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在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新烽光电智慧水系统研究院研发室内,科研人员专心调试第三代便携式微流控水质检测仪,为即将发往外省的首批水质检测仪做最后准备。
这款仅有微波炉大小的设备,水质检测时只需一滴水,以“实验室级精准检测”能力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标志着环境监测装备智能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

便携式微流控水质检测仪以微流控技术为核心,仅需少量的水样,便能对总磷、总氮、氨氮及COD的原位化进行快速检测,相应参数指标、检测原理均达到环保行业国家标准。其核心部件是微流控芯片,可在厘米级芯片上通过微米级通道控制微流体的流动,从而产生各项生物化学反应,实现样品处理、分离、反应等与分析相关的过程集成,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产品特点是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耗样量低、分析速度快,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传统设备体积普遍超过1立方米,而我们第三代产品仅相当于小型打印机大小。”市场总监刘焕介绍,设备采用特殊防护设计,可在零下20℃至60℃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特别适合水库、河流等野外场景。目前产品已通过国家环保产品认证,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9项实用新型专利。

作为国内智慧水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领军企业,新烽光电于2025年初将公司研发中心、生产车间、测试中心、质检中心等部门,从武汉光谷芯中心搬迁至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研究院总投资5000余万元,用地41.39亩。除水质检测仪外,其自主研发的堤防白蚁智能监测系统已在长江流域部署3万余套,通过AI图像识别,实现蚁害预警准确率98%以上。针对城市内涝防治,企业搭建的多维感知网络覆盖长三角3000余个监测点,智能调度平台可提前24小时预警积水险情。
企业创新力的持续迸发,得益于“校企盟”协同创新机制。今年2月,新烽光电与三峡大学签订战略协议,双方将共建微流控技术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芯片材料改性、多参数同步检测等技术难题。据透露,企业研发投入增速连续3年保持在30%,仅智慧水系统研究院就集聚博士团队12人,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完整创新链。

来源:鄂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