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水之战:南明最大的内战,李定国与孙可望的巅峰对决

鲜衣怒马讲文史 2025-04-16 10:09:19

1651年,也就是南明永历五年的那会儿,南明的头号猛将、被永历皇帝朱由榔封为晋王的李定国,他打下了桂林,逼得满清的定南王孔有德没法儿,最后自己烧死了,广西全省就这么被咱们收回来了。到了永历六年,也就是1652年,李定国又在衡州,也就是现在的衡阳,把清军打得落花流水,还干掉了满清的一个厉害角色,敬谨亲王尼堪。这两场大战赢下来,咱们汉人抗清的信心和胆子都壮了不少。李定国作为带兵打仗的头儿,他的名声也响到天上去了,那时候,他的风头都比永历朝廷里真正掌权的秦王孙可望还要足,大家都说他是“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孙可望对李定国的不满和眼红,那是一天比一天严重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到了永历八年的那会儿,也就是1654年,李定国带着兵马去打广东。刚开始啊,那势头可猛了,一口气打到了新会那边。可谁也没想到,这时候瘟疫突然爆发了,李定国的军队里,好多士兵都病倒了,战斗力大减。李定国一看这形势,赶紧派人去找孙可望帮忙,希望他能派点援兵过来。结果呢,孙可望愣是一兵一卒都没给,就在那儿看着李定国被清军围得团团转。最后,李定国实在是没办法,只能把新打下来的地方又给放弃了,灰溜溜地回到了南宁。这东征的计划啊,就这么眼看就要成功了,结果却功亏一篑。

李定国在广东那边吃了败仗后,孙可望的野心就越发膨胀了,他打算把永历皇帝朱由榔给废掉,然后自己当皇上。朱由榔哪能愿意就这么被赶下台啊,他就偷偷派人去找李定国,李定国和孙可望本来就有矛盾。永历十年的时候,也就是1656年,李定国瞅准孙可望不在家的机会,把朱由榔接到了昆明。这么一来,孙可望和李定国这两个以前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算是彻底翻脸了。

1657年,也就是永历十一年八月那会儿,孙可望找了个“清理皇帝身边坏人,迎接永历皇帝”的借口,亲自带着1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云南进发,目标直指昆明。那时候,昆明城里的李定国,加上蜀王刘文秀的手下,总共加起来兵力还不到3万人,真可以说是敌多我少,力量悬殊。面对这种情况,李定国灵机一动,想了个好办法。他决定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先把外围的城池让给孙可望,自己则带着主力部队,退到交水那一带。他打算利用当地的有利地形,跟孙可望的军队好好周旋一番,打一场持久战。

接着,孙可望一路畅通无阻地抵达了交水。两边军队刚一打起来,孙可望的部队就砍杀了刘文秀手下猛将崇信伯李本高,这一胜利让他们的士气飙升。见此情景,孙可望立刻带着大军渡河,准备攻打李定国。而李定国呢,他立刻派出手下勇将白文选,带着5000骑兵偷袭孙可望的后方。同时,李定国还在阵前高声呼喊,说大家要团结起来,别打内战,得一起对抗清朝。孙可望手下的士兵其实一直都很佩服李定国,所以李定国的这番话很快就起了大作用。更绝的是,孙可望那边的一员猛将马唯兴,被民族大义所感动,直接在战场上带着自己的人马反了水,还和白文选一起从后面攻击孙可望,一连攻破了他的好几个营地。剩下的士兵也都跪在地上,大声喊着要迎接晋王李定国。这样一来,孙可望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孙可望心里明白,自己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于是带着五十个贴身的士兵逃离了战场。他的手下呢,也都一个个地跑去投靠了李定国,孙可望这时候就像是没了家的野狗,心慌意乱。这样一来,南明内部最大的一场争斗总算是结束了。打完仗以后,孙可望跑到了长沙,向清军投降了。投降清朝以后,孙可望凭借着自己在南明军队里的威望,还有对西南地区情况的熟悉,给清军消灭永历政权帮了大忙。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