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大豆丰收季,配土科学,东北黑土,大豆颗粒饱满

凤凰台上忆吹箫的 2025-02-28 22:20:02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颗粒饱满到仿佛要撑破豆荚的大豆?想象一下,在阳光下,它们泛着油亮的光泽,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丰收的声音,也是农民伯伯们辛勤劳作的回报。但你知道吗?想要获得这样的大豆,可不是随便撒把种子就能实现的,从选种到配土,再到后期的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最近,我老家的一个朋友老李,就在朋友圈晒出了他家今年大豆的收成,那豆粒,个个都像小珍珠一样,饱满圆润。我赶紧打电话过去取经,老李乐呵呵地说:“今年收成好,多亏了改良了土壤,用了东北黑土,这玩意儿,真给力!”

说起大豆,这可是咱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豆浆、豆腐、豆皮,甚至酱油,都离不开它。但你知道吗?不同品种的大豆,对土壤的要求可是大不相同。就像人一样,有的“娇气”,有的“皮实”。

就拿观赏性极强的“黑豆”来说,它对土壤的适应性就比较强,但想要它结出饱满的豆荚,还是需要疏松透气的土壤。还有一种叫做“青仁乌豆”的,它对土壤的肥力要求较高,需要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冷门的“茶豆”,也叫毛豆,它喜欢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如果土壤过于黏重,容易导致根部腐烂。

老李告诉我,他以前种大豆,产量一直不高,豆粒也比较小,后来他发现,问题就出在土壤上。他家的地,土质比较黏重,排水性不好,大豆的根系无法充分吸收养分。于是,他开始尝试改良土壤。

他先是翻耕土地,将土壤打碎,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然后,他从东北运来了一些黑土,掺入到自家的土地里。这东北黑土,可不是一般的土,它富含有机质,肥力十足,而且结构疏松,排水性好,非常适合大豆生长。

老李还告诉我,除了土壤,选种也很重要。他选择的是当地农科院培育的优质大豆品种,这种大豆品种,抗病性强,产量高,而且豆粒饱满。

他还分享了一个小技巧,就是在播种前,先将大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当然,光有好的土壤和种子还不够,后期的管理也很重要。老李说,他每天都会到田里转转,看看大豆的生长情况,及时除草、施肥。他还特别注意防治病虫害,一旦发现有病虫害,就及时采取措施。

记得去年夏天,老李家的地里爆发了豆荚螟,这种虫子专门啃食大豆的豆荚,严重影响产量。老李急得团团转,赶紧请教了农技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他采取了生物防治的方法,用一种叫做“苏云金杆菌”的生物农药,有效地控制了豆荚螟的危害。

说起生物防治,我想起昌平草莓种植户王师傅也分享过类似的经验。王师傅说,他以前种草莓,经常使用化学农药,但效果并不好,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后来,他开始尝试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效果非常好,而且还提高了草莓的品质。

老李还告诉我,大豆的生长周期大约需要半年左右。在这半年里,需要精心管理,才能获得丰收。

播种后大约7天左右,大豆就会破土而出,长出嫩绿的小苗。一个月后,大豆开始分枝,需要及时进行追肥,补充养分。三个月后,大豆开始开花,这时候要特别注意防治病虫害。五个月后,大豆的豆荚开始膨大,这时候要控制浇水,防止豆荚裂开。六个月后,大豆就可以收获了。

老李说,今年他家的大豆,亩产达到了400公斤,比往年提高了近一倍。他把收获的大豆,一部分留着自己吃,一部分卖给了当地的粮油加工厂。

他还计划明年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致富。他说:“只要用心种,土地就不会辜负你。”

其实,不光是东北黑土,不同的地域,土壤的特性也各不相同。比如,华北平原的土壤,多为壤土,肥力较高,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华南地区的土壤,多为红壤,酸性较强,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

而西北地区的土壤,多为沙质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较差,适合种植耐旱的作物,比如棉花、瓜果等。

所以,在种植农作物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特性,选择合适的品种,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获得丰收。

老李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是一门科学,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方法,才能让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让农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那么,你认为除了土壤和选种,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0