再也忍不住拍打键盘:当8亿农民养老还要靠运气,我们吹什么全面小康?当种地的人老无所依,我们有什么资格说粮食安全?今天我们对他们的遭遇视而不见,下一个被抛弃的可能就是我们所有人!

1 阅读:141
评论列表
  • 2025-04-21 11:53

    不是养老金,是生活补贴,国家掏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