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二元矢量喷管!北边“六代机”更多角度照曝光,很多细节出人意料

鱼雷看车 2025-04-17 10:08:27

之前的尾部图也有,只不过清晰度欠佳,但是依然能看到整个尾部都呈现锯齿状,据此有军事博主分析,应该是类似F-22那样的二元矢量喷管,关键这样的喷管造型在早前的航展上的出现过的,也就是说想要的技术储备早已有之。

由于结构或者说是轮廓与美国的F-22差别不是很大,因此这种二元矢量喷管的优缺点理论上是相差无几的。

这种喷管设计在隐身性能上表现出色,能够有效地降低战斗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使其在雷达探测方面更具优势。此外,它在红外隐身方面同样卓越,能够迅速降低发动机尾流温度,减少红外特征,从而提高战斗机的生存能力。

然而有优点自然就有缺点,无非多少的问题,但这其中最为头疼的就是其结构笨重的问题(据说占据了发动机重量的四分之一);另一个则是其内流特性有待改进,推力损失相对较大,据资料显示,采用二元矢量技术的F-119发动机,其推力损失不低于3%。

此外,反推机构的重量问题也较为突出,为了减轻整体重量,F-22最终未配备反推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短距降落能力的实现,我们这边凭借更大的机体尺寸,应该会考虑上反推结构,如若考虑到舰载机的可能性,短距起降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动力方面应该没多大的问题,应该还是WS-10B做前期测试之用,据说后续会升级至于WS-10C+型,当然也不排除现在就已经用上的可能性,当然最终的目标还是WS-15,现在动力环节的问题得到了突破,无非就是看菜下单的事,先完成相应的试飞再说后续升级,至少从稳妥层面考虑,太行发动机是目前最为稳定的。

而另一个颇为打脸的事出现了,第一张图中依然看不到腹部股沟的出现,昨日得亏写得是“可能”没有股沟,防止被打脸,没曾想打脸来得如此迅猛,另一张图中已经能够清晰的看到腹部股沟的出现,只是股沟在特定的角度下才能看到,大部分的角度给人的错觉都是平滑过渡,说明股沟非常浅,颇为神奇,随着光线的变化,能有如此错觉,让不少军事博主都反复横跳,一会说没有,一会又有了。

另一张则是侧后方的图片,这次能清晰的看到座舱轮廓,由于机头宽度太大(边条遮挡严重,也侧面说明其态势感知能力强大,对于传统的目视需求大幅降低),因此座舱部分很少能看到,这次一看,怎么恍惚间有种歼-16机头的错觉感?

目前还无法下结论是单座还是双座,即使是双座也是串列式布局,这要是双座的话,南北“六代机”竞品的关系可就大大增强了,除非北边主攻的就是舰载型,这是歼-36所不具备的优势,不是说后者无法上舰,而是但从气动构型层面而言,北边六代机至少目前而言更为适合上舰。

4 阅读:1011

鱼雷看车

简介:与车友们分享新车谍照、新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